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四)耕者有其田与平均地权的关系在弄清了孙中山土地主张的发展演变以后,有几个重要问题应该来重点作些研究了.首先,孙中山耕者有其田的主张与平均地权的学说是什么关系?关于这个问题,孙中山没有具体讲,但他讲耕者有其田时是放在民生主义之中讲的,而他认为民主主义就是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因而耕者有其田是平均地权学说的一部分,是平均地权要达到的目的.他提出的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方法,也是平均地权学说中核定地价、照价收税、照价收买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晚年的农民问题思想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晚年 ,对农民在中国国民革命中的重要作用有了初步认识 ,视农民群众为国民革命的基础 ,把“耕者有其田”作为解决农民问题的终极目标 ,具体规则了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步骤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孙中山“民生主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点 ,有其合理而现实的实践意义 ,但存在不容忽视的缺陷。当农民群众已经组织起来并成为国民革命重要基础后 ,如何满足农民“耕者有其田”的要求并保持他们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孙中山因过早地去世而未能实践。  相似文献   

3.
关于孙中山的土地主张,数十年来大陆和台湾的论述都很多.但是,仍有不少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比如平均地权的学说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它的实质和目的是什么?有无实现的可能?耕者有其田与平均地权的学说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评价孙中山的这些土地主张?等等.下面,笔者将就这些问题作些论述.  相似文献   

4.
李国环 《中州学刊》2007,(6):171-173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原则。其"耕者有其田"的思想和理论,已经超越了旧式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方针、政策、纲领有十分相似之处。孙中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限制资本主义发展的人,目的是防止垄断资本对劳动人民的残酷统治,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阶段的经济纲领原则上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民党在其历史上曾三次主张或实行过“耕者有其田”:一次在孙中山晚年时期;一次是蒋经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赣南时期;一次是台湾五十年代土改时期。现对这三次“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及实施情况作一述评。 1.孙中山早年有过“耕者有其田”的思想。据梁启超回忆,1899年孙中山在日本同他谈论土地问题时就指出:“……今之耕者,率贡其所获之半于租主而未有已,农之所以困也。土地国有后,必能耕者而后授以田,直纳若干之租于国,而无复有一层地主从中朘削之,则农  相似文献   

6.
汪澎 《学术探索》2012,(2):115-120
以列宁的民族和殖民地理论为基础,共产国际为中国革命制定了以"分配土地"来发动农民参加革命的"土地革命"的战略设想。在国共合作背景下,一再敦促孙中山国民党以最激进的方式贯彻土地法令。孙中山拒绝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坚持以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的改良方案来解决中国的农民土地问题。孙中山还认为共产国际的立即分配土地的指示在策略上有欠妥当,不符合中国实际,因而难以成功。同时,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不赞同剥夺财产,不赞成用马克思主义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思想研究尽管不绝如缕,但还是有一些问题被忽视了。比如,身为"公仆"的官吏,到底有无"自由"?资本家是否真的残暴而没有"良心"?马尔萨斯人口学说,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是耶非耶?中国社会性质到底是"半殖民地"、"全殖民地",还是"次殖民地"?在澄清、反思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虽然孙中山在思考这些问题时不够严密和缺乏逻辑,但是他的真诚和无私是举世罕见的;孙中山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他的思想揭露了时代的问题,更在于孙中山形象集中表征了中华民族解决问题的持久信念。  相似文献   

8.
甲午战争与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正规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从孙中山开始的。对此,尚无人提出异议。那么,孙中山革命开始的具体时间又在何时?论者的见解就颇为参差了。笔者不揣冒昧,拟就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问题略述管见,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9.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是孙中山自始至终都看得最为重要的思想".由于平均地权涉及了民主革命中至关重要的土地问题,因此三十五年来,孙中山平均地权思想的研究普遍受到重视,并且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意见.现将建国以来有关孙中山平均地权思想研究中的一些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平均地权思想的产生及来源过去根据孙中山《建国方略》中的回忆,多以为孙中山平均地权的思想产生在1869-1897年间.认为当时孙中山正在伦敦游历,亲眼目睹了西方资本主义不平等的社会状况,接触到西方的社会主义运  相似文献   

10.
关于孙中山让位的问题,研究者多侧重于让位的利弊得失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诸方面,而针对孙中山个人思想活动的具体论述尚不多。本文拟将孙中山置于资产阶级革命派这一反清革命的主体之内,着重分析其个人对于让位的态度及动机,并回答这样两个问题:一,归国前孙中山是否接受了举袁方针?二,孙中山让位的主观动机何在?1 长期以来,关于孙中山让位的原因,论者在强调“非袁莫属”社会环境决定论的前提下,多认为孙中山主观上并不反对“如袁反正即可举为民国总统”的方针,或认为这一方针是孙中山早在归国前后就制订了的,或认为这一方针虽不为孙中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八个民主党派之一的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前身第三党,成立于1928年初国民革命失败之际。它成立后,以孙中山三民主义为旗帜,继承孙中山“耕者有其田”之遗愿,在国共两党斗争的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十年内战时期,该党对中国当时经济生活中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土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自己的主张,并以计口授田的形式进行了它的土地改革的实践活动。本文试对此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在他的革命生涯中始终不渝地探索着社会主义 ,最终把实现集产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革命目标。他的社会主义思想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就是他根据国情所设计的发展生产力的以国营经济为主体 ,多种经济所有制并存的经济体制 ,使得他的思想包含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萌芽。因此 ,我们不但要承认社会主义是孙中山的政治思想 ,而且还要承认他的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绝不能以“主观社会主义”或“空想社会主义”视之。尽管孙中山对国情的认识还不合理、不深刻 ,甚至有些方面还存在着极大的片面性 ,但是 ,他能把根本制度选择与安排和基本国情相联系的思想方法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相似文献   

13.
"北京政变"后,冯玉祥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国共两党对此都持反对意见,唯独苏俄顾问鲍罗廷力排众议力挺孙中山北上。鲍罗廷此番用意是什么?他在孙中山北上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社会主义的性质问题,是孙中山研究中热烈争鸣的一个问题。兹略抒管见,就教于学术界前辈及同行。按照孙中山自己的表述,他所倡导的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早在1911年,孙中山曾说:“余实社会主义家也.”就连他的论敌、保皇派巨魁梁启超也公开承认:“提倡社会主义,以他为最先。”在孙中山的大量文稿中,社会主义就是民生主义的同义语。判断历史人物思想性质的主要根据,不是他本人的主观意图,而要看其思想的客观社会效果。这是马列主义经典作家们屡次教导我们的一条重要原理。评价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无疑也应遵循这个原则.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学术界不少同志重视了对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这是很重要,很有意义的。但笔者认为,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不是单体的、独立的思想体系;而是和他的本体思想——民主主义思想,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要研究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把它与其民主主义思想放在一起来考察。孙中山青年时代,不仅生活在苦难与革命中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而且也奔波于世界革命的洪流之中。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与无产阶级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岭南地区或岭南华侨文化圈内度过的,岭南文化对孙由,!I的以响班或可相而知_忧而.到目前为止,孙中山的思维模式和岭南文化对孙中山的拉响这两个问题,似乎尚未引起史学界广泛的注意。研究孙中山个性、思想和活动的学者,在确定孙中山的文化归属时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政治发展思想初探郑行政治发展理论是在探讨二战后新兴国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所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孙中山的思想是80多年前为谋求中国的自由、民主、富强等一系列问题而进行的探索。它所涉及的内容和政治发展理论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对于孙中山海权思想的研究是孙中山思想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孙中山的海洋政治观,内涵丰富,认识深刻,主要包括海权、海军、海洋运输、海洋资源利用,以及海洋发展战略等诸多内容。通过研究发现,孙中山的海洋政治观,目标高远,具有很强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但从分析中也可以得出,孙中山的一些想法亦有不符合当时中国现实国情的地方。总之,孙中山的海权思想,对后世中国海洋政治发展的启蒙意义远胜于其思想政治实践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朱从兵 《学术论坛》2002,1(5):102-109
孙中山把铁路建设作为解决民初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的“务本之谈” ,并把铁路建设的成功与否看成是关系到民国生死存亡的前途问题。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是其民生主义思想不可或缺的关键内容 ,铁路建设问题是他在民元试图着力解决的民生主义的中心问题。研究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是深入了解其民生主义思想的钥匙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对日观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彦 《广东社会科学》2004,1(3):103-110
研究孙中山对日观 ,对于了解孙中山思想、孙中山与日本关系以及近代中国革命进程都有重要意义。从战略与战术关系出发看待孙中山的对日观 ,可知他是为了达成革命目标 ,而往往采取灵活多变的策略和不惜付出代价。本文还专门就民初孙中山同日本的几次政治交易特别是订立《中日盟约》问题进行具体考察并作出评价 ,对有关文件的真伪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