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班禅返藏问题,是和平解放西藏、实现藏民族的内部团结进而恢复西藏地方与中央正常关系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从历史事实和实际出发,努力争取十世班禅对和平解放西藏的支持。接着通过和谈,使十三世达赖和噶厦承认十世班禅的合法地位,恢复班禅与达赖之间旧有的正常关系。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作出周密安排,注意十世班禅和十三世达赖相互间的沟通,顺利解决了班禅的返藏问题,实现了藏民族的内部团结和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西藏地方与中央的正常关系也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2.
英国外交部档案显示的九世班禅未经清廷同意便前赴英属印度访问一事,远非中国档案呈现得那么简单。从中英档案来看,九世班禅赴印与热衷于英国侵藏事业的鄂康诺的运作有极大关系。自十三世达赖出逃,鄂康诺便努力培养与九世班禅的联盟关系。中方档案多强调年少无知的九世班禅为英国侵藏急先锋鄂康诺所胁迫;英方档案则披露,九世班禅亦曾表明不愿受制于拉萨,有寻求外力之意。鄂康诺赚取了九世班禅的信任,并力主高度重视这张"王牌"的价值,以为英帝国赢得涉藏权益。班禅当时的外向之心似乎只是一时糊涂,然而,眼见清廷日暮途穷,加上受十三世达赖喇嘛与俄国早有接触的影响,九世班禅有寻找新靠山的想法亦未尝不存在。此次英方运作下的西藏宗教领袖不经中央政府允许便离境外向的先例,是英国标立笼络西藏政教上层新模式的一次尝试。无论九世班禅后来的思想如何变化,这段历史不容人为地回护或"修饰"。  相似文献   

3.
1923年11月15日,九世班禅逃亡内地,标志着达赖和班禅两大集团之间的关系彻底决裂。据史料考究,达赖与班禅两大系统失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1923年之后,班禅大师在内地阐发消弭战事拥护五族共和主张、参加国民会议陈述内向之意,并参与各地法会。国民政府只所以支持班禅大师在内地的多项活动既是在遵循历史旧例的基础上,平衡多元化因素,也是在特殊历史环境下寻求维护班禅大师政治和宗教地位的政治方略。  相似文献   

5.
班禅与达赖 公元1652年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成为西藏地方执政教派,形成达赖、班禅两大活佛系统。达赖驻拉萨,和驻藏大臣主持噶夏政府,共同管理西藏行政事务,1959年噶府被解散。班禅驻日喀则扎什伦布寺,设立堪布会议厅(堪厅),管理政教和后藏事务。1961年国务院批准该厅申请,将其撤并。“班禅”是知识渊博的学者之义,班禅额尔德尼是一种封号,自康熙始封,沿袭至今。额尔德尼  相似文献   

6.
1939年12月,在西康省发生了班禅行辕意图割据康北的"甘孜事件".这一事件和当时西南地区的政局演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重建这一史实的来龙去脉,有助于观察当时四川、西康、西藏之间的关联互动,展现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微妙角力,厘清刘文辉在当时川康藏政局演变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1904年7月英国人荣赫鹏进攻拉萨,十三世达赖喇嘛被迫离开出走,其留有的西藏政治真空给了英国人以可乘之机,他们开始笼络九世班禅喇嘛,最终1905年11月九世班禅离境赴印。造成九世班禅出关离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身为驻藏大臣的有泰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有泰在班禅赴印、在印、返藏的整个事件上的处理应变迟钝、手段空幻、姿态懦弱,令人深省。  相似文献   

8.
十三世达赖圆寂后,由于国民政府未能有效解决其返藏问题,九世班禅被迫向英国请求调停.在九世班禅的提请下,英国为了使九世班禅返藏符合其在藏利益,确定了调停噶厦与班禅系统矛盾的政策.英国的调停分为两个阶段,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但英国的调停并未获得噶厦和班禅系统的认可,因而也未能达到其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9.
《北方人》2007,(1)
在藏传佛教中,班禅意为大博学者,被认为是无量光佛的化身。作为藏传佛教宗教领袖,班禅在信教群众的心目中是崇高至上的精神象征。十年前,年仅5岁的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坐床继位,如今十年的时间过去了,第十一世班禅学习成长的情况怎么样?前不久,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  相似文献   

10.
1995年11月29日上午,曙光初照的西藏拉萨古城宁静美丽,坐落在市中心的大昭寺香烟缭绕,佛灯齐明,彩旗飘舞,一派详和气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代表、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罗干,国务院特派专员、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江村罗布,国务院特派专员、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共同主持的认定第十世班禅大师转世灵童的金瓶掣签仪式正在举行。1989年1月28日,第十世班禅大师圆寂。出于对班禅大师遗愿的尊重,出于对广大藏族信教群众宗教信仰和宗教感情的尊重,出于对藏传佛教宗教仪轨的尊重,国务院于班禅大师圆寂3天后作…  相似文献   

11.
在九世班禅返藏问题上,黄慕松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入藏解决西藏问题期间,黄慕松力主九世班禅暂缓返藏,以为与噶厦的会谈创造条件,与此同时,其又与噶厦就此一问题进行了沟通,以尝试协商解决。在入藏之行未能解决西藏问题后,出于借重班禅力量解决藏事的考量,黄慕松开始积极筹备班禅返藏的各项事宜,并推动确立了和平宗旨下,派专使和卫队护送班禅返藏的政策。随后,秉承此一政策,黄慕松开始力促班禅返藏,但由于英国的干涉和噶厦的反对,加之国民政府缺乏应对的实力,黄慕松的努力未能奏效。  相似文献   

12.
最年轻的两位人大代表 1954年9月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除台湾和港澳地区外,西藏是全国唯一没有进行普选的地区,代表是通过协商产生的。达赖、班禅均被推举为全国人大代表。他们是当时代表中最年轻的。达赖19岁,班禅16岁。 9月1日,达赖、班禅在西安相会,一同乘火车前往北京。 9月1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勤政殿亲切接见达赖、班禅。这是毛泽东第一次会见了十四世达赖,也是第一次同时接见两位佛爷。 9月15日下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开幕。达赖和班禅都被选为主席团成员。  相似文献   

13.
第十世班禅大师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国务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中国藏传佛教的杰出领袖。值此纪念十世班禅大师逝世十周年之际,本文深切缅怀大师一生的光辉业绩,全面论述了大师坚持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中国各族人民将永远怀念十世班禅大师  相似文献   

14.
忽儿是神,忽儿是人,忽儿受人敬仰,忽儿遭到冷落。小班禅在一种微妙的环境中成长十世班禅生前经常爱说这样两句话:“青海是我的第一故乡,西藏是我的第二故乡;扎什伦布寺是我的第一寺院,塔尔寺是我的第二寺院。”这清楚地表明了十世班禅同塔尔寺的特殊关系和深厚感情。塔尔寺是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修建的,是黄教的六大寺院之一。达赖和班禅,作为宗喀巴两大弟子的转世活佛,自然同塔寺有著密切联系。但是,由於历史的原因,在历代达赖、班禅中,唯有九世、十世班禅在塔尔寺居住的时间最长,关系最为密切。十世班禅第一次来塔尔寺,…  相似文献   

15.
利用藏传佛教高僧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是清朝治藏的一个重要方略。实践表明,它在清朝治理西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从五世班禅受封和六世班禅进京入手,对清朝的治藏方略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6.
达赖和班禅     
达赖和班禅是17世纪以后,由中国历届中央政府所册封的藏传佛教领袖。除十四世达赖外,历辈达赖和班禅,对于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都做出了杰出贡献。 一、历辈达赖和班禅,都经过中央政府册封而确立 公元7世纪,佛教由唐王朝和尼泊尔传入西藏(时称吐蕃),到10世纪末,佛教战胜本教,取得了独尊的地位,但已具有浓厚的西藏地方特点和民族特点,形成了喇嘛教,即藏传佛教。  相似文献   

17.
六世班禅入京朝见乾隆皇帝是清朝中叶皇室与西藏佛教领袖交往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清代民族关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富有浓厚的传奇色彩和戏剧性的情节,所以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清史、藏族史、民族关系史和北京地方史学界的关注,也引起戏剧界和文学界的强烈兴趣。关于六世班禅进京之事,在汉籍《清实录》、承德《须弥福寿之庙碑记》及藏籍《六世班禅传》、《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传》中均有记载。但是《清实录》对此事的记载节略甚多,而《六世班禅传》和《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传》又篇幅巨大,且缺乏全面的整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政局危机重重,为固防边疆,国民政府采取怀柔示远的“治边”策略,向蒙藏民众进行宣化,以期达到边疆社会拥立中央的目的。在内忧外患的条件下,国民政府委任九世班禅曲吉尼玛为西陲宣化使,并于1935年成立西陲宣化使公署,随即刊发《西陲宣化使公署月刊》。作为公署的宣传刊物,月刊将宣传中央政令、宣慰边疆民众、团结民族关系、宣传抗战统一思想设为核心内容,从塑造民族身份、塑造共同政治立场的角度,深化和巩固边疆民众的“中华民族”身份,建构和加强边疆民众同仇敌忾的抗战思想。西陲宣化开拓了民国“治边”中对边疆民众塑造民族意识的思路和途径。这些举措客观上有效地沟通了中央与蒙藏民众的关系,促进了蒙藏社会的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相似文献   

19.
"因其教不易其俗"是清代处理民族宗教事物的基本指导思想。康熙、乾隆在避暑山庄做出的一系列关于民族宗教问题的决策,使得康乾时期的民族融合超越了历史任何时期,最终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乾隆四十五年六世班禅热河入觐,就是生动体现。清政府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予以隆重接待,《清实录》、朝鲜朴趾源《热河日记》等文献对六世班禅在承德的活动做了详细记载。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与十世班禅陈立旭毛泽东与十世班禅,一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一个是我国藏传佛教的杰出领袖,两个人的身世不同、信仰不同,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却建立了联系,这不能不说是一段佳话。一、十世班排与毛泽东的首次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