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业用地被征收不可避免,城市化加速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大量农村集体所有土地被征收后用于非农化建设和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的产生。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增多,政府征地与农民利益的紧张关系日益突出。解决现行农地征收法律制度中所产生的问题,是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土地征收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城镇范围不断地向外扩张,大量农村土地被征收,导致新的社会群体——失地农民的出现。当前,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法律规定不完备、农民的维权意识薄弱等问题,导致失地农民的社会生活水平逐渐降低,返贫现象日益突出。要解决失地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问题,必须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细化其他配套...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大量农业用地转为城市用地和建设用地,失地农民增多在所难免,但这与实践中存在的侵害失地农民利益现象并无直接因果关系。导致侵害失地农民权益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现行土地征收法律制度存在重大缺陷。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保障农民权益为核心,全面改革征地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国家层面立法对宅基地使用权征收补偿没有规定。实践中各地对宅基地使用权是否予以征收补偿做法不一,并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了宅基地使用权人的利益。建议:在立法上明确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的补偿;以土地出让金为基础制定合理的宅基地使用权补偿标准;对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前形成的宅基地应本着尊重历史与事实原则进行补偿;在房屋安置、自拆重建等非货币补偿中要注意补偿宅基地使用权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论土地征收的公共利益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征收是国家借助行政权力对公民土地权利的强行剥夺。公共利益原则的提出使得国家土地征收权的行使具有了正当性,消除了人们对其是否符合宪法的怀疑。因此,在我国的土地征收制度建构中有必要确立公共利益原则,通过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的内涵和边界,使得国家行政权力和个人财产权利得到平衡。  相似文献   

6.
征收取得土地特定空间的使用权,必须对土地所有权人补偿。这种补偿的性质应该是财产权之限制所生特别牺牲之补偿。土地空间征收补偿的原则一般包括完全补偿说、相当补偿说及折中说三种。征收取得土地空间,应采取完全补偿的原则。征收取得土地空间的使用权后,其土地补偿的价格,与一般征收土地,取得其所有权的征收补偿不同。区分地上权之补偿因仅使用土地之上空或地下空间,其补偿系参酌临近土地或类似土地之正常交易价格乘以该特定土地立体利用阻碍率计算。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归纳比较法,依照土地管理法中征地补偿制度,结合西北地区地方性法规及文件中的具体规定,全面介绍西北地区有关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的具体规定,归纳出该地区立法的一致性及不同的模式,旨在为西北地区乃至国家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发达国家土地征收补偿普遍以市场价格为基准,补偿范围和补偿权利人涵盖广泛,实质上是以土地财产权为根基所确立的公正补偿原则。我国农民集体土地征收却以低价征收取代市场价格,补偿范围和补偿权利人也都存在明显疏漏,主要原因在于至今尚未确立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因而在根本上缺失了公正补偿所赖以建立的产权基础,并由此导致农村征地冲突的日益尖锐。应尽早建立法权意义上的农民集体土地财产权,以此为基础将土地财产权与土地征收权这一内在矛盾予以制度化,才能确立现代土地征收制度所要求的公正补偿原则。  相似文献   

9.
以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镇为例,应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土地征收对失地农民微观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①征地对失地农民微观福利的影响总指数为3.42,影响程度较高,其中对失地农民的经济状况、社会保障、生活条件、环境状况和心理因素的影响指数分别是3.18、3.43、3.59、3.69和3.21,对失地农民的经济状况的影响程度相对最低,对环境状况的影响程度相对最高。②城乡转型过程中土地征收对失地农民的福利影响具有个体差异,尤其对女性及59岁以下的中青年农民的影响较大。③受土地资源禀赋状况及短期效应的影响,土地征收对农民经济福利的影响与其被征地面积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征收补偿标准关系到农民的根本利益,对征地进行合适的补偿至关重要。文章从征收补偿原则出发,参考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先进立法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征收补偿标准提‘出的建议,建议包括适当考虑间接损失,采用区片综合地价,提高补偿标准,制定标准应当体现农民意愿。  相似文献   

11.
海峡两岸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规范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直接关系到众多失地农民的利益。通过对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比较,在借鉴台湾地区征地补偿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祖国大陆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一些举措,以期对祖国大陆土地征收制度的发展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整齐划一的征收补偿,往往会导致形式正义掩盖实质正义。因此,以罗尔斯正义论的差别原则作为理论依据,探讨征收补偿的修正,有利于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这种差别原则下的征收补偿修正,应该既考虑"量的补偿",又兼顾"质的补偿",既考虑"当下补偿",又考虑"未来保障"。不过,由于征收补偿修正,是法律之外的伦理修正,没有统一标准和现成模式照搬,因而,必须以严格的原则和严谨的程序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13.
土地管制在现代社会普遍存在,是对土地利用外部性矫正和提供公共品的必要措施。但管制具有财富分配的强大能力,且构成对财产权的定义和干预,是公权力和私权利之间的平衡,这使得受限土地所有者受到不合理的损害。损害的本质是土地发展权的剥夺。国家在对土地进行管制的时候,要注意对土地财产权的保护,防止走入准征收。国家是否承认和赋予土地基本发展权是判定准征收构成及管制合理性的首要标准。对构成准征收的土地应该给予补偿,对含有基本土地发展权的土地不需要补偿。  相似文献   

14.
土地征收补偿范围与标准是土地征收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在土地征收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计划经济条件下隐藏的各种弊端日益凸显。因此,完善我国土地征收补偿范围和标准既有现实意义,也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3月14日,由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20条所确立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需要法律来具体化,但我国法律中已确立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较为混乱,存在征地补偿范围狭窄、补偿标准及分配机制不合理、补偿形式单一等较多问题。因此,只有积极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使之与宪法的内容和精神相符合,才能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公共利益+正当程序+公平补偿”是一个公认的征地准则。在中国,“公平补偿”是破解征地困局的切入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理论和实践中最终都将“公平补偿”指向了“市场价值”,但是确定“市场价值”只是达到“公平补偿”的手段,而非目的。“市场价值”的确立依赖于统一成熟的土地市场,在缺乏法律和制度保障的前提下,对中国集体土地市场价格的确定并非易事。“统一年产值标准/区片综合地价+增值收益分配”的模式则为变相回归“市场价值”提供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 ,在我国立法上第一次明确地界分了土地征收与征用的含义 ,明确了国家动用征收权时的补偿义务 ,这对于培养全社会的法律意识 ,完善我国土地征收补偿立法 ,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农村土地大量被占用,由此引发的征地纠纷和违法占用土地问题及失地农民的生活问题,成为社会关注和学术界讨论的热点。文章详细地研究了我国失地农民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缺陷,反思了土地征收制度的缺陷,然后给出完善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是协调和解决土地征收中国家、社会和个人权益冲突的一项基本制度,妥善解决土地征收补偿问题,对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是传统计划经济的产物,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该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应加强对补偿主体和权利人、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和补偿程序等方面的研究,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法律对土地征收(征用)的范围、征收程序、补偿标准及发放原则、补偿安置方式等缺乏明确规定,应对此作出一些构建:明确征地补偿的原则和受益主体;保证土地征收程序公开公正;扩大补偿范围,确立市场化的补偿标准;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实行货币安置、社会保险安置、土地使用权入股安置或征地补偿费入股、留地补偿安置、土地债券补偿安置、替代地补偿安置和就业补偿安置等多种形式的复合安置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