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7 毫秒
1.
西安有钟楼,稳稳地坐在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楼基的四个相通的门洞,又直直地对应了西安古城东南西北四个城门,真可谓“正宗”。 西安的钟楼,基楼高大,楼宇方正,颇有气势。而楼顶端正还有金顶,5米高,木心,外裹铜皮,再贴金箔,太阳一照,晃得人不敢多看。城中的老人常坐在钟楼下,眯着眼端详;舞动着手点拨,相互诉说着爷爷的爷爷流传下来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作文》2014,(8):46-47
1、钟楼 现在钟楼的大钟不敲了,当年敲的时候,尾音里总是带着隐隐的“邪,邪,邪”的声音。这老人就该说了:这铸钟娘娘又在找她的鞋了! 说这皇上盖了鼓楼,就要有和鼓楼差不多的钟楼。皇上下了圣旨责成工部在三个月内铸1万3千斤大钟一座。  相似文献   

3.
在鄂西北武当山的东南麓,房县、保康、谷城三县交界的木盘山区,有一个名叫茶园沟的山村。茶园沟西边的沈家垭子,至今还残留着一座立着十字架的高大钟楼,钟楼周围散布着一幢幢会院和经堂。这里,就是解放前外国传教士苦心经营了三百多年,号称“耶稣圣心殖民地”的沈垭天主堂。沈垭天主堂的历史是一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残害  相似文献   

4.
散佚多年而复得的《祥符钟楼记》,是著名元曲家、“海内名士”刘时中晚年为浙江衡州“大中祥符禅寺”修建钟楼所写的一篇记文。文中记叙了这座寺庙的沿革和钟楼的修建始末,赞扬该届住持“远公勤而惠,故人乐为用;公而溥,故人不忍欺。”并且指出“事功之兴起有时,而成之者则人也”,在层层议论之中,不仅指出用人的重要,而且蕴藏了“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的深刻道理,表现出作者超越常人的睿智和见识。从中可以领略到这位元代文坛名人风采之一斑。  相似文献   

5.
在鄂西北武当山的东南麓,房县、保康、谷城三县交界的木盘山区,有一个名叫茶园沟的山村。茶园沟西边的沈家垭子,至今还残留着一座立着十字架的高大钟楼,钟楼周围散布着一幢幢会院和经堂。这里,就是解放前外国传教士苦心经营了三百多年,号称“耶稣圣心殖民地”的沈垭天主堂。沈垭天主堂的历史是一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残害湖北人民的罪恶史。“圣心殖民地”的由来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基督教侵略中国,早在十六世纪就开始了,从那时起木盘山区就有了洋教士的足迹。这些殖民主义的先遣队,使用欺骗、贿赂等手段,取得了当地  相似文献   

6.
钟楼     
若冰写了一篇同题的作文。我对若冰说.学校迎宾广场的那个建筑不能叫钟楼.应该叫塔吧。若冰说.叫楼更好听些。于是.我也把它叫钟楼了。——引子  相似文献   

7.
克里姆林宫斯巴斯基钟楼的大门每天都要开关24次,在每次自鸣钟敲响前3分钟,沉重的大门开启,列队走出穿着高级呢料军服的3名士兵(一名领岗员、两名卫兵)。他们沿着克里姆林宫宫墙以210步正步走到列宁墓前。两班卫兵汇合在一起,立正静候钟声。钟声一响,正式接岗;下岗的两名卫兵由领岗员带着以210步正步返回钟楼。这庄严的换岗仪式已经持续了70多个春秋,每天都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  相似文献   

8.
“畴昔是州今是县,江淮之委海之端。”矗立于市中心的钟楼,这具有代表性的旧建筑,仍在原地叙述着历史。海安青墩村新石器文化遗址在见证,五千多年前这里就有先民居住生息。后周显德年间建州筑城已逾千年。大浪淘沙,沧桑巨变,黄海东移,沙滩成陆,面积逐步扩大,人烟日益稠密,累时积年不断发展,从而构建起辉煌的江海文化。南通这方人文荟萃之福地,东方文化底蕴深厚,  相似文献   

9.
贾平凹其人     
杨葵 《社区》2011,(11):4-4
自从与贾平凹结识.不时相见。 有一年,我和一个同事到西安出差,先请西安几个作家吃饭。饭桌上,贾平凹拿出自带茶叶,说饭馆茶太难喝了。茶泡好,大家喝着,等菜。贾平凹手上一盒陕西名烟“猫烟”,抽出一根,烟盒就空了,  相似文献   

10.
梦回江南     
梦中的江南迷人、多情、也真实。她每一座石板桥,每一扇雕花窗,每一幢钟楼,每一条深巷,让我忘乎所以,一不留神,便踏入了那盈盈世界里……  相似文献   

11.
《新少年》2011,(10):4-4
提起比萨斜塔,相信好多同学都会抢着说:它是意大利的著名建筑,它是比萨城大教堂的钟楼,它是倾斜的,它被评为世界遗产……没错,大家说得都对。但是,你知道吗,这座世界著名的建筑,却是一座失败的建筑!  相似文献   

12.
西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地域特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的建设目标,非根植性的规划模式,急功近利的建设速度等致使西安新农村建设羁绊丛丛。针对西安新农村建设所存在的问题,结合西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基础,明确提出了西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体系,归纳总结了近年来西安新农村建设的适宜模式,并初步提出了提高西安新农村建设规划综合效益的改进策略,以期高效推进西安新农村建设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3.
西安在几千年的开发史中,唐代的鼎盛与辉煌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自唐中后期以来,古长安逐渐丧失了中华文明中心的地位。传统的封建思想、小农意识是近代以来西安经济落后的人文原因。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探索西安城市软形象的内涵,发扬古代西安尤其在唐代所展示出来的城市魅力,再造西安城市软形象,对于加快西安的改革与发展,推动西安经济增长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江乐兴 《21世纪》2009,(5):22-23
一座座直逼蓝天的红色钟楼巍峨坚定,满园浓艳似火的丹枫,烘托着人们对于真理、知识的热切向往和执著探求。每当耶鲁的象征——哈克尼斯塔悠扬的钟声和小教堂管风琴的合鸣在纽海劳上空萦绕回旋,一种对于这座人文科学殿堂的景仰之情就会在人们心头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经济的增长,西安面临着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地资源紧张、农民耕地逐年减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在全国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大背景下,面对西安发展的各种环境与生态问题,分析了西安发展生态经济与绿色消费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以政策主导的循环经济模式与绿色消费模式,把西安建设成生态文明城市;强调在开始阶段,政府的引导与辅助的重要作用,通过市场模式的不断引进与完善,政府逐渐退出,完全通过市场机制建设生态文明,构造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西安。  相似文献   

16.
吕保军 《社区》2011,(26):16-16
他考上了西安美术学院,一心想当职业画家。但是,一次偶然的经历,深深触动了他18岁的心灵。那是在2000年.他去南海子麋鹿苑写生,偶遇一位鸟类专家正拿着小喇叭给小学生们讲课,讲尊重生命、爱护自然环境等。他听着听着,脸上开始一阵阵发烧。  相似文献   

17.
端纳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安事变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过程中一件重大事件,是“时局转换的枢纽”。为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端纳,一个外国人,以他特殊的身份,三进三出西安,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西安是我国连接丝绸之路重要的古都城市,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源,西安地铁的文化建设在整体城市形象展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简介西安在地铁文化建设方面的发展历程及现有的文化特色,分析其存在的不足.结合西安特有的文化,从地铁文化的精神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及物质层面四个维度提出改善建议,以促进西安地铁文化的包容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关于西安事变的历史下限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西安事变的历史下限问题张亚斌西安事变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极其重大的事件。长期以来,对于西安事变的历史下限问题,史学界通常认为,张学良放蒋介石回南京西安事变随即结束,余下的问题只是西安事变的善后处理问题。笔者在查阅了大量的有关西安事变的历史档案资料之...  相似文献   

20.
角落     
繁华的高楼,摩登的女郎,匆忙的人们披着光鲜的外套穿过闹市的街口。我慢慢地从巷子口出来,望着在呲牙裂笑的太阳,心里极不情愿地快步走进了钟楼地下通道。一阵凄凉的二胡拉唱声从里面传了出来,“一定又是那个瞎子来了……”,我心里想着但还是忍不住快步走了过去。每天清晨,我被熙熙攘攘的人群拥挤着走向公司,下午又被拥挤着回到自己的房子。说是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