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北京西苑颐东苑华克放的家中,她小心翼翼地拿出母亲沈安娜珍藏的一枚印章。这枚印章历经75年的风风雨雨,仍然保存完好,是什么原因让沈安娜如此珍视?印章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校园爱情在西湖边开花结果1915年11月7日,沈安娜(原名沈琬)出生于江苏省泰兴县一个书香世家。7岁时,她被家里强行裹脚,因此,她对这种封建陋习厌恶至极。这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6月,著名作家六六与九枚玉合作编剧的《少年派》成为话题性剧集,在网络上引发持续的热度讨论。九枚玉是安徽合肥人,本名王小波,供职于纸媒多年的她,文风幽默练达。在新的媒体形势下,九枚玉开始转型做编剧,并与六六成为金牌搭档,两人之前就合作有《女不强大天不容》等多部热剧。电视剧《少年派》脱胎于九枚玉2013年写作的  相似文献   

3.
去年十月,由新华网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十大民间环保杰出人物"评选结果揭晓,当选者中有一个很特别的女孩. 说她"特别"因为她是当选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只有15岁;说她"特别"因为她是一个缺了10个脚趾只有两个手指的女孩;说她特别因为她用仅有的两个手指,从10岁到15岁的5年时间里,捡了6000多枚废旧电池.  相似文献   

4.
女人故事会     
母亲怀上我不容易,她是35岁时才怀上我的。父亲后来告诉我,说母亲生下我3天就离开了"月床"下地干活,受了风寒,从此落下了头疼病,一直到她去世都没能断根。坐月子的母亲找一块头巾扎紧在额头上,两边太阳穴再贴两块太阳膏药,像所有农家妇女一样屋里屋外忙个不停。母亲一字不识,她对每一个识字的小学生都  相似文献   

5.
田冬云 ,1894年农历十一月初七生于湖南湘潭县银田镇。老人的家安在一处开阔地带 ,房屋周围均为良田。她9岁做童养媳。丈夫是乡下的教书先生 ,70岁去世。所生的三子两女 ,大的已73岁 ,小的也有66岁。家庭虽然人口众多 ,但由于她样样能干 ,善于持家 ,日子过得还算不错。老人的一日三餐与常人无异 ,但有个特别的偏好 ,就是喜吃酸菜 ,每餐必有。她吃的酸菜必须是自己泡制的 ,市场上买的和别人做的都不吃。因此 ,她家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腌菜坛子。编辑 /陈涌波爱吃酸菜的女寿星@李明玉  相似文献   

6.
谭秀英, 1896年农历八月三十日生于湖南省宁乡县喻家坳乡大塘村,现住宁乡县横市镇竹鸡村。   老人 10岁做童养媳,生有 4子 4女,现还有两女一子健在。丈夫 41岁时去世。   她家住小山坡下,世代靠种田为生。丈夫去世后,她为抚儿育女,上山砍柴,下地种田,纺纱织布,样样都干。如今,她每天早起晚睡,生活很有规律。   她性格耿直,为人善良,虽年过百岁,但对家中大小事都要过问,如不顺心,则会发怒,在家中享有绝对权威,平时表情严肃,人见敬畏三分。 性情火爆的女寿星——谭秀英@李明玉  相似文献   

7.
3月31日上午11时,香港著名"艳星"狄娜与病魔斗争多年后,终因"身体机能衰竭"去世,终年65岁。这一消息迅即震动了整个香港,其传奇一生再次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被总理的弟弟相中狄娜原名粱帼馨,1945年生于广东兴宁县。很小的时候,身为大学教授的父亲,就教育她要有理想,要有爱国心和以天下  相似文献   

8.
县岩口乡马头山村。找到她家时,看到“铁将军”把门,苦等了一个多小时,方见寿星和她儿子一道从集市上回来。嗨,百岁老人赶集,少见。老人出生于1905年农历七月廿八,丈夫30多岁就去世了,她靠纺纱织布养大一子一女。如今她生活完全自理,走路虽然有些摇晃,但不特别能睡,只要手上的事情一忙完,闭上眼睛便可呼呼大睡,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瞌睡越来越大。老人有些耳背,见我和她儿子聊得欢,捉摸着是在说她特别能睡的事,便自我解嘲道:“我这个人就是脑子不愿意想闲事,糊里糊涂地过了一世。”特别能睡的寿星刘聪妹@李明玉  相似文献   

9.
外公的形象     
陈虹羽 《老年人》2004,(3):31-31
我有两个奶奶。亲奶奶去世后,爷爷又结了婚,我就有了第二个奶奶。我的亲奶奶,身材矮小,衣着朴素,平平凡凡。如果说,人生最宝贵的不是积蓄了多少金银财宝,而是死后众人的永久怀念,那么,我的奶奶就是这样一个活得有价值的人,她去世好多年了,可我们心里时刻都在想念她。奶奶小的时  相似文献   

10.
一年前,小巷里搬来一位老太太,60多岁,独自一个人居住。她说老伴去世了,家里的老房子给儿子当了婚房。两代人住在一起不方便,自己又不愿意住养老院,就租了这套小房子,好在每月有退休金,生活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1986年1月,我父亲去世。他是在凌晨去世的,前一天白天他看上去情况挺好,所以晚上我和姐夫在医院的抢救室守着他,让妈妈去姐姐家休息。凌晨时我看父亲不行了,赶紧让姐夫回家叫我妈。妈妈一进来看到父亲停止呼吸了,她就哭;她是一个很坚强的人,她哭时不像一般人那样大放悲声,而是忍着的那种哭。她哭着哭着,我突然发现她的眼睛里瞬间有了一颗红豆,红红的,很大的  相似文献   

12.
□王淑珍老人今年83岁,早年患上精神病,一生没有生育。但熟悉王奶奶的人却都说她福气好,因为她有一个视她为亲生母亲的继子,有一个温暖的家。王奶奶的继子名叫周家新,今年49岁,是湖南津市雪丽造纸厂的一名普通工人。提起他们母子俩的情缘,还得从头说起。周家新身世坎坷,刚出生就被人抱养,两岁时养母去世,养父续弦,继母就是王淑珍。那时,虽然家境艰难,但有继母疼爱,周家新的童年还是过得快快乐乐,无忧无虑。哪知好景不长,一场政治风暴又把这个家庭摧垮了。王淑珍是湖北黄陂人,因有过一段给国民党军官当姨太太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去年十月,由新华同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十大民间环保杰出人物”评选结果揭晓,当选者中有一个很特别的女孩。说她“特别”因为她是当选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只有15岁;说她“特别”因为她是一个缺了10个脚趾只有两个手指的女孩;说她特别因为她用仅有的两个手指,从10岁到15岁的5年时间里,捡了6000多枚废旧电池。  相似文献   

14.
她是一个不幸的女人,16岁那年父亲就因病去世了,她和母亲咬牙支撑着那个支离破碎有四个兄弟姐妹的家,直到兄妹渐渐成人。 后来,她终于遇到一个爱她的人,幸福来得让人有点晕眩,婚后的那段日子,是她前半生最快乐的时光。 然而,幸福仅仅和她匆匆打了一个照面,灾难就猝不及防地袭击了她,丈夫在一次突然降临的车祸中,失去了一只手臂。抹去泪水,她咬咬牙又撑起了那片溃塌的天空。谁料没  相似文献   

15.
2001年3月16日,19岁的智残少女崔敏,在第七届国际冬季特殊奥运会上又赢回了两枚银牌。从美国一回到哈尔滨家徒四壁的陋宅,她就把奖牌恭恭敬敬地挂上哺育她成才的继父马天生的脖子,深情地说:"爸,这是女儿为你赢的呀!"  相似文献   

16.
正一切热爱,最终都将转化成无穷的力量!凑单遇到真爱85后瞿晓萌是一枚典型的萌妹子,从小就对与"线"有关的一切东西感兴趣。五六岁时,她开始学着妈妈的样子钉纽扣,再大一些就尝试着自己缝东西、做布娃娃,再后来,涉猎的范围越来越广,做衣服、做饰品、做布艺、做卡包……看着别人用上自己亲手制作的东西,她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本科学习工商管理的她,做手  相似文献   

17.
赵化南 《老年人》2009,(9):45-45
大学问家于光远先生,已逾90岁高龄。他的身体不好,年龄到了生命的暮年,但他思想的创造力仍然像年轻人一样。他有两枚印章,一枚是“无时不想,无日不写”,另一枚是“服务万岁,创造万岁”,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解释说:“这不是警句,更不是格言,只是本人的习惯。人各有特点,我的特点就是思考和写作。  相似文献   

18.
第132个台阶     
活了62岁。她为什么来,来干什么,我们谁都清楚,但谁都不说。母亲去世后,在父亲执意要找这个比他大几岁的继母时,我的态度是比较中立的。几年以后,父亲去世,老家就剩下继母一个人,继母有个儿子,不太争气,至今还在监狱里,这使继母老来无靠,我们兄弟都在外地活得有头有脸,继母便把晚年的幸福寄托在我们身上。继母住在乡下,过着典型的农民生活。继母深知,她没有养育过我们,对我们也没有格外的恩情,要和我们  相似文献   

19.
"现在最苦恼的事情就是找不到照顾父亲的保姆。"李女士说。她母亲几年前去世,68岁的父亲前年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记忆力很差,语言功能也基本丧失。现在,她每天上班每隔几小时就要往家中打个电话,有时候父亲不接电话,她就会急忙赶回家去。她和丈夫想给父亲找个保姆,但人家一听说是照顾患病老人,就不愿来了。  相似文献   

20.
正父亲去世那一年,妈妈才65岁。我姐弟俩远在异国他乡,眼看妈妈生活孤寂,家里家外独自一人,心中牵挂不已。我带着她旅游散心,她心不在焉,还念叨着:"一个人玩,没劲。"不久发生一件事,让我们感到她孤身一人的无助:一天晚上,妈妈独自在家,附近的楼层发生了火灾,她惊慌地跑到户外,不敢进屋,也迈不开步跑开。她说:"如果有两个人,就不会那样。"看到妈妈一日日消沉,我特别想给妈妈再找个老伴,让妈妈重展笑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