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王毅 《领导科学》2008,(6):43-44
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由于社会变化的节奏太快,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太激烈,知识更新的速度太高,诱惑的强度太大,一步登天或一夜暴富牵动了不少人的功利神经,致使某些人心静不下来,书读不进去,工作沉不下去,陷入浮躁之中,迷茫不安,烦躁偏激,失去了健康的心态和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我们变得日益忙碌,感觉时间过得太快,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日常琐事日益增多,属于自己单独占有和享用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在这种生活环境下愈来愈多的人表现出疲惫、无奈,甚至是焦虑的情绪。其实,大可不必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利益的日益多元化,部分社会成员心理压力增大,社会的急剧转型促使部分人心态失衡。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不良心态大有燎原之势,正在阻碍着改革发展的进程。社会心态是社会现实的折射,它反映着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当下,住房、医疗、下岗失业、教育等成为普通社会成员的压力来源。多元化的心理压力长久积累并日益强化,造成人们的心态浮躁、不稳定,这种压力一旦突破人们可承受的底线或受某些因素的诱发,便会以极端化方式宣泄情绪,如自焚抗拆、以杀害无辜学生发泄对社会的不满、撞人后不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公务员热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公务员队伍。他们初出茅庐,工作有热情有干劲,渴望得到领导和群众的认可。但是他们涉足社会不深,阅历不够,意志容易松动,情绪容易波动,处事容易激动,常常会产生一些与实际工作要求不相适应的心态,如浮躁轻狂、刚愎自用、急功近利等。这些心态不仅是自己成长的绊脚石,也容易让领导和同事对自己产生不好的印象和看法。年轻干部如何适度表现自己,稳步走向成熟,笔者认为要坚持做到以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5.
杜海涛  崔鹏 《领导文萃》2012,(21):23-24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社会学系教授陆绯云认为,人生目标高是好事。但一些人攀比心理重,干事急于求成,过于追求财富和地位,久而久之,使"三躁"情绪在社会上凸现。急躁——为尽快达到目的,往往不经过仔细考虑或准备就行动,缺少耐心,"等不得了"。浮躁——面对变化中的社会,专注度不够,急功近利,为追速度、求效率,不愿意遵守规则,在求学、  相似文献   

6.
吴景霜 《领导科学》2012,(33):52-54
情绪化是指一个人过于敏感,容易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产生较大、较明显的情绪波动,也可以理解为在不理性的情感下所表现出的行为状态.表现在年轻干部(主要指科级干部这个层面)身上的情绪化主要是干工作一冷一热,热的时候,积极性很高,甚至可以把天上的星星都摘下来耍;冷的时候,万念俱灰,比天塌下来砸在头上还厉害.这是一个情绪流布的世界,情绪处于社会生活敏感的前沿阵地,对自身情绪的控制与调节能力成为衡量现代人素质的重要标志.作为年轻干部,只有更加充满情感智慧,才能在工作中一帆风顺、事业上步步高升. 年轻干部产生情绪波动甚至走向极端的原因,主要有晋职受阻、发展受限,工作靠边、事业困顿,平白无故、莫名其妙挨批评,感觉遭到领导冷遇、同事欺骗等.年轻干部解决情绪化问题,除了需要克服个性问题外,还要借鉴一些共通的地方,才能完成自我调适,实现大逆转.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语丝语录     
《决策探索》2011,(1):9-9
深圳是特区,我们就特事特办,先干起来。——朱清时在深圳创办南方科大,没等教育部批复就开始招生有钱人、没钱人都会说现在生活很不安全,整个社会存在一种普遍的浮躁心态。——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在近日的社会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  相似文献   

8.
刘军 《决策咨询通讯》2013,(3):66-68,76
和谐社会建设应注重人、自然、社会三位一体建设,因为和谐社会具有有机论、构成论和整体论所描述的理论内涵和特质,因此三位一体表现出有机性、构成性和整体性。在人生活的自然之网、关系之网和社会之网中,生命存在与延续、个体幸福与发展是有机的、整体的、关联的。在社会生活中,打破自然之网、关系之网和社会之网,鱼死网破的结局是环境生态资源问题、人性善仁信缺失问题和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保障失灵问题。在对人而言生存与发展的大系统中,也需要"生态平衡"和关系和谐,社会建设担负的重任——和谐社会建设也必须体现生态理论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情商,心理学家称之为情绪智力,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品质。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情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能认识自身的情绪;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即能调控自己;三是能自我激励,使人走出人生的低谷,走向美好的生活;四是能认知他人的情绪,并与人正常交往;五是能自主处理人际关系,有领导和管理能力。情商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有重大的影响。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认为:"真正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关键是情商能力。在一个人的成功之中,智商只占20%,情商占80%"。可见,对学生进行情商培养,有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0.
郑哲 《决策探索》2005,(11):85-86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中国社会由关注经济发展全面转向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社会走向协调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目标。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构架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推动中国社会全面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之一。考虑高职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全面性、协调性,不仅是关系到培养与社会和谐共升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在国家社会发展战略走向和大目标、大战略发展方向指导下,学校自身可持续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无论人与自然、人与人还是人与社会的关系,都离不开法律的调整,并经法律调整成为法律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社会本质上就是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记者:金市长,现代的人大多都有一种浮躁情绪,你对一本书的研究前后用了20年的时间,这种专注和钻研的精神不是常人所能具备的,你是依靠什么力量支撑下来的?  相似文献   

13.
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构建和谐企业。和谐社会的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三个方面的和谐也必定涵含在企业之中。因此,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的和谐一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层面,也是企业、社会同步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辛鸣 《决策》2005,(6):54-54
制度存在及其发挥作用是人类社会的本质现象之一。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漫长历史进程中,我们越来越能感受到制度的价值与意义,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社会发展的复杂性,人的需要的多重性,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冲突与协调,更加凸显出了制度的举足轻重与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5.
教师在教书育人的生涯中,面对着的是活生生的人,其培养和教育过程并不简单。因为每个人都没有生活在真空中,而是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中。善与恶,美与丑会影响每一个人的成功与发展。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走向成功与发展呢?根据教学  相似文献   

16.
<正>一、社会管理迫切需要进一步改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单位人"越来越少,"社会人"越来越多,就业和收入分配体制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单位制"社会管理已经不  相似文献   

17.
浮躁,是一种轻浮急躁的心态,是一种草率飘浮的作风,也是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温床。浮躁的特征是:情绪不稳定,易急躁;头脑不冷静,易冲动;心理不平衡,易偏激;精力不集中,易走神;工作不静心,易分心;作风不沉稳,易追风。  相似文献   

18.
浮躁,成为当下社会的流行词.浮躁的生活状态会让人变得好大喜功、急于求成,然而,有时候,我们的一些地方政府或官员,为了某些原因,也会脱离执政为民的宗旨,没有脚踏实地改善百姓生活,大做表面文竟 一件件骇人听闻的新闻事件告诉我们,当政府患上"浮躁症"时,会给百姓与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9.
人都是具有社会性的,而人的社会性是由丈化塑造而成的,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所以,文化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从文化视角出发分析了人的社会化,进而从丈化的凝聚力的角度分析了文化在人的社会化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人是文化人,是文化塑造与丈化传递造就了社会人。  相似文献   

20.
浮躁是一种常见的“青年病”。其特征是:情绪不稳定,易急躁;头脑不冷静,易冲动;心理不平衡,易偏激;精力不集中,易走神;工作不静心,易分心;行为不沉着,易追风。与浮躁结缘的部属,往往干工作不是精益求精,而是敷衍了事;看待问题、认识事物浮于表面,缺乏深层次的分析和研究,以至不能客观看待事物、正确处理矛盾;不会参、不善谋、不愿干,当不好领导的助手,自身也难有作为。领导对浮躁的年轻部属务必予以足够的重视,切实把引导年轻部属远离浮躁纳入工作视野,落实到思考问题、解决矛盾、改进工作的各个方面。要努力营造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