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形势下大学生的生命观有着新的特点与变化,据此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也愈加显示出其重要性。首先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生命困惑及其生命观现状,着重从回归教育本真、促进心理健康、把握生命真谛、构建校园和谐等方面阐释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的出现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但也引起了他们认识、情感、道德等方面的心理困惑,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为此,必须利用互联网从三个方面,即网络建设、学校管理、自我教育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大学生群体中漠视生命的现象研究,从大学生自杀的现状入手分析其原因,以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涵为切入点,针对社会、家庭、高校对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缺失,和大学生自身对生命的漠视和对生命价值的困惑进行阐述,来论证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4.
生命是人的一切存在和创造的前提。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以生命为载体不断地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人的生命价值的体现。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最有活力的群体,如果能从创造性价值、经验性价值、态度性价值等多维视角认识生命价值之所在,并从信仰、责任、态度、荣誉、技能等方面对生命价值进行现代建构,必能不断提升个人成就感,肯定自我存在,从而走出生命困惑,真正信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5.
探索的道路     
托尔斯泰在其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都在探求生命的意义.从安德烈、彼埃尔、列文和聂赫留朵夫,可以看到托尔斯泰由"生"的困惑到"生"的解惑的过程,以及他由寻求自己灵魂幸福到为别人活着的探索道路.托尔斯泰晚年的出走则是他在生活中最后完成了探索的道路.在托尔斯泰毕生的痛苦与困惑中,我们看见作为俄罗斯人独有的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对生命意识的理解出现了许多困惑,诸如成就感的迷失、教育产品化与生命个体的矛盾,以及生命的异化等种种困惑。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没有生命的世界是残缺的世界。令人遗憾的是,现代教育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盲区:每个人最需要的生命教育一直被严重地忽视。本文通过探究当代大学生对生命意识的理解,并提出思考和建议,使当代大学生在对待自身生命、其他生命、以及生命意志的坚定方面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探索的道路     
托尔斯泰在其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都在探求生命的意义。从安德烈、彼埃尔、列文和聂赫留朵夫,可以看到托尔斯泰由“生”的困惑到“生”的解惑的过程,以及他由寻求自己灵魂幸福到为别人活着的探索道路。托尔斯泰晚年的出走则是他在生活中最后完成了探索的道路。在托尔斯泰毕生的痛苦与困惑中,我们看见作为俄罗斯人独有的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相似文献   

8.
高校管理干部肩负着对高等学校各项工作的领导、决策、指挥、协调、管理和服务的重要任务,他们的自我实现对于激发内在动力和发挥自我的独特个性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探讨了高校管理干部自我实现存在的现实困惑并提出可控性探讨。  相似文献   

9.
鲁迅笔下的阿Q短暂的一生中,一直面临着生存困境与精神危机的双重困惑。鲁迅通过描写阿Q位卑身贱的社会地位、困扰一生的生计问题、悲剧收场的恋爱经历、无法实现的"革命"愿望和在麻痹愚蠢中走向死亡,从几个方面阐释阿Q生命历程中的双重困惑。而这绝非只是阿Q一个人所面临的问题,这是鲁迅对整个社会、全人类的生存处境和生命状态的一种观照和反思。  相似文献   

10.
鲁迅和卡夫卡作为中国和西方现代文学中的最杰出代表,他们怀着不同的人生目的,划出了不同的人生轨迹。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用文学去滋养自己的人生,用生命实践了对文学的执著追求。他们用各自独特的人生体验无情地剖析人性,揭示生的艰难与困惑,无助与无奈。他们的表达手法有同有异,书写风格也各不相同,但他们最终都做同样一件事,那就是对"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后,艺术精神和政治意志的矛盾成为左翼作家最为沉重的精神负荷,茅盾、何其芳、丁玲正是这类作家的代表。在政治运动的“围剿”中,他们生命的全部意义都被时代精神所替代,这既显现了他们对于自身信仰的忠诚,也显示了政党利益的强大。在忠于艺术还是政治的选择中,他们只能以精神的两重性完成人生的命题:既服从于政治意志,又追寻艺术的精神,但是他们又有着各自的精神困惑和心理成因。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的交往心理困惑涉及认知、情感和人格等多方面,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为有效矫治大学生的交往困惑,教师应该纠正学生的人际认知偏差,教会他们调控不良情绪,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及传授人际交往的技巧.  相似文献   

13.
评论指出,蒋振邦的校园小说,以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真实地刻画了世纪之交中国某些高校大学生以及老师们的生存状态,揭示了他们的情感世界、精神困惑与追求。以生命价值观的尺度,诠释贯穿小说集的主题:与高校“老一代”知识分子生命的沉重形成鲜明对比,当代一些大学生活得有些“失重”,因而提出大学生有必要重温“红色经典”,去深入实际深入底层,向民众学习的沉重话题。  相似文献   

14.
推进当代中国青年学生政治社会化,要从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参与三个方面明确政治社会化的内容,从民主教育、自我教育、暗示教育三方面改善青年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方法,以适应青年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社会管理规律.应灵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鼓励青年学生的政治参与实践,及时化解他们的政治心理困惑,以优化中国青年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困惑生命     
“困惑生命”在教育中已困惑了许久,这个话题总让我觉得有点沉重。二个月前,邻校的一名中学生因玩电子游戏机而输掉了用于注册的四百多元钱,最后留下遗书,结束生命。一时间,地方政府、教育单位、工商文化部门纷纷出动,网吧、电子游戏厅关门、停业、罚款、被砸……生命带来的震撼横扫街头巷尾的一切生活琐屑……生命既然是唯一的,是无价的,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理应成为教育价值取舍中超越一切的选项。然而,小学教材中许多涉及生命话题的篇章,在实际教学中生命的价值都被淡化了,被高于生命的道德标准所取代,以至于有很多的关于“视死如归”“舍…  相似文献   

16.
惊人相似     
文鲜明是韩国邪教统一教的教主,近些年由于其财团颇有实力,他们正在努力洗脱邪教色彩而成为公开教派,他们从控制困惑的青年开始发家。  相似文献   

17.
一位社会心理学家劳拉·克赖(Laura Kray)声称:“经理人如果像心理学家那样思考,他们将从中受益。如果管理者理解而且能运用一些社会心理学基本工具,他们就能更有效地管理。”作为经理人,你是不是也想像心理学家那样思考,从而使你的管理工作更有效呢?从本期开始,《人力资本》杂志推出《心声场》栏目,帮你了解员工心理问题。《心声场》每期都会推出一个典型的职场心理困惑,由资深心理咨询专家帮助案例中的人分析困惑产生的心理因素。而通过这些案例和分析,经理人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获得职场心理学的实战知识了。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比较指出苏童因受到塞林格用少年视角,展现少年人的青春期困惑、独特心态的影响,以少年视角介入生命初状态,书写了生命初状态进入成熟现实那一瞬间的困惑、无奈、甚至是幻灭,共同揭示了人类文明相比纯洁的初状态被异化的悲哀。塞林格的少年视角有力的影响了苏童的同类写作,也在深得塞林格写作视角的精髓后,提升了苏童小说的人性关怀和生命景观呈现的力度。  相似文献   

19.
纳西族的"生命三段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生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对于这个永恒而使人们困惑的问题,纳西族人有多种解释和观念,而"生命三阶段"观念则是其中很有特点的一种, 即认为人由猴生,死后先变为蛇,然后又寓有与猴图腾认同意识地成为祖先.纳西人"猴祖"族群认同意识、"生命过渡阶段──灵魂变蛇"的文化内涵以及"从蛇到祖先"寓有返归图腾之潜意识的宗教观念.  相似文献   

20.
独立学院聘任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为代课教师现象日渐增多。这是一个新兴的群体,作为教师,他们同样涉及教师职业身份认同问题,作为没有经验的教师,他们难免在工作中遇到各种困难,产生心理困惑。通过访谈等方式,了解这一群体的职业身份认同状况,了解他们在教学工作中的职业困惑及困惑产生的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利于他们个人的发展,提升学校教学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