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法不溯及既往”原则是中国《立法法》规定的一条宪法性原则,《物权法》适用中理应坚持无疑。然而,《立法法》第84条但书用语又否定了对“法不溯及既往”的绝对适用。基于《物权法》自身特点、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尊重以及促进交易的目的,在对《物权法》种种具体规则进行区别分析后,指出《物权法》对“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的例外之处。  相似文献   

2.
本文中所谈的刑法,是指广义下的刑法,即既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典,又包括国家颁布的其它刑事法规。法的溯及力又称“溯及既往力”,属于法律的时间效力范畴的问题。它指的是某项法规对它颁布以前的事实、关系是否有效,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就是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是没有溯及力。在刑法溯及力问题上世界各国做法不一,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即从旧原则、从新原则、从轻原则、从新兼从轻原则、从旧兼从轻原则。现在大多数国家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即刑法生效以前的犯罪,原则上按过去的法律办,新刑法基本上没有溯及力。但是,如果旧的刑事法规认为是犯罪行为,而新刑法则不认为是犯罪或者规定的刑罚比过去法律规定的轻,则按新法办。然而,法律的溯及力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采取何种原则,与社会治安状况紧密相关。在我国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法律溯及力也有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作为现代法治的一项基本原则,法不溯及既往被明确规定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不过,基于我国实施著作权法律制度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应对其施行前的创作行为发生效力,但其效力不应及于施行前的演绎行为。即创作完成于该法施行前的演绎作品,不应因未经许可,而被认定为非法演绎作品。原作品著作权人控制演绎作品著作权的行使,是基于演绎者的演绎行为,即前者所享有的权利是后者行为的后果。而该类演绎行为发生在新法施行前,改变新法施行前发生的演绎行为的法律后果,构成不正当溯及既往。因此,该类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人可以在不侵犯原作者著作人身权的前提下,继续使用其作品,但应将获取的经济利益,按照适当比例分配给原作品著作权人。  相似文献   

4.
"法不溯及既往"是一项重要的法治原则,它不仅是一项约束司法者的法律适用原则,也是约束立法者的立法原则。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探究"法不溯及既往"作为立法原则的法哲学基础。"法不溯及既往"的目的在于保护人们的合理可期待的信赖利益;法的安定性追求是通过法律之规范功能所维持的社会秩序之安定状态,"法不溯及既往"是法安定性的具体化表...  相似文献   

5.
《南都学坛》2021,(1):75-84
新法优于旧法,是《立法法》规定的法律冲突解决规则,法的清理也是解决法律规范之间不一致的重要方式。抽象的冲突解决规则缺乏权威具体的解释,"包裹立法"式法的清理批量更新旧法,给理解和适用冲突规则带来了困扰,司法审判中已出现冲突规则理解不一致的现象。理解"新法优于旧法"规则的难点,在于对"同一机关""制定""规定""新法""旧法"等要素的规范含义认识不清。法的清理、修改对"新法"的认定产生不同影响,具体表现为"部分新法说"与"全部新法说"之分。"部分新法说"认为只有经过清理修改的条款是"新法",其他条款仍为"旧法",这一理解更符合法治原则,为司法机关明确裁判适用的法律条款提供规范指引,也给立法机制和立法技术提出了更多要求。  相似文献   

6.
《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06版)》之第十五条之三的规定既不合法,也不合理。它违背了《执业医师法》、《行政许可法》,也违背了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医学院校培养的“懂法的医生”、“懂管理的医生”却被剥夺了成为医生的资格,实有侵犯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劳动就业权的嫌疑,无视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同时也违背了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7.
刑法的溯及力问题不仅包括刑法法条的修订,还包括刑事司法解释与刑事立法解释。一般而言,"实体从旧,程序从新",但程序性规定对行为人实体权益有重要影响时也应"从旧兼从轻"。适用行为时的法律是指实行行为,间隔犯应以实行行为为准,而不能以结果发生时间为准;出于人权保障的考虑,继续犯应从旧兼从轻,而非一体适用新法;连续犯应以新法施行为界点,分段评价。判断是否有利于被告人应"先定后比"而不能抽象比较。  相似文献   

8.
《食品安全法》的产品责任规定是社会转型期食品安全事故高发背景下的产物,对于缘起于《民法通则》、历经《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的我国以往产品责任立法有诸多突破,在其之后《侵权责任法》又有了新的发展。这使得在产品责任个案中可能会产生法律适用上的冲突,如惩罚性赔偿规定的冲突、损害赔偿范围规定的冲突。解决这些冲突,首先要依据不同的请求权基础确定适用的法律规则;其次,可依据《立法法》第83条规定的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的冲突规则确定具体适用的法律规则。  相似文献   

9.
《食品安全法》的产品责任规定是社会转型期食品安全事故高发背景下的产物,对于缘起于《民法通则》、历经《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的我国以往产品责任立法有诸多突破,在其之后《侵权责任法》又有了新的发展。这使得在产品责任个案中可能会产生法律适用上的冲突,如惩罚性赔偿规定的冲突、损害赔偿范围规定的冲突。解决这些冲突,首先要依据不同的请求权基础确定适用的法律规则;其次,可依据《立法法》第83条规定的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的冲突规则确定具体适用的法律规则。  相似文献   

10.
论条约法上的时际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一)时际法(intertemporal law),或称过渡法(transitory law)是指解决法律时间抵触的法律,也就是决定法律时间适用范围的法律。(二)在国内法上,时际法的存在,至少已有一千五百余年的历史。公元440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二世为其东方领土发布的命令说:“兹决定:法律和敕令是对将来的行为给于范型而颁布的,而不是为过去的事实而规定的,但是明文为过去和未决的行为规定时不在此限。”①这个命令是时际法上的一个大原则法律不溯既往原则的奠基。它对此后各国国内法上时际法的发展有很重大的影响。首先,现代各国的民法典,明文规定这个原则的很多。例如: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第二条规定:“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追溯力。”②其次,不少国家  相似文献   

11.
机遇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事物之间出现的特殊关系 ,它是相对于发展而言的。本世纪前二十年 ,在科技进步、全球化及局部文明冲突的情况下 ,我国通过深化改革和对外关系的调整 ,可以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更多更好地利用国内外资源。我们不仅要利用机遇 ,而且要在利用机遇过程中延续机遇 ,创新机遇 ,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2.
针对英语习得过程中的过渡语的石化现象,从母语迁移、培训转移、学习策略等5个方面探讨了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过渡语的发展过程;分析了母语迁移中的正向迁移以及作为一种外语的英语变体——“中国英语”的形成;指出过渡语阶段易出现的负向迁移、过度概括、规则的不完整应用等错误;提出了在习得目的语的过渡阶段适当提高目的语输入质量,正确估测学生的语言熟练程度等对策,以提高二语习得者的外语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近期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3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除个别年份外,都保持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格局。虽然国际收支保持较大顺差,对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长期的顺差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本文正是从我国近期国际收支双顺差这一现象出发,分析了其原因及消极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DSU中关于发展中成员方特殊优惠待遇相关条款规定的分析和评价,指出实践中运用存在的障碍,提出了完善相关规定的意见,在当前还无法对其进行彻底修改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它以保障我国的合法权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邓小平理论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论述了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与时俱进,强化创新意识,坚持走创新之路,才能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实现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对外资实行优惠一直是我国外资政策的重心之一。税收在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体系中有较强的连动作用,现行税收政策与WTO的投资规则存在较大差异。重新审视税收优惠与吸引外资的关联性,可以为我国外资税收优惠政策的定位提供理论参考。优惠政策的准确界定可以带动外资活动,合理规范优惠政策和建立必要的优惠机制是克服对外资普遍优惠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会由于扩大对中国大陆的贸易顺差,为台湾的经济增长带来正面的效应,台湾商品由于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大陆的价格竞争力提高所带来的对中国大陆与其它国家出口扩大的正面效应很快便会受到抵消。人民币汇率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可以避免人民币汇率大起大落,有利于台湾经济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学研究的发展,社会学与民族学的联系和互动越来越紧密,民族社会学也就应运而生。民族社会学就是从社会学的视角,研究民族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与社会运行的关系的学问。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西部地区存在着诸多发展第三产业的有利因素,它们是:国家产业政策向第三产业倾斜;西部各省地方政府对第三产业高度重视;众多的消费群体使西部地区具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市场空间;西部地区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比较优势系数都在1以上等。因此,西部地区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有利因素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20.
论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特点及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既关系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又影响到民族的繁荣和国家的昌盛。民族认同并非简单的文化认同,而国家认同也并非完全的政治认同。民族认同中包含了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利益诉求,而国家认同中也包含了民族内部和民族之间的历史文化的渊源关系与联系性,并以此互为基础。因此,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言,可以通过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良性互动来促进二者的相生,遏制二者的相克,从而维护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实现民族的繁荣和国家的富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