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六书”作为最早阐释汉字结构原理的理论 ,在汉字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不可磨灭的功绩 ,但“六书”本身又存在着严重的局限。现代以来 ,唐兰、陈梦家、裘锡圭等先生相继提出“三书说”,开始动摇了“六书”的绝对权威地位 ,王宁先生则进一步构建了汉字构形理论 ,使汉字学理论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2.
基于"六书"的局限,上世纪30年代,唐兰先生第一个开始批判传统"六书"理论,提出了关于汉字构造的新理论——"三书说"。这对传统六书理论无疑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并为后代许多学者打开了新的思路,促进了汉字学研究的发展。尽管"三书说"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但对任何理论的得失评价,都应把它放在所处的那个时代背景中去考察,看它有哪些进步与不足,只有如此才能正确看待唐兰先生文字学理论研究成果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在大学“现代汉语”文字章的教学中,我们都会发现这样的问题:目前几种通行的《现代汉语》教材,对现代汉字的分析多沿袭“六书’,同古代汉语的文字教学无别。 面对这种现状,国内有些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建立现代汉字学。高家莺、范可育先生发表了《建立现代汉字学刍议》一文,周有光先生更是在《现代汉字声旁的表音功能》一文中做了很有益的基础研究工作。但是他们很少提到现代汉字的构字法,有的文章则一带而过,语焉不详。正因为如此,笔者不揣翦陋,愿意在此讨论一下现代汉字的构字怯,以为现代汉字学的建立一助声威。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汉字的产生、发展和基本特点,通过对“六书”理论及其发展过程的分析与评介,明确“六书”理论,特别是许慎的《说文解字》,在汉字发展和应用中的作用、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当代“六书”理论的研究。对汉字形体学体系的建构具有重要启迪意义,“六书”理论具有普遍适应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王凤阳著的《汉字学》①一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从理论与实践上探讨汉字发展、演变规律的一部汉字学理论专著. 汉字研究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但是,以探讨汉字发展演进规律为目的,全面地论述汉字演变、汉字形体、汉字改革的书还不多见。《汉字学》就是这样一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研究汉字历史和汉字发展规律的著作。它内容新、体系新、方法新,研究的虽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但读来却让人耳目一新.古文字学家孙常叙先生曾评价这本书“是一部富有历史性、理论性、现实性的好书”。汉字的研究,即使从划时代的《说文解字》的诞生算起,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两千多年的时  相似文献   

6.
<正> 安子介先生的巨著《解开汉字之谜》以崭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解释汉字,给初学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即使是久与汉字打交道的人读了此书,也感到耳目一新,大开眼界。安先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在掌握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致力于汉字的研究,他不囿于传统的“六书”说,而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重新认识汉字,创建了自成体  相似文献   

7.
《武威汉代医简》的用字情况大体上反映了东汉时期汉字发展和使用的基本情况。文章以许慎的“六书”说为依据,兼用孙雍长先生关于汉字构形10种思维模式的理论,对该医简全部用字的构形模式进行了分析,认为“六书”说的实质是以字形分析为核心的汉字形音义关系学说,至今仍是分析汉字形音义关系的重要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六书”理论体系中“形声”和“假借”之间存在着名称条例相互错乱的矛盾:“六书”的“形声”在构词上应是动宾结构,与“象声”、“相形”、“象事”、“家意”是同构关系;而按传统的“六书”说理解,却是并列结构,即“形十声”,这是一个明显的矛盾,“形声”由此而误入歧途,错领了本该属于“假借”的条例,同时,“假借”只好削足适履地被错置于本是属于“形声”的条例之前。这种鹊占鸠巢,张冠李戴的错乱,造成了许慎“六书”内部以及它与刘歆、郑众“六书”外部之间的矛盾和混乱,致使“六书”理论在整体上与汉字孽乳的实际历程不相符,所以,必须对经典的“六号”理论进行逻辑上的修正和清理,只有还“形声”以本来面目,“六书”理论体系固有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才能得以呈现,这对我们正确认识汉字的属性是极为关键的。  相似文献   

9.
宋元文字学的建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字学研究的历史上,宋、元时期是一个思想活跃,成绩卓著的时期。一、宋人郑樵发展了“六书”说,并开启了一代文字学理论研究的风气。中国人对汉字的探究是从汉字结构起步,并以汉字结构为主要对象的.但在很长的时间里没有成熟的理性认识。东汉许慎把留传在世的汉字结构理论的雏形“六书”配以界说.并以此为根据分析汉字,写成了中国第一部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从而构建了传统文字学的理论框架汉字结构学——“六书”说。然而《说文解字》“虽则是明字例之条。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但是仅于叙中关于六书各有八个字之界说,只以供研究文字学者之  相似文献   

10.
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和渤海大学主办,渤海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承办的“现代汉字学学科建设高级研讨会”于2006年10月25~26日在渤海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现代汉字学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本次研讨会。教育部语信司司长李宇明到会并作了题为《语言规划与现代汉字学》的重要学术报告。报告从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高度分析了现代汉字研究的相关重要课题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与会专家就现代汉字学的学科建设、汉字与中文信息处理、汉字字符集国际标准与汉语汉字信息化、汉字认知研究、对外汉字教学与研究、汉字规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我们在此刊登了部分与会专家的学术报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和渤海大学主办,渤海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承办的“现代汉字学学科建设高级研讨会”于2006年10月25~26日在渤海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现代汉字学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本次研讨会。教育部语信司司长李宇明到会并作了题为《语言规划与现代汉字学》的重要学术报告。报告从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高度分析了现代汉字研究的相关重要课题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与会专家就现代汉字学的学科建设、汉字与中文信息处理、汉字字符集国际标准与汉语汉字信息化、汉字认知研究、对外汉字教学与研究、汉字规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我们在此刊登了部分与会专家的学术报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 ,有些学者主张将“五四”以后的汉字离析出来 ,称之为“现代汉字” ,并以它们为研究对象建立现代汉字学。从汉字发展演变和纯文字学的角度来看 ,“五四”前后的汉字并无质的不同 ,将“五四”以后的汉字单独离析出来 ,称之为“现代汉字” ,理由不够充分 ;而作为“现代汉字学”研究对象的“现代汉字” ,应该包括汉字楷书全部发展阶段中的所有楷书字形 ,这也是现代汉字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说文解字》是我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六书”理论是汉字释形的基本原则。本文通过对《说文解字》释字方式的解读,阐释“六书”理论以及引用典籍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凤阳教授的《汉字学》1989年末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了。从50年代中期开始作者便矢志于科学汉字学的研究,他用了30年的时间,悉心探索古代汉字到现代汉字的演进演变过程,深入分析和研究了历史发展各个时期汉字改进、改革实践中的诸多矛盾以及与解决这些矛盾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字理论问题,揭示出汉字发展的内在规律,完成了这部初具科学汉字学体系的颇有价值的著作。《汉字学》的出版标志着建立科学的、全面的汉字发展史的工作取得了可  相似文献   

15.
对外汉字教学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和渤海大学主办,渤海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承办的“现代汉字学学科建设高级研讨会”于2006年10月25~26日在渤海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现代汉字学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本次研讨会。教育部语信司司长李宇明到会并作了题为《语言规划与现代汉字学》的重要学术报告。报告从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高度分析了现代汉字研究的相关重要课题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与会专家就现代汉字学的学科建设、汉字与中文信息处理、汉字字符集国际标准与汉语汉字信息化、汉字认知研究、对外汉字教学与研究、汉字规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我们在此刊登了部分与会专家的学术报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六书”一说被当成汉字的造字原则,已经讨论了近两千年了。目前大学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教材中,“六书”还都占不小的篇幅,有的中小学老师也喜欢把“六书”讲得很起劲。关于“转注”、“假借”的“用字”、“造字”之别,也还有人热心讨论。总之,“六书”这个说法在汉语教学中的地位似乎是难以动摇的了。 “六书”真的是为造字而立的汉字创制原则吗?它对现代汉字的教学和实际应用有意义吗?本文企图给一个否定的回答。  相似文献   

17.
“六书”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字学中相当重要的理论,从汉代以来就有许多人著书立说,从不同角度对“六书”理论进行研究,但往往仅拘泥于“造字之本”展开,莫衷一是。易国杰、姜宝琦二位先生主编《古代汉语》中有关“六书”问题也沿用旧说,认为“六书”古文字的“造字之本”,笔者认为这是错误的说法,不妨将其解释为“识字之本”。  相似文献   

18.
文章展示了历代人们在会意字的理解及判定上所产生的各种分歧,指出分歧的根本原因在于“六书”理论对汉字结构分析的束缚。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汉字结构分析的理论——汉字构形系统理论,并通过运用这一理论对甲骨文非形声合体字与传统会意字的区别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且得出了明确结论,以此说明汉字构形系统理论对汉字结构分析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字研究始于清末的新检字法的创造,而"现代汉字学"学科的建立则以1980年5月周有光先生在《语文现代化》第二辑里发表的《现代汉字学发凡》为标志。现代汉字是记录现代汉语用的字,也就是现代白话文用字。现代汉字应当以五四作为现代的"起点"。研究现代汉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汉字字族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同源词”和“同族词”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是,从文字学的角度研究汉字字族,从字族的角度研究汉字学,却是汉字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同族字”就是记录汉语同族词而且必须具有共同文字发生源的系列汉字,它是在认识、语言(词汇)、文字三者的互动中寻求文字与语言的相对动态平衡而产生的,是汉字通过内部孳乳以适应漠语词汇的“同源派生”而形成的。研究汉字字族的形成及其分布状态,有利于在汉字发展变化的动态中进一步认识汉字,把握汉字,进而探索汉字发展的内部规律。但是,汉字字族的研究必须要有时间和层次的观念,必须进行穷尽性的定量分析研究,切不可只是根据立论的需要而随意罗列、挑选几个或个别有利的材料来证说一种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