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9 毫秒
1.
关于经络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经络研究的对象、思路和结论中存在的问题 ,认为经络研究应该以临床“针灸现象”为其研究对象 ,采取从临床出发并为临床服务的研究思路。在传统经络学说的启示下 ,以现代科学理论和实验技术为手段 ,研究针灸作用的具体规律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关于针灸作用机理的新学说———现代经络理论。  相似文献   

2.
模型理论是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其与经络研究的结合已有相关成果,研究角度各异。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择要梳理模型理论的相关内容,从紧缩论(Deflationary view)的视角,对理想化模型与虚构模型进行界定与辨析,进而结合经络理论自身特点,试从经络是理想化模型与经络是虚构模型两种角度,探讨以模型理论研究经络的可能性与价值。  相似文献   

3.
经络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典型地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整体思维方式,经络不仅是流通血液的“脉”或“血脉”,更是气运行的主要通道,而经络运行气血的功能则是对阴阳、五行、藏象、气血等理论学说的必要补充和整体诠释.《黄帝内经》确立了以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作为经络系统的基本框架,从而在传统中医理论的整体构建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络理论实际上成为了整个中医理论体系的主体结构.  相似文献   

4.
现代科学技术理论对古老针灸经络理论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国际上新的理论,从能量医学、生物发育、量子力学等几方面,对针灸经络的实质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使古老而神秘的针灸经络理论得到现代科学理论的一些解释  相似文献   

5.
浅论现代物理研究方法的模式之一——黑箱方法。其方式有两种,即开启黑箱法和不开启黑箱法。  相似文献   

6.
从数学角度,把数学集合论引入中医经络研究,以逻辑演变为推理,对经络的认识进行了大胆的探讨和证明.对将集合论引入中医经络范畴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述,把经络看作一个集合,认为它们是有形的,是由脉管、神经、体液等构成,其功能可能亦超出了现阶段对脉管、神经等功能的理解和认识范畴.且从集合论角度来分析针灸临床上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经络和气功是养生的两个重要方面,都对养生产生着无可替代的影响,因此,对经络与气功的研究,对于养生来说,具有现实的积极的意义;为此,对经络与气功的各个方面及共同作用探析,将最终明确各个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科学技术对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 2 1世纪科学在本体论、认识论和科学观方面的新的特征 ,以及 2 1世纪技术的特征 ,即集成与黑箱 ,自然、人工自然与人三者的关系 ;考察了 2 1世纪科技对文化的影响“块”的消融、个体的显现 ,以及整体的形成。文化从远古的混沌 ,经过近、现代的有序 ,走向未来的混沌。  相似文献   

9.
《老友》2008,(6):51-51
不打针不吃药,效果好方法妙,老人不受罪,儿女不受累《312经络锻炼法有效防治中老年常见病》由中国科学院研究员、中国著名经络专家祝总骧教授在30余年经络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创立的312经络锻炼法,已有数千万人实践并受益,他们原患有的多种常见病如高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学的经典理论核心是经络学说。所谓经络者:行血气、营阴阳、调虚实、应天道、决死生、处百病、不可不通者也。现代经络研究历经半个世界的物理检测、生理实验和临床观察之后,证实古人所指的经络系统是人体的综合传输、调控系统,人体不但有血液循环系统主司全身的物质、能量传输;有神经支配系统完成全身的信息反应,更为主要的是除了这些肉眼所见、人所共知的组织解剖结构之外,人体还存在着一套无形的间隙结构———十四经脉和与之相匹配的数百个甚至更多的体表气穴。现代经络物理研究发现,古人所述的“气机”、“气街”、“气道…  相似文献   

11.
"负阴抱阳"是先秦划分事物阴阳属性的原则,以此对照古代经脉文献,结果发现,《帛书》原始经脉的分布较为符合这一原则,这在《黄帝内经》中亦有迹可寻。但由于这一原则不能完全说明阴阳经脉的分布状况,于是产生了"背为阳,腹为阴"的相反理论,在此理论的基础上,足阴经能够延伸入腹,足太阳经增加了分支,并将脏腑的背腧穴纳入其中。  相似文献   

12.
世界文化的全球化,全球文化的商业化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文化大趋势。文化交流在现代传播技术的支持下,不但可以快速交流,还可以轻易地克服诸如政治、经济、宗教和地域等障碍实现更大范围的交流。而文化内容的去严肃性、通俗化、时尚性又加速了文化的全球化交流。全球化文化传播和交流无疑伴随着无尽的商业利益,与此同时,当然也隐藏着阴谋、掠夺、强权和垄断等有害因素。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文化的商业化,特别是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商业化潮流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和危害,以及人类文化交流所面临的困境等均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3.
许多思想家都对人性提出过精辟论述,以此建构对人生和社会的一系列理论.而先秦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法思想的渊源之一,其对于人性的阐释对了解和分析中国社会、当代中国人的思想无疑有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本文旨在对先秦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人性的观点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鉴古思今,希望能对我国现在所经历的变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试析近代广州教会医院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会医院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扮演过复杂的角色 ,文章从近代广州教会医院兴办的情况入手 ,重点分析其特点和影响 ,以期对教会医院有一个客观认识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内经》中有关水谷精微和水液输送通道和方式的论述 ,指出水谷精微和水液的输送通道有经脉、三焦和胆道 ,其输送方式有“中央土以灌四傍”及“由肺转输”两种。同时讨论了血脉、经脉、筋脉之间的差异及六腑三焦、部位三焦、辨证三焦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七夕五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七夕宗教文化现象无比繁杂而又影响甚巨,古今中外学者虽多有研究而始终不得要领。本文综合运用历史文献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比较全面地考证了这一宗教文化现象的来龙去脉,为相关宗教神话、天文历法、民族迁徙、民风民俗、文学艺术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道路。作者认为,中国几千年来无比繁杂的七夕宗教文化均当源于夏人的原始宗教和天文历法。原始夏历纪日,当兼顾月亮盈亏规律和夏人宗教信仰,而将一月四分为一七、二七、三七、四七,所余时日当另作月尾,以应女人行经之期。一七、二七,月呈死而复生状,象征先妣生命力、生殖力均得复活,且有无限生命神力,故古人祭之,意在假借月神女神两种生命神力;三七、四七,月呈将死状,象征先妣生殖力、生命力均渐死去,无力可借,故古人不祭。古人“七夕”祭祀先,意在祈祷活人“长生又长生”;又有“七七”丧葬礼,则欲祈祷死者复活,“长生再长生”,佛教只是附会了中国的这一原始宗教而已。古人“七夕”祭祀先后,青年男女无论婚否均可纵情野合,暂时恢复群婚时代的自由,但已婚男女只能一年一度才可放纵,平日则被严禁越轨,这才是牛郎织女神话的本像。西王母本称“西母”,亦称“希母遮”、“西摩”、“西膜”,本是西北羌戎的“母虎工”,其神话最晚从殷代开始传入中原,并最晚在汉代  相似文献   

17.
列斐伏尔论现代社会的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斐伏尔考察了现代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异化现象,提出要消除人类的异化,必须实现走向“总体的人”的目标、进行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异化观的锋芒指向现代西方社会、实现人的主体性和解放,这是应该肯定的。列斐伏尔对社会主义异化的大胆预言对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有警醒作用。但列斐伏尔过于夸大异化的性质和作用,认为只能消除异化的某种形式,而异化本身是无法消除的。我们要认识到异化是历史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现象,不是永恒的。  相似文献   

18.
国外学业自我概念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业自我概念是自我概念研究的重点之一。近年来对学业自我概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业自我概念的形成过程、学业自我概念的结构以及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另外还注意到了学业自我概念在年龄、性别、社会经济地位和文化等因素上存在的差异。作者拟对近年来国外在学业自我概念的形成、学业自我概念的结构及其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三个领域内的研究动态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文人社团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自1910年李元庚第一篇研究中国古代文社的文章的发表,到2006年止,学术界对中国古代文社的研究走过了将近一百年的历史,大致分为四个时期。在回顾、总结、历史评价主要成果得失的同时,此项研究存在深层隐患:现行的文学史著作未能把文学家和文学现象纳入社团文学的框架下进行研究的思维误区;历史学家研究社团形成割裂社团历史和社团文学之间关系的形上研究方法;对于那些至今不易下结论或难以纳入某种逻辑结构中的文人社团和社团成员的文本创作未能在研究思路上有所突破。同时,今后社团研究具有四大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