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北京农村流动人口精英阶层的社会网络、社会流动及社会融合的交互影响关系中,我们选取微观层面的个人日常生活轨迹和交往圈层分析社会融合问题.研究发现,社会流动会在很大程度上重构流动者的关系网络,提升其网络质量,但是这种提升是有限度的.他们的社会融合更多的是与同类群体的同化过程,其经济成功并没有促使他们融入城市群体.虽然不被当地人接纳,但数量庞大的同类群体的存在,为他们适应城市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全国11个省份1137位农村老人的问卷调查,从村域社会网络、村域信任和村域规范3个维度考察了村域社会资本对农村老人社区治理参与的影响。结果表明,村域社会网络、村域信任和村域规范均显著正向影响农村老人的社区治理参与,且这一结果具有稳健性。村域社会网络、村域信任和村域规范对农村老人社区治理参与的影响存在着性别、年龄和政治身份的群体差异,特别是村域社会资本的各个维度仅显著影响了非党员群体的社区治理参与,而对党员群体的影响不显著。研究进一步发现,村域社会资本主要通过公平感提升和支持获得状况改善影响农村老人的社区治理参与。要发挥村域社会资本的作用,须打造社区参与平台及空间,为积累村域社会资本提供土壤;还须通过培育参与意识和公共精神,促进村域社会资本的积累,延续村域社会资本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康绍霞 《社会工作》2009,(22):51-53
农村留守老人成为当前一个亟需关注的群体。本文通过对河南省罗山县F乡Z村的25位留守老人进行了深度访谈,分析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支持现状,找出了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探究其原因,并尝试构建包括家庭成员、家庭成员以外其他个体、政府、村委会和民间社会组织在内的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4.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模式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人口不断流动态势之中一种常见的和必然的社会现象,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强调弱势群体问题并不是因其自身原因所造成,而是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基于此,应着眼于整合社会资源,通过支持与被支持双方的平等互动,使农村留守儿童弱势群体拥有自己的社会支持体系,并形成相互联系的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5.
《社科纵横》2014,(9):101-103
警察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警察素质和战斗力的提高。本文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对4050名警察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其社会支持情况、社会支持利用程度及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警察心理支持系统的构建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利用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发现,失能老人的配偶照料者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家庭的老年人.回归分析证实,被照料者的失能程度作为照料活动的主要压力源,对照料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受到个人资源和社会支持的调节,该影响对女性、受教育程度较低、健康状况较差以及没有其他人帮助照料老伴、不与子女同住、不参与社交活动的照料者更为明显.因此,倡议关注失能老人家庭照料者的心理健康,在社区开展照料者支持服务,以期失能老人家庭照料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需要了解目标人群--农民的群体特征对制度设计的影响.通过对黑龙江省四个市县484份问卷的调查分析,得出结论:黑龙江省农村地区对社会养老保险需求强烈,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已成为列于"增加农民收入"之后.农民最想解决的现实问题;农民的个人特征(年龄、学历)、家庭特征(人均纯收入)、生产特征(承包土地面积)等群体特征的差异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及实施影响显著,应该列入制度改革的考量范畴;农民养老观念已经开始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政府机构的引导与宣传是影响农民参保意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刍议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个由政府、群体和个体组成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体系,对于缓解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流动与流动者的关系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云武 《社会》2009,29(1):122-141
本研究通过对厦门市流入者的关系网络的实证考察,主要的发现是:农村出身者的网络总量以及邻居、同乡关系的量大于城市出身者,但是网络持续性较弱;流动距离对同乡关系产生正向影响;在关系网络的量以及同质性方面,到达阶层较低的流动者大于或强于到达阶层较高的流动者;流入年数对亲戚关系以及网络持续性、职业同质性产生正向影响;教育年数的增加可以促进同事、同学、朋友关系的形成,并导致网络选择性、扩大性增强,网络持续性减弱;政治身份的向上流动可以导致网络总量以及邻居、同学、同乡关系增多,并导致网络同质性增强。这些发现说明,国外学者的先行理论在中国社会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作者认为,这是由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形成的血缘、地缘意识被深深内化,以及城乡社会结构的差异、社会流动的特性、人口城市化与生活城市化的不一致性等中国社会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广州市流动老年人口为研究对象,从社会支持的三个主要方面论述了流动老年人口的社会支持问题.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流动老人都不同程度得到同住子女和分住子女的经济支持,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老人流动多是照料者的角色,主要以照看孙辈、帮子女照料家务来安排日常活动;部分流动老人感到孤独寂寞,困扰流动老人最多的是生病“有子女而无人照顾”问题,部分流动老人虽想继续留下来养老,但对今后的养老表现出很大的担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