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7 毫秒
1.
“双碳”目标下,我国倡导绿色消费,努力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消费转型成为一场极其深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革命。现有广泛应用的治理策略大都强调消费者的个体能动性,政府、企业、媒体、社会组织等利益相关者努力引导,根本目的是通过改变消费者(如态度观念、消费习惯等)来改变消费行为,而忽略了消费决策是社会性、集体性的产物并且受到结构性的约束。GICL治理体系强调系统性和结构动力,旨在发挥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媒体、社会组织、消费者等多个主体的能动性,激活社会治理、社会创新、社会文化营造和社会生活方式构成的结构动力系统,通过促进绿色低碳消费从而推动整个系统高质量发展。“去中心化”的系统配置强调发挥多个主体能动性、多重实践协同,既不同于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治理体系,也不同于以政府为主导的治理体系。该体系也具有较强的实证性和应用性,能够与现有的低碳消费治理思路和治理体系对话,促进我国低碳消费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有助于构建基于我国发展实践的低碳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2.
低碳生活方式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全球气候变暖、生态危机日益凸显的今天,针对"物本"至上的道德主体物化,利益至上的人际关系物化,"符号意义"至上的审美感官物化,享乐至上的家庭生活物化等生活异化现象,从伦理学角度来反思,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使一种追求天人合一和身心均衡发展的低碳生活极大地普及,以实现人和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与男性相比,女性的性格特征与低碳生活要求更趋一致,女性的家庭角色决定其在家庭和社会低碳生活方式形成中将发挥更重要作用。女性可通过优化管理日常生活、绿化消费支出、教育和劝导家庭成员、带动周边人群、影响市场供给、美化公共环境等途径助力社会低碳生活,但享乐主义观念、低碳知识和技能缺乏、社会激励机制缺失、不良外部环境等因素会阻碍其发挥作用。相应提出支持女性发挥作用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发展低碳经济可采取文化分析的路径,亦需文化本身的参与。低碳经济的发展会孕育出一种新的文化——低碳文化。低碳文化与低碳经济相互交融,使人的物质利益追求与真实的文化追求一并得以考虑,因此二者的融合会内生出低碳财富观念。低碳财富观念能约束和规范个人、企业、政府的财富行为,从而升华中国原有的财富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5.
低碳生活是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和全球气候灾害问题日益凸显而提出来的。低碳生活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人自身发展和身心和谐的内在要求。文章在分析低碳生活方式特点的基础上,从社会制度政策环境,低碳消费文化氛围,科技伦理的导向作用和主体生态道德内化等主客观两方面来探求实现低碳生活方式的路径,目的是为了使简约、本真、健康的绿色生活方式极大的普及,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低碳产业园区是建设低碳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通过对武进高新区低碳产业园区建设实践的分析,总结了低碳产业园区的建设模式和框架,指出低碳产业园区建设应在低碳化能源、低碳化产业、低碳化生产、低碳化消费、低碳化排放等层面系统展开,才能实现低碳产业园区的生态低碳化,同时对低碳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低碳生活是通过降低、减少日常生活中的碳(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实现低耗能、低开支、低污染目标的新兴生活方式,它的提出是人类理性反思的结果。低碳生活具有浓厚的伦理意蕴,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生态正义是低碳生活的伦理依据;第二,生态消费是低碳生活的伦理诉求;第三,生态良知是低碳生活的伦理保障。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新能源汽车消费为研究案例,采用问卷实验的研究方法,全面系统讨论经济成本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技术因素对我国城市居民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影响,对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分析表明,经济成本因素与技术因素并不能显著影响我国城市居民新能源汽车消费意愿,而社会文化层面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则会显著提升居民的新能源汽车消费意愿;进一步分析显示,社会经济地位显著地调节了经济成本因素与新能源汽车消费意愿的关系。以上分析对理解我国居民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转型乃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政策启发意涵。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低碳经济受到世人广泛的关注和认同.低碳旅游借用了低碳经济的理念,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为核心的新的旅游方式.在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为响应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鉴于我国国情和乡村旅游自身发展的需要,以低能耗、低污染为核心的低碳旅游成为其不二的选择.文章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将低碳经济观和低碳生活观与政府、企业、景区、社区、旅游者的行为有机结合起来,肩负起各自的环保责任,形成合力共同构建我国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的路径保障,在食、住、行、游、购、娱等六个环节中实现低碳旅游行为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生活方式有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然而近代以来,由于在工业文明条件下的高碳排放,导致了一系列生态危机和人类生存危机,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人自身,尤其是不和谐的生活方式。于是,低碳生活成为人类的共同选择。低碳生活是一种健康、自然、安全、简约、环保的生活方式,其实质是以低碳为导向的一种人与自然共生型生活模式。而建构和实现低碳生活,其核心是技术革新、制度创新和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惟有如此,低碳生活理念才能被广泛推崇,低碳生活才能得到合理的建构和确实的践行。  相似文献   

11.
在将生活方式解构为态度、行为、时间、空间和物质5个维度的基础上,分析了低碳生活方式和基于互联网的生活方式在这5个维度上的特征,指出基于互联网的生活方式总体上是一种低碳的生活方式。以网络社交为例,从上述5个维度提出了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健康的、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的方法,即塑造正确的生活态度、规范文明的行为方式、寻求松弛有度的时间规律、建立合理的空间结构和提供必须的物质支撑。  相似文献   

12.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流选择.引导消费者消费行为,促使消费者消费低碳化,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对消费的必然要求.实行低碳消费,坚持适度、可持续、和谐等生态伦理原则,加强政府、企业、个人三方面合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摘要]低碳生活方式在创建低碳经济体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过去近2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成都市的生活方式呈现出高碳生活方式的轨迹。从衣食住行等方面看,我们在追求舒适和享受的时候,碳的排放量也大大增加。要从高碳生活方式向低碳生活方式转变,一是要加强宣传和引导。二是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倡导绿色消费。三是支持能源结构的改变,使用更为清洁的能源。四是每个市民积极参与其中,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相似文献   

14.
全球变暖与成都低碳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造成的影响总体上是负面的,应对气候变化实际上就是要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的效率.低碳经济将改变整个人类的经济增长方式,改变我们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这是人类未来生态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成都要实现在现代化和"服务全省、影响全国、走向世界"的目标,就必须发展低碳经济,推广低碳生活,打造"零碳成都"城市品牌.实现经济低碳化、低碳经济化,创新低碳经济体制机制将成为一个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农村实施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三峡库区农村实施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的意义基础上,分析了库区农村实施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的途径和措施,提出了库区农村实施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的有关建议: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意识;推进法规政策建设,建立实施农村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机制;统筹规划,实施农村低碳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加强农村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引导社会共同参与和实施农村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  相似文献   

16.
加强低碳科技创新,实现低碳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助推低碳文化和低碳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主动承担国际减排责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选择。低碳科技创新是发展低碳文化、构建低碳社会的重要引擎,低碳文化发展是低碳科技创新的重要心理机制和社会基础。加强低碳文化科技创新,需要加强低碳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系统推进,加强低碳科技文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促进低碳文化产业和低碳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是践行低碳生活的先锋队。本课题组的调查显示:虽然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已明显提高,但环境问题还没引起大学生的足够重视;他们虽然对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认可度也比较高,但有55%的学生会不适应或是不愿意选择低碳生活方式;目前学生的生活仍然倾向"高碳"特征。所以,教育管理和研究机构要迅速制定大学生低碳生活准则,高校要大力宣传低碳生活理念,建立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的检查监督机制,引导大学生做好低碳生活的传播者和倡导者。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尚无对低碳生活方式支撑体系的系统研究,对低碳生活方式支撑问题已有的研究,其主流方法还局限于线性的单因素静态分析,缺乏综合性和系统性。运用系统学、协同学、经济学、演化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有助于推进这一研究,并形成综合性的协同演化分析框架。因为低碳生活方式支撑应有一个整体的框架,并协同演化,才能形成放大的协同支撑力;协同演化遵循一定的逻辑过程并能基于此构建由层次结构模块、动力机制模块、功能形态模块、新的有序模块等四大模块有机构成的理论模型;协同演化具有多向因果关系、多层级和嵌入性、非线性和复杂性、正反馈和有机性、路径依赖和可控性等五个基本特征,其动力机制包括国际社会目的性控制与反馈力、支撑体系内在确定性协同力以及支撑体系随机性动力。  相似文献   

19.
能源开发利用立法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密切。生态文明建设跟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紧密相连。运用低碳能源法律政策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加快能源立法,能源立法要向低碳化、生态化转型,构建有力的低碳能源法治保障制度体系,用低碳能源法律政策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用低碳能源立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技术和体制革命,促进发展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科学技术,发展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优化能源体制,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0.
低碳旅游目的地是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原则,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根本要求,通过营造良好的低碳旅游社会氛围和贯彻低碳旅游理念,开展低碳旅游生产、引导低碳旅游消费的旅游目的地.低碳旅游目的地的“低碳性”表现在:旅游吸引物的低碳性、旅游设施低碳化、生活方式及旅游消费低碳化、生态环境优良、低碳政策制度完善、低碳技术全面.以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为理论基础,对低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内涵进行阐述,进而可建立低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选取低碳旅游吸引物、低碳旅游设施、低碳环境、低碳运营状况及低碳管理水平五个维度及其分解指标构建低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获得各层评价指标的权重,可为低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