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老河口市作为湖北省领导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试点的唯一县市,这一改革始于2001年,旨在通过对领导干部履行职务职能过程中耗费的公共物资以货币的形式进行控制,达到规范领导干部的职务消费行为,堵住领导干部职务消费的“黑洞”,减少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廖海青 《决策探索》2009,(11):42-43
解决好中国国企职务消费的混乱问题绝非一日之功,而需有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做基础。在这个基础不具备的前提下,从建立经营者的职务消费报告制度、增加透明度起,逐步向货币化过渡,是可取之道。  相似文献   

3.
部委动态     
《决策与信息》2006,(6):71-71
中国未来环保压力越来越大;央企负责人职务消费探索货币化改革;八部委联手整顿药品和医疗服务市场价格秩序;国家发改委再提油价;出口退税比例将降多升少;未来货币政策或趋紧缩.  相似文献   

4.
刘明 《领导科学》2003,(11):22-23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务消费在分配上的不够科学、管理上的不够规范,不仅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奢侈浪费,而且极易滋生腐败。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推行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应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改革势在必行推行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有以下有利之处。首先是有利于规范支出管理,控制和节约支出,减轻财政压力。据了解,一些单位迫于经费不足的压力,在这项工作上已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笔者在一个单位搞调查时了解到,在老干部用车问题上,改革前,该单位有4位离退休老干部,共用一部帕萨特轿车。这部轿车一年的保险…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不少地方为了节约财政支出,在如何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方面动了许多脑筋,搞了不少改革.“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就是其中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某市已有多个部门推行了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的做法,即单位将招待费、差旅费、学习考察费定额到人,包干使用,超支自负.尤其是将通讯费和交通费实行货币化发放,一般干部到处级干部每月按500到3000元不等的标准,随工资发放到人.……  相似文献   

6.
德邻 《决策探索》2014,(17):9-9
出门坐豪车、宴请上档次、休闲进会所……近年来,一些国企高管以职务消费为由,在衣食住行玩等方面享受特权,奢侈消费,频频上演“不落腰包的腐败”。专家认为,杜绝国企高管腐败,不仅需要强化内部监督,公开职务消费信息,更要进一步加大审计监察力度,严肃查处。  相似文献   

7.
那些数     
《领导决策信息》2013,(40):17-17
100万元:经济发达地市级领导干部每年职务消费——10月14日的《人民日报》刊登文章《给职务消费多念“紧箍咒”》显示,某些地市级领导干部每年职务消费在40万元以上,经济发达的地市则要100万元以上。更有甚者,把职务消费作为“自留地”,  相似文献   

8.
时下群众都知道,官车和官吃是公款消费的两大黑洞。要求堵住这两个大黑洞的呼声可谓此起彼伏。湖北省老河口市按照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的思路,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两年来,官车没有了,公款挥霍没有了。这项改革使这个鄂西北的县级小市仅行政开支便节省2000多万元。这2  相似文献   

9.
所谓职务消费,就是与行使职务有关的消费支出,住房、汽车、通讯、勤务人员,乃至公务宴请、考察、疗养等,均可纳入职务消费的"大箩筐"里.目前,职务消费过度、过滥,在一些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事业单位已成腐败的温床.  相似文献   

10.
申恩威 《决策探索》2011,(24):29-31
一、当前我国职务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消费规模急剧膨胀,财政不堪重负目前我国有关职务消费年总规模的各种统计数据不一,没有一个确切和权威的说法,社会比较公认的是,全国每年公务接待、公车配置和使用信、出国考察和以公务消费名义支出的通讯费、礼品费、娱乐费等项费用之和,  相似文献   

11.
张应时 《经营管理者》2013,(23):152-152
<正>规范基层邮政企业领导干部职务消费行为,是邮政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邮政企业腐败问题的重要途径,如何进一步规范基层邮政企业领导干部职务消费行为,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迫切课题。一、基层邮政企业领导干部职务消费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消费数量惊人、成本过高。有的基层邮政企业领导干部认为  相似文献   

12.
《领导决策信息》2013,(32):17-17
——新华社记者在北京、河北等地调研发现,部分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出现挥金如土现象,职务消费演变成"不落腰包的腐败",不当职务消费像一个"黑洞"。有的地市级副职每年职务消费40万元以上,有的经济发达的地市要100万元以上。8月16日《新京报》发表社论,谴责官员医疗特权太奢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对党政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制度的形成、演变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了党政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制度存在的消费标准差异过大、消费性质难分公私、消费全程不够透明、消费期间缺乏限制等突出问题,并就推进党政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制度改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当温饱之难题已成为过去,“住”自然就成为主题。这些年,随着房地产开发业的迅速发展,福利分房货币化的改革,居者何时有其屋已成为消费市场的重头戏。可叹的是,我国百姓对货币化分房的承受能力有限,而房地产开发市场发展速度又超过了百姓经济实力承受的力度,使房地产开发出现两难境地。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上帝啊,你到底要什么样的房”?而另一个侧面却是老百姓买房难:“什么时候才有我们买得起的房子?”人们不禁要问,难在何处?一、难在消费实力与房价的差距上从我国居民的消费状况看,由于居民货币收入增…  相似文献   

15.
傅天明 《决策探索》2013,(21):62-65
“货币化改革不会成功,我们基本上‘踩死了’这个货币化改革。有的做得好,但不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16.
《经理人》2013,(5):107-107
2013年被不少汽车业内人士命名为中国汽车的改革年,这一年汽车消费立法取得前所未有的重大进展,逐步建立的汽车政策法规和条例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日趋成熟健康的汽车消费生态。前不久,著名学者郎咸平和评论家水皮在东风雪铁龙新C5上市发布会时也谈论到,目前国内的整体经济处于转型阶段,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往往有着自己独特的消费观念、消费内容、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大学生消费群体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也随之发生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和问题,有一些大学生陷入消费误区。分析大学生消费误区产生的原因,通过开展消费道德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消费素质,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所谓职务消费,就是与行使职务有关的消费支出,住房、汽车、通讯、勤务人员,乃至公务宴请、考察、疗养等,均可纳入职务消费的“大箩筐”里。目前,职务消费过度,过滥,在一些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事业单位已成腐败的温床。全国企事业单位一年的职务消费支出是多少,很难有一个确切的统计。但据业内人士保守估计,国企领导的职务消费,一般在其工资的一二十倍。办公室装修、配备专车、出国考察旅游、体检、疗养、请吃等等,都可列在“职务需要”的名下。很多单位开支约束不力,使用不规范,职务消费成了助长腐败的温床。不少消费支  相似文献   

19.
所谓职务消费,就是与行使职务有关的消费支出,住房、汽车、通讯、勤务人员,乃至公务宴请、考察、疗养等,均可纳入职务消费的"大箩筐"里.目前,职务消费过度、过滥,在一些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事业单位已成腐败的温床.  相似文献   

20.
“消费”一词在诞生时就带有一种奢侈化色彩,指过度消耗。由于经济发展和消费活动在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层意思渐渐消失。然而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再次烙上了“高消费”、“享受型消费”的印记。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国消费者的消费突破了功能性消费的框架,进入炫耀性消费的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