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6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同时 Chebyshev 逼近对于被逼近函数集、逼近函数类、逼近域以及乘积权函数的相依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局部 Haar 条件下,讨论了紧空间上非线性 Dunham 型 Chebyshev 同时逼近,得到了同时逼近为局部最佳的充分必要条件;给出了与非线性同时逼近问题等价的相关线性同时逼近问题;证明了极小集的存在性,在这个极小集上的局部最佳逼近为局部最佳的;获得了区间上非线性同时逼近的交错定理;证明了非线性同时逼近的α阶(α≥1)的强唯一常数等于其相关线性同时逼近的α阶强唯一常数。  相似文献   

3.
本文继续考察赋范线性空间中的最佳共逼近,研究了广义强共逼近,揭示了最佳共逼近与最佳逼近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4.
主要讨论使用单点Padé逼近、多点Padé逼近和混合Padé逼近等三种方法将Padé逼近问题转化为数值代数问题,并通过一个数值例子说明如何利用转化后的矩阵方程求解Padé逼近问题.  相似文献   

5.
主要讨论使用单点Padé逼近、多点Padé逼近和混合Padé逼近等三种方法将Padé逼近问题转化为数值代数问题,并通过一个数值例子说明如何利用转化后的矩阵方程求解Padé逼近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Gauss-Weierstrass算子的一类线性组合加Jacobi权的一致逼近问题,给出了逼近的正、逆定理和逼近阶的特征刻划。  相似文献   

7.
主要讨论了一类多元post-widder算子的线性逼近性质,建立了一致逼近下的正、逆定理,并给出了逼近阶的特征刻画.  相似文献   

8.
首先给出了一类多元post-widder算子,然后利用A.Grundmnn的方法给出了多元post-widder算子逼近阶在Lp逼近和一致逼近时的特征刻划.  相似文献   

9.
首先给出了一类多元post-widder算子,然后利用A.Grundmann的方法给出了多元post-widder算子逼近阶在Lp逼近和一致逼近时的特征刻划.  相似文献   

10.
函数的Tchebycheff—Fourier级数的(N,P)平均逼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算子(N,P)的最佳逼近阶以及达到此逼近阶的一个充分条件。得到了f∈Lipα及f’∈Lipα时逼近误差的上界。  相似文献   

11.
简.斯迈利的《一千英亩》的故事框架来自于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但表现的却是不一样的主题和意义。小说通过女主人公吉妮与三位男性的情感纠葛,揭示出了父权制对女性的压抑和紧闭,同时通过对吉妮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和反叛的描写,表达了新一代美国女性要求摆脱传统束缚、获得独立和自由的心声。  相似文献   

12.
潘天寿作品的特色是坚硬.潘天寿的喜好、性格、品质皆与"硬”有关.潘天寿性格及作品特色的形成,与他故乡宁海的土地有关.  相似文献   

13.
《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美国二十世纪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体现了作者独特的短篇小说创作手法和主题。从酷儿理论来看,爱米丽突破了传统女性形象,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杂糅凸显出她性别身份的不稳定性,此外,她与荷默·伯隆的关系也超越了传统的异性恋关系模式。依据以上两方面,该作品充分体现了酷儿理论消解静态的性别身份和性身份,打破异性恋霸权下男性/女性,异性恋/同性恋的二元对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主性:一个概念的哲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里斯多德、康德、马克思等人的自主性思想为我们树立科学的自主性观念奠定了基础。自主性不是为所欲为,而是在承认主体对客体的需要与依赖、客体对主体的制约的前提下,人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主体特性之一。自主性的获得并不是在抽象意义上的观念性的显现,而是有着现实的社会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15.
当前城市环境景观形态关注的几个问题是:理念思路的更新;生态环境的再认识与“绿色城市”目标、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与平衡;大众行为心理规律的探索与尊重;环境景观形态设计研究的细化;环境景观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推动。  相似文献   

16.
一部名著的接受历史,一方面受到作家主观意图和文本自身的直接限制;另一方面更受到接受者审美态度、价值立场、民族偏见、经济利益等诸方面条件的限制.自古以来,以犹太人作为嘲讽、揶揄和抨击对象的文学作品充斥文学史,最有影响的人物形象莫过于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的主人公夏洛克.这个人物身上承载了犹太人几千年来的耻辱和辛酸,而由于民族和种族偏见引起的各种历史和现实的恶果一直到今天还在延续着,这虽然不能简单的归咎于作家、评论家,但引起警觉和反省总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莎士比亚名剧《麦克白》中的英雄麦克白堕落的原因,认为决定性原因在于麦克白自身,在于他未能抵制野心和权欲的诱惑,而其夫人的蛊惑和女巫的预言等仅仅是起催化作用的外因。文章指出麦克白最终的结局是他自己自觉选择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史记>叙事首创"互见法",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然而,今人在嘉许<史记>"互见法"首创价值的时候,对部分互见文字的真伪要谨慎,还应看到<史记>"互见法"体系并不完备,<史记>"互见法"的运用还不很自觉,特别是"互见法"对于今人还原<史记>"一家之言"的哲学真相有很大的干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主要理论之一。文章以目的论为理论框架,分析杨宪益夫妇与霍克斯对《红楼梦》章回目录英译(以下称杨译,霍译)的不同之处,进而探析两译本预期达到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的遗作《小团圆》描述了她的家族和爱情,叙述了令她重度缺乏爱的一生境况。从母爱的回归与家族的团圆、爱情的失落与宽容、自我生命与情感的超越三个方面剖析了张爱玲创作《小团圆》的真正动因——爱恨的宽容与生命的回归、实现自己一生无奈而又凄艳的"小团圆",而这也正是张爱玲心中所期盼的苍凉残缺的团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