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藏戏及其面具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湘辅相承的关系,藏戏因有面具而精彩、古朴、魅力张显,面具因藏戏而传承、熠熠生辉.文章对藏戏的起源,藏戏的剧种、流派和剧目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归纳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藏戏面具的形成、类型、特点进行了阐述.重点对藏戏面具的特点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基于笔者2015年8月西藏堆龙德庆县顶嘎村、桑木村望果节和拉萨雪顿节的田野调查,考察藏族传统节日对藏戏传承的影响,认为节日对藏戏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成因在于人有自我展示、相互沟通和自我认同的需要、藏戏历史的发展成为节日仪式的组成部分、民众基于习俗的需求和政府对节日的重视等四个方面。其作用方式包括节日提供了藏戏演出的文化环境,通过营造情境对演员和受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节日本身的传承和传播扩大了藏戏的影响力等三个方面。将对藏戏传承的研究,纳入节日传统的视野之下,使藏戏还原到原本的生活场景,在其文化语境中突显它的意义和价值,才真正有利于藏戏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热贡藏戏艺术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传在青海东部黄河流域的热贡藏戏是藏戏艺术的一个鲜为人知的支派,具有独自的特点。文章从其名称、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演出程式、舞台艺术以及音乐等方面对热贡藏戏艺术进行了介绍,旨在使更多的人对热贡藏戏艺术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安多地区的藏戏是一种不同于西藏藏戏的藏戏,而过去大家总是将它作为西藏藏戏一样的看待。人们总是习惯于按照西藏藏戏的特点去介绍安多藏戏。在新版《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有关藏戏的条目中,都一点没有提到安多藏戏的问题。有感于此,我于1983年秋,写了一篇《浅谈西藏藏戏与安多藏戏》的文章(载1985年第二期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对这两种不同的藏戏作了一点初步的比较性研究,引起了一些民族戏剧研究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藏戏与藏族的民间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戏作为藏族人民创造的艺术明珠,虽然散发着浓郁的藏传佛教气息,但苯教信仰在藏戏的构思结构、人物情节中得以充分表现,藏戏与藏族的民间信仰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藏戏是我国少数民族戏曲中一个少有的大的剧种系统,它遍布于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广大藏族地区。以卫藏方言演唱的西藏藏戏,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是各藏戏系统的母剧种。接受西藏藏戏影响,在康区、安多藏族民间艺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康巴藏戏、安多藏戏诸剧种,都是分别用康方言、安多方言演唱的。它们的形成,距今也有二百多年的时间了。在上  相似文献   

7.
该文对《诺桑法王》等几个传统藏戏的题材来源进行了新的探索,指出传统藏戏剧目的题材多源自佛经,尤多敷演佛本生故事;说明藏戏并不属于“傩戏型”戏剧,而是典型的佛教戏剧。  相似文献   

8.
康巴藏戏的兴起虽只有300多年历史,但繁衍发展迅速,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巴塘藏戏、道孚藏戏等五大流派.本文对康巴藏戏的五大流派--巴塘藏戏、康定木雅藏戏、道孚藏戏、理塘藏戏、甘孜藏戏的起源、发展、流传作了细致考证.  相似文献   

9.
"南木特"藏戏作为藏传佛教弘扬佛法的一种表现形式,与其他藏戏一致,然而,独特的舞台表现形式却使南木特在藏戏中独树一帜.正是这种表现形式使南木特在艺术的现实美,浪漫美以及"亦真亦幻、亦假亦真"过程中通过感情的渗透转换成为它的基本载体--舞蹈艺术.  相似文献   

10.
藏戏作为藏族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和一种古老的戏剧艺术,学界对其传承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鲜有学者从传播符号学的角度予以探究。文章以文化他者的身份,借助文本、符号、媒介等传播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对传统藏戏的记录性媒介、呈现性媒介和心灵化媒介等主要表征做了符号的梳理和意义的阐释。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藏戏典型的传播符号、传播形式、传播效果以及藏戏的数字保护及其传承之道做出学理性的探究。  相似文献   

11.
《朗莎姑娘》,是八大藏戏中最富于人民性的一出。从已发掘出的传统藏戏剧目分析,在佛经故事,历史人物,民间故事,世事人情四类剧目中,《朗莎姑娘》是世事人情剧中的代表作。藏戏的各类剧作,一般都以帝王将相为主角,只有《朗莎姑娘》是写一位农奴女儿的命  相似文献   

12.
藏戏作为藏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几百年来在藏区广为传唱。藏族导演万玛才旦在其长故事片《静静的嘛呢石》和《寻找智美更登》中,将一出古老的藏戏《智美更登》以碎片化的方式插入其中,巧妙地借用藏戏来推动剧情的发展,并隐喻着藏区传统文化在当下现代化建设中所呈现的焦虑和迷茫。同时,电影也为藏戏的跨民族、跨媒介传播,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了解、交往和融合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在媒介融合时代具有良好的政治导向意义和文化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13.
藏戏与宗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戏,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是东方和世界戏剧艺苑中的一株奇葩。藏戏与宗教的关系,是藏戏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宗教是一种世界观,一种哲学,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与文学艺术有着密切的相互影响,相互包容的关系。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具有同样的性质。千百年来,佛教作为东方各民  相似文献   

14.
藏族文化精粹的传统八大戏剧是一座璀璨的明珠。传统藏戏剧目众多,内容丰富,表现汉藏友谊、民族团结、佛教与苯教的融合等涉及人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地再现了藏民生活的时代风貌及人情世故,也体现出藏民族独有的审美倾向。由于藏区特有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环境,很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藏戏较完整地保存了初始状态。透过藏戏,我们可以了解藏族传统文化特征和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5.
进入80年代中期以来,在我国民族戏曲剧种研究领域,最令人兴奋的成就是通过大量的实际考察和研究,为我们找到了两个举世瞩目的傩戏剧种系统和藏戏剧种系统。一个傩戏剧种系统,就牵涉到侗族、土家族、苗族、壮族等十个左右的民族和二十多种傩戏。藏戏剧种系统虽然是一个民族的,但它却牵涉到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四个省区的许多藏戏剧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流传在拉卜楞地区的"南木特"藏戏的形成过程和地域特色,从它的历史渊源、演出机构、演出剧目、个性特点等方面展现了"南木特"藏戏的独特之处和迷人风采.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民族戏剧中比较独特殊异的古老藏戏,之所以“成为这些年来戏剧史家、戏剧实践家及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所共同瞩目研究的课题”(张子扬:《藏戏从高原走向世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具有着“活化石”般研究价值的傩艺术形态;和它在艺术上有高度发展,并已形成藏民族独立演剧体系的特殊戏剧形态。近来有同志将藏戏完全归结为“属于中国傩戏系统的”戏剧品种亦即它就是一种傩戏(曲六艺:《中国各民族傩戏——神秘与奇特的戏剧世界》)。而我以为这两者并不能等同。本文就藏戏和傩戏、傩艺术之间的关系作探讨,以就教于前辈学者专家。  相似文献   

18.
藏族舞蹈在藏戏艺术中的运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戏艺术迄今有百余年的历史,她独特的美学特征,在众多的少数民族戏剧艺术中,尤其受到人们的厚爱,被誉为“高原雪莲”。作为整个藏族文化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藏族舞蹈,它的历史更长更远,而且被多种艺术形式作为具体的表现手段,在藏戏中也享有一定的地位。 藏戏在我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地区,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每逢新春佳节,自发的、以乡村为单位的演出队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演出活动。这种演出是在露天广场进行的。演员都  相似文献   

19.
藏戏是在藏族民间舞蹈、民歌、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吸收一些酬神醮鬼的宗教仪式而形成的。它最初是以藏族民间舞蹈和宗教仪式相结合而成的哑剧性的跳神舞,以后经过表演加过工的民间故事和佛经故事,逐步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的综合性艺术——藏戏。  相似文献   

20.
孕育于西藏传统社会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西藏传统社会形态的独特艺术—藏戏,作为藏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发展在诸多方面经历了现代转换。其主要体现在藏戏内容的改编和创作、思想主旨的现实主义转向、表演形式的革新和传承方式的转变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