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新时期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成功经验之一。贵州省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探索喀斯特山区农民增收和科技工作者双赢,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动作的一体化运行机制,走出了一条提高劳动力素质、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2.
三农创业主体包括四种类型:一是各种类型的创业型农民,如农村实用人才、返乡创业农民工等;二是在农村创业的城市人,科技特派员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三是农业产业集群、大型农业龙头企业、涉农中小、微型企业等涉农企业;四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3.
宁夏县(市)科技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市)科技工作是科技活动的基层单元和基础支撑,事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和全局性工作,对地区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意义重大。宁夏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各级政府对县(市)科技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力度还很不够,县(市)科技工作的发展还远不能满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县(市)科技工作,要从明确县(市)科技管理部门职能、加强科技工作领导入手,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重要任务,努力加大县(市)科技投入,全面推进科技特派员行动,加强县(市)科技基础条件、科技服务体系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县域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孙会修 《中州学刊》2015,(3):134-139
在中国共产党的幼年时期,为有效利用有限的人才资源,确保中央对各级组织的有效管理,逐步形成了党群组织特派员制度。这一制度既有助于维护中央权威,使地方与中央保持一致,上下级组织成为一体,形成合力;又有助于发展党群组织,壮大党的力量,又便于整顿各级党群组织,防止组织涣散。同时还有助于解决组织内部纠纷,维护组织团结。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诸如有的特派员包揽工作、中共中央对特派员过分倚重、特派员派遣人数过于均衡、特派员有时对自身定位不清等弊端。  相似文献   

5.
农村科技教育资源的运用应该彰显农村科技教育的双重社会价值--传递农业技术和提升农民科技素养.现有农村科技教育存在资源零散、教学目标单一、受教主体缺失等问题.整合农村科技素质教育资源,彰显农村科技教育的双重社会价值是"科教兴农"真正落到实处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科技在农村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现为科技对农村社会的影响,反映了科技在农村的社会功能。这种社会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科技对农村社会生产方式的影响,二是科技对农村社会形态的影响。众所周知,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长期目标之一是实现现代化,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科技将发挥什么作用?这是应该加以回答的。  相似文献   

7.
发展农村科技中介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科技中介是制约农村科技创新的主要障碍因素,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农村科技中介的发展工作。发展农村科技中介的对策应从人才创新,管理与服务创新,机制创新,信息网络创新四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是实现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与基本特征之一,也是总结、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必须进一步研究、思考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实际,文章着重就新形势下如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进行初步探讨,并从六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SWOT分析与模式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科教兴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虽已取得重大成就,但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不足,难以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要求。本文运用SWOT理论对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现状及其备选战略组合进行分析与选择,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林桂红 《学术论坛》2012,35(3):208-211,215
大学生科技素养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生科技素养的培养是提高广西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基本前提,是造就新型农民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乡风文明"的重要保证。因此,高校必须在科学知识、科技技能、科学精神等方面加强大学生科技素养培养的力度,为农村建设输出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农民素质的高低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青岛市农民的科技素质总体状况一般:大部分农民了解一定的科技知识但并不深入;虽能意识到科技的作用,却缺乏主动获取的精神;强烈的科技需求和狭窄的科技获取渠道矛盾突出;掌握和应用科技的能力不强等。传统的教育和思想理念、农村科技推广、收入等是影响农民科技素质的主要因素。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完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和农村科技推广体系、加大扶持力度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科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着支撑性的作用,加强农村科技传播是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传媒是农村科技传播的重要方式和渠道,在新农村科技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但是传媒在农村科技传播中面临着困境,需要转变思路,拓展路径,从而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农村科技信息传播模式及传播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探究我国农村科技信息传播的循环互动模式基础上,根据受众的思想和行为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将农村科技信息传播效果划分为认知、态度和行为三个层面.以这三个层面作为评价维度,建立农村科技信息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测度模型,通过对贵州省织金县300户农村居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获取测评数据,采用均方差赋权法确定测评指标权重,对农村科技信息传播效果进行实际测度,结果表明当前农村科技信息传播效果较为理想,处于较高水平.推进农村科技信息传播,加快农村科技信息普及推广,需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科技信息传播中的主导作用、构建多种渠道互联互通的农村科技信息传播平台、建设面向不同需求水平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适合当前我国农村特点的现代信息传播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顾爱华     
《理论界》2021,(4)
正顾爱华,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大学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福建省科技特派员、福建浅水湾创业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兼任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沈阳市人民政府智库专家、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等职。曾任辽宁省行政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15.
农村科技示范户,是指掌握一定实用技术、具备一定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并且带头致富、带领周围群众科技致富的农村家庭。培养和发挥农村科技示范户在生产经营中的科技示范作用,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致富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海兴县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农民科技需求与应用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农业科技的应用主体,农民的科技需求是农业科技研发、推广与应用的前提与依据。通过对山东省农民科技需求的调查发现,农民科技需求强烈,科技需求趋于多样化;受需求方和供给方双方面的影响,农民科技应用效率整体偏低,反映出农村科技供需不平衡。需要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科技的有效需求;引入以农民需求为取向的农村科技供给决策机制,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供给体系,满足农民科技需求,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在湘中腹地,有一块人杰地灵的热土———双峰。这里,过去孕育了曾国藩、蔡和森、蔡畅、秋瑾等一批享誉古今中外的著名人物,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过重大影响;今天,又诞生了一个新型的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双峰农村科技合作社,必将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科技体系建设带来积极的引导作用。一、新探索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是按两条轴线发展。一条轴线就是政府主建的农村科技服务系统,即以乡镇“七站八办”为主要依托的组织形式;另一条轴线就是以“公司+农户”为框架的企业主导型组织形式。这两种服务形式曾经都为推动农村经济发…  相似文献   

18.
人口双向流动的结果是西部地区农村社会分离出了外出农民、留守农民、返乡农民三类群体,这三类群体因其对科技信息的需求偏好不同而引致了农村科技信息传播与服务的"两难"困境."两难"困境实际上是西部地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水平低下问题的外在表现,其内在致因还与体制机制、经济发展水平、要素禀赋等客观因素有关.因此要建立和完善西部地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就要牢固树立"需求决定供给"理念,要从各类型农民人文科技素质、"信息生产源"、组织管理体制、信息传播方式与服务模式等几方面着手以改善相关科技信息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19.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实现农业产业化 ,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紧紧依靠科技进步 ,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人才工程 ,建立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初级技术培训三位一体的农村教育体系 ,培养扎根农村的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的农业科技带头人、后备干部和科技骨干 ,以人才兴基地、基地促产业、产业联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是符合国情、农情、民情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0.
冯建勇 《西域研究》2012,(3):44-51,138
1942~1943年间,国民政府抓住此期国内外局势之演变,顺势而为,先是设置外交部驻新疆特派员,随后制定《新疆省中央与地方外交权限划分办法》、《新疆省政府与外交部驻新疆特派员公署联系办法》,最终在制度层面将新疆地方之外交权全部收归中央所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