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战后初期及50年代美国与西欧联合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后初期 ,美国出于大西洋联盟战略的需要 ,形成了支持和推动西欧联合的政策 ,并在推行马歇尔计划和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过程中付诸实施。 5 0年代前半期 ,美国为了加快复兴德国 ,仍然极力推动和支持舒曼计划。但到 5 0年代后半期 ,由于对欧洲经济共同体一些经济政策的担忧 ,美国对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已是一种审慎的支持态度。  相似文献   

2.
战后初期,美国由于经济、政治、军事力量迅速膨胀,开始推行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随着美苏冷战的加剧,美国在1946年至1947年之际逐步形成了控制和利用西欧遏制苏联的大西洋联盟政策,而西欧联合被美国当局者认为是其大西洋联盟政策的重要部分。美国战后极力支持西欧联合,虽然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但客观上极大地推动了西欧联合思想的发展。欧洲人谈了几个世纪的欧洲联合终于在战后迈出真正的步伐并取得进展,这固然与欧洲的历史遗产、欧洲联邦主义者的愿望有关,尤其是与战后西欧国家的现实需要与自身努力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了全面控制西欧,同苏联进行对抗,建立世界霸权地位,以北大西洋区域国家加强“合作”为名,在西欧积极推行了北大西洋战略。这一战略赖以存在的前提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对于美国来讲,北约组织不仅是它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主要工具,而且也是它控制、拉拢西欧,维护在西欧“领导地位”的主要纽带。因此,战后美国北大西洋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都是紧紧围绕着使西欧和美国结为一体,在服从美国利益的前提下同苏联进行争夺而全面展开。战后以来,尽管美国的战略态势、战略处境和战略地位不同时期有所差异,但是美国控制西欧,同苏联争霸的对外战略始终是没有改变的,只不过在手段、方法上有所转换而已。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开始将心理战作为遏制所谓共产主义扩张的战略之一.在东西方对抗的背景下,西欧由于在地缘、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等方面与美国的密切关系,被美国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两届政府视为核心利益地带.但是,战后西欧经济的崩溃以及共产党力量的迅猛发展使得共产党在西欧上台执政的可能性大增.为了确立和维护西欧各国政府的亲美反共倾向,扶持西德,巩固大西洋联盟,最终将西欧纳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杜鲁门政府和艾森豪威尔政府先后制订了一系列针对西欧的心理战略计划.通过实施这些计划,美国成功地削弱了西欧的共产党力量,消除了西欧民众的反美情况,实现了稳定西欧、巩固西方阵营、维护美国战略利益的战略目标,从此西欧在国际重大事务上紧紧追随美国.  相似文献   

5.
战后初期美国推动西欧联合政策的实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联合西欧对抗苏联的大西洋联盟政策中,推行马歇尔计划和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其两个首要步骤.而美国在着手进行这两件大事时,都以西欧联合作为援助西欧各国的先决条件.因此,马歇尔计划的推行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实际上是战后初期美国推动西欧各国在经济、外交、军事及政治上实现初步联合的最早行动.  相似文献   

6.
中世纪西欧经济重心一直在地中海区域,然而在近代却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西欧经济重心的这种转移,是伴随着地中海经济相对衰落与大西洋沿岸经济兴起而发生的.16世纪下半期,地中海区域占主导地位的大商人资本从贸易和生产上撤资,掀起了金融投机狂潮.而同一时期西北欧商人商船出现了南下地中海的热潮,并在随后的一个多世纪中,控制了西欧国际转运贸易与国际货币支付体系,最后把西欧经济重心由热那亚和威尼斯推向大西洋沿岸.  相似文献   

7.
战后美国的全球扩张策略,英国在其中的重要地位,它对美国的全面依赖及本身的优势条件,构成美国与英国结盟政策的动力和基础,美国对英国结盟政策追求一系列目标,特别是期望它在西欧联合运动中扮演领导角色,英国拒绝参加西欧经济一体化的表现与美国推动西欧联合的方针相去甚远,其中在美推动下,终于终向欧共体,英国迫于安全需要,积极配合和支持了美国促进西欧军事联合的方针。美英“特殊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以美国为主导的互相利用的联盟关系。  相似文献   

8.
战后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英国在其中的重要地位,它对美国的全面依赖及本身的优势条件,构成美国与英国结盟政策的动力和基础。美国对英国结盟政策追求一系列目标,特别是期望它在西欧联合运动中扮演领导角色。英国拒绝参加西欧经济一体化的表现与美国推动西欧联合的方针相去甚远,其后在美推动下,终于转向欧共体。英国迫于安全需要,积极配合和支持了美国促进西欧军事联合的方针。美英“特殊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以美国为主导的互相利用的联盟关系。  相似文献   

9.
美国与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曼计划以及由此产生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极大推动了西欧联合的进程。舒曼计划确系出自法国的主动,但它也是美国一贯敦促的结果。美国大西洋联盟的既定政策及其在西方联盟中的霸主地位,决定了它对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产生了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西欧联合是战后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的发展对于西欧乃至整个世界经济、政治格局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西欧联合只是在战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国际背景下才开始真正起步、并取得一定成果.作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美国,一开始便与西欧联合运动结下不解之缘,它赞同和支持西欧联合的政策对战后西欧联合运动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肯尼迪政府确立了支持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的政策。肯尼迪政府的政策具有明显的双重性,既支持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又对英国的加入提出了条件。政策的双重性源于美英两国战略的差异。这一双重性的政策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标志着美国的欧洲一体化政策由“支持欧洲大陆一体化”转向“支持大西洋联盟框架内的一体化”,由“相对无条件支持”转向“有条件支持”,政策反映了美国对欧洲一体化政策的趋向。  相似文献   

12.
肯尼迪上台后,基本上延续了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的美国对古巴遏制政策,一方面为了防止古巴革命向拉丁美洲扩散,准备武装颠覆卡斯特罗政府的步伐随即加快;另一方面成功地说服美洲国家组织成员国及欧洲盟国支持其贸易禁运政策.然而其政策没有达到消灭卡斯特罗的目的,反而使古巴对苏联更加依赖,同时也加深了卡斯特罗政府对美国入侵古巴、扼杀古巴革命的恐惧,使古巴对苏联寻求更多的经济、军事援助.最后导致古巴导弹危机爆发.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地域文学,美国“南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素以其鲜明浓郁的本土特色著称于世。然而,深入考查发现,其本土特质中却蕴蓄着丰厚的欧洲文化元素,尤以欧洲骑士精神最有代表性。聚焦“南方文艺复兴”时期作品所体现的欧洲骑士精神,探析其对欧洲骑士精神的吸纳与融汇,揭示骑士精神对该文学道德体系的筑基作用,为从异域因素探究本土文学特色的发生与成型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范例。  相似文献   

14.
肯尼迪政府时期,美国对华公众舆论的主调仍是敌视与排斥,其直接依据是美国对华长期的传教士心理,以及反共冷战思维.大多数美国公众并不希望马上根本转变对华政策,这束缚了肯尼迪试图就对华政策做出微调的步伐.但在当时美国部分社会精英里,也潜藏着一股希望改变对华遏制孤立政策的思潮,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美国公众对中国的认识.从公众舆论角度看,肯尼迪政府可被视为美国日后调整对华政策的筑基期.  相似文献   

15.
世界战争债务问题是两次世界大战间美国对欧外交政策的一个焦点。围绕战争债务与德国战争赔款的关系,美国充分利用其债权国的地位,不断发展和扩大美国对欧洲事务的影响力,以适应美国对欧战略发展的需要。本文论述了美国战争债务政策的发端,欧洲协约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向美国借贷上百亿美元的巨额债务,欧美之间就这笔债务的性质和解决办法展开了激烈的外交斗争。美国坚持必须偿还债务,战争债务与赔款无关的原则立场,但在具体解决债务问题时,则更多地采取了“现实”,“合作”的政策。  相似文献   

16.
美国支持西欧一体化的动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以后,美国一直热衷于支持西欧一体化的进程。究其动机,主要有三个方面。在政治上,美国希望西欧通过联合来维持稳定,并希望通过对西欧一体化的参与,让西欧在联合过程中采纳美国的模式。在经济上,美国希望通过联合来推动西欧的经济发展,重建西欧,使美国得以摆脱对西欧的沉重负担。在安全利益上,美国希望通过西欧一体化来加强对苏联和德国的双重遏制,阻止苏联的扩张,控制德国的发展方向,维护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变化的国际局势,尼克松政府从安全、经济、外交等方面调整了美国对西欧政策。"欧洲年"是美国推行与西欧"伙伴关系"的重要举措,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其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60年代以来,穆斯林已经成为西欧社会不容忽视的现实存在,但是在政治参与方面,穆斯林远未能有效参与西欧各国的政治进程。穆斯林人口在种族、经济地位等方面的多样性是其有效参与政治的内在障碍。从资源动员理论和政治机会结构理论的分析可以发现,穆斯林对公民权、政治精英、参政渠道等政治资源的占有不足,加之欧洲殖民心理遗产的影响、欧洲的世俗化政策、伊斯兰恐惧症、外部穆斯林世界的影响等多种因素,共同构成了影响穆斯林广泛参与西欧政治生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