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思维方式是指人们用于反映客观世界及事物本质的模式、方法及思维运作程序。作为主观的东西,科学思维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变化而变化,其中尤以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的科技变革对思维方式变革的促进作用更为突出。1.从历史看,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成果,同时也形成了崭新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导致了思维方式的重大变化。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通过直觉和哲学的思辨,把所积累的大量经验加以整理分析,并用定理的形式加以表述,提出了许多对后来的科学发展有重要意义的猜测和解释,成为欧洲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重要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2.
西方传统形而上学源远流长,近代认识论哲学虽然摆脱了古代形而上学的朴素直观的独断的思维模式,但依然传承了对同一性、绝对性、确定性与必然性的迷信。究其根源,就在于传统形而上学实质上是一种现实性的哲学,当代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尤其是经过马克思实践观与胡塞尔现象学这一环节,才真正使得传统形而上学逐渐成为了历史。  相似文献   

3.
经典科学思维方式和近代认识论都受到了复杂性的严峻挑战。如何认识复杂性,已成为当代科学和哲学的共同任务。从科学的视角来看,必须运用复杂性思维认识复杂性,建立复杂性科学;从哲学的视角来看,则应通过创造性思维来推动认识论变革。  相似文献   

4.
作为西方近代哲学奠基者之一的笛卡尔,执着于理性主义,注重内省,由我思确定自我的地位,再由自我推及外部世界的存在,即由认识论扩展到本体论,导致了哲学思维新的转向.笛卡尔探索的认识的出发点、知识的确定性、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意义的内涵、天赋能力和直觉及知识的效用性等问题,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拓展了认识论领域,对近、现代科学和哲学思维都发生了巨大的影响,理应进行批判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德国古典哲学是近代认识论思维范式向现代人学思维范式转换的桥梁或中介。德国古典哲学为实现这一转换与变革准备了必要条件,其中最根本的条件就是确立人的根本原则。这一原则也是现代人类学思维范式的根本原则,康德是这一根本原则的开创者。而费希特与谢林则丰富和发展了人的根本原则,为现代思维范式的创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6.
考察斯密特以实践的中介性为基础对"模写说"进行的批判及其在客观的规律性和实践的目的性双重逻辑中对马克思认识论思想的阐释,可以发现,由于没有充分领会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作为存在论视域的基本意义,斯密特对认识论的阐释并没有达到马克思思想的原则高度.事实上,马克思思想的基本意义,并不在于对近代哲学产生的认识论问题的推进和完美解决,而在于从根本上突破了近代认识论哲学的基本框架,宣布了此种哲学的解体和终结.  相似文献   

7.
哥白尼所创立的"日心说"理论是天文学历史上一场撼天动地的变革,无愧于成为人类近代科学革命的伟大开端。"这一伟大成就,不仅铺平了通向近代天文学的道路;而且也帮助人们在宇宙观上引起了决定性的变革。"日心说"理论的产生具备了社会和个人两方面的条件,是"摆脱教权统治和学术统治枷锁的精神解放"的辉煌成果,而绝不是什么笃信天主教上帝所得的恩赐。  相似文献   

8.
哲学的发展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主题,从古代哲学的存在论到近代哲学的认识论,再到现代哲学的实践论,体现了哲学发展的脉络,表明了哲学思维层次的深入和哲学思维水平的提高,代表人类哲学最高水平的现代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哲学是对古代存在论和近代认识论的否定和超越,又是一种新的存在论和认识论统一。实践论是哲学以存在论为起点经否定之否定的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近代以来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认识论的镜像思维模式主导着各种领域的理论研究,并导致哲学史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分流.历史主义科学哲学中范式理论的研究同样受这种思维方式的束缚.通过对范式理论产生、发展进程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对其内在矛盾与困境的揭示,可以发现范式理论向实践哲学回归的清晰线索,从中看到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合流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体论是西方哲学的核心线索,它具有基础性、整体性的特征和追求统一、超越、能动的要求.但随着近代认识论的兴起,本体论的取向发生变化,以致到康德被分割成两部分,这主要由于知性思维的本性所致.然而,康德的科学形而上学其实是本体论从前认识论上升到超认识论的准备阶段,本体论必须走出知性思维的束缚,科学地重拾它在前认识论阶段的普遍性和整体性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1.
德鲁克管理思想的认识论基础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非常密切,技术经常被看成科学的应用或应用科学.然而,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技术问题与科学问题在评价标准、推理方式,甚至最终答案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德鲁克管理思想建筑在"技术认识论"的基础之上,这一观点是理解德鲁克全部管理思想的钥匙."德鲁克精神"并非由德鲁克首创,它是由泰罗和法约尔所奠基的,将管理理论视为一种立基于实践的技术性体系--德鲁克的伟大贡献是在人们逐渐淡忘管理的技术本质的时侯,不失时机地依据新的管理环境重建起管理理论的框架.  相似文献   

12.
十四世纪至十七世纪初,西欧各地先后出现了许多新事物、新观念。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文艺复兴运动。随着对文艺复兴运动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这场运动的性质、产生的原因、它的成就及其历史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文化革命,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次伟大的变革,标志着从“中世纪”转入“近代”的巨大发展。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指出“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相似文献   

13.
电脑写作是信息时代人们新的工作和生存方式之一,它改变了传统写作的信息生产、存储、交流方式和思维模式、理论框架,而且对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性效应。  相似文献   

14.
“认识如何可能?”这是近代认识论史上的重大问题。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机械性和消极性,决定了他们无法正确解决这一问题.康德认识论凸现主体能动性的伟大作用。从而唯心地在主体自身达到主客体的同一.只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实践观去说明人的认识活动,才真正解决了主、客体的同一。唯物主义认识论经过的认识论的中介环节,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走过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才成为科学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15.
<正> 马克思、恩格斯于1845——1846年间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这在我国理论界是一致公认的,但其中丰富的认识论思想,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弄清楚这一事实,对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史,都是颇有意义的。笔者认为,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史中,《形态》一书构成一个转变阶段,马、恩正是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提出并解决了一系列认识论的根本问题,从而实现了认识论史上的伟大革命变革。  相似文献   

16.
休谟的经验批判终结了近代经验派认识论哲学,从而开始了近代认识论哲学的终结,但是近代认识论哲学的最后终结则是由康德来完成的.沿着休谟开辟的怀疑论道路,近代认识论哲学的任务就必然是理性的批判,康德的知识论决定了其理性批判的基本内容,正是通过对人类知性与感性直观的批判,康德彻底否定了一切人类理智的形而上学,把知识完全限制在一切出现中,这也就否定了近代认识论哲学的前提,从而在终结近代理性派认识论哲学的同时,也堵死了近代认识论哲学一切可能的存在路线.  相似文献   

17.
近代以来的一些哲学体系,已成为某种布置好了的概念游戏,成了某种科学认识论的附庸。 对这种框架内提出的哲学问题,首先不是寻找它的答案,而是对这种问题本身的有效性进行 分析。20世纪的这一哲学变革并不仅仅表现为所谓的分析哲学(语言哲学)转向。一些具有精 神实践倾向的哲学家对这个哲学问题的革命的引发,对实际上取代了哲学认识论地位的科学 的清算,维特根斯坦超越了一般分析哲学的那种对哲学病进行治疗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鲁迅作为近代中国最深刻的思想家,从思维方式上批判了中国传统的思维定势,以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推动着20世纪中国的思维变革。鲁迅学作为以20世纪中国思维变革伟大推动者鲁迅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学科,也应该与其所研究的对象相适应,以全新的思维方式研究鲁迅。鲁迅学与20世纪中国思维变革之间存在着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经历了八个思维期:直觉思维期;图式思维期;规定思维前期;规定思维中期;规定思维后期;极端思维期;过渡思维期;思维开放期。第八个思维开放期是自80年代以后开始的,在这个思维期中,中国鲁迅学的思维方式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五点:变惟圣思维为惟实思维;变趋同思维为求异思维;变单一思维为系统思维;变直线思维为多向思维;变静态思维为动态思维。但是并没有实现整体性的突破,没有完全跃出延续已久的思维框架,存在着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明末耶稣会士引入的西方学术文化 ,与当时中国社会崇尚实学的社会思潮相结合 ,引起了中国哲学在天道观、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一系列具有近代性质的变革 ,孕育出中国哲学在向近代形态转型之前的近代性气质 ,从而构成了这一转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性环节。  相似文献   

20.
文艺复兴“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①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北部城市共和国(特别是佛罗伦萨)中孕育、诞生、发展和壮大,最后席卷了整个西欧,从根本上转变了中世纪人们的思想意识与宗观观念,迎来了近代自然科学的降生,对人类社会结束黑暗的中世纪迈向近代历史起着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