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城县柳林镇寨东村党支部书记陈景伦运用《专业户》信息在塑料大棚内栽植黄瓜,两年获利一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万元户。1993年九月的一天,他在《专业户》上看到唐佑臣写的《春节黄瓜上市的栽培技术》一文后,决定在种植黄瓜上下功夫,带头致富。于是当即卖掉2头牛,从外地聘请了种瓜师傅在自己责任田里建起了冬暖式塑料大棚,棚里栽上黄瓜,当年春节出  相似文献   

2.
司马南原是新闻记者,主司评论,现一心扑在经济类专题电视节目的制作上。他非常认真地学过气功,后来又对“特异功能”倍感兴趣。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探索后,他终于发现了一些令人吃惊、好笑的——  相似文献   

3.
在辽南郭家村有位101岁的长寿翁名叫刘炳阜,是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退伍后一直在家乡务农.老人健康主要得益于自己总结的"长生秘诀". 老人的长寿诀是:"三更起舞练筋骨".刘老年轻时喜欢练气功,他认为气功有利于畅通血脉,强身健体.因此,这些年来他一直没有间断.如今练起气功来依然有板有眼,一招一式都透着娴熟和仙风道骨.  相似文献   

4.
《行气玉铭》铭文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气功学的振兴,我国古代丰富多采的气功文献和珍奇宝贵的气功文物,日益得到普遍重视和深入研究。传世的气功文物《行气玉铭》,正是各界研究者在不断考释研讨的对象之一。《行气玉铭》是刻有篆书行气铭文的玉雕制品,它经过辗转流传,现珍藏在天津市博物馆。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它被命名为《玉刀秘》,影印在《艺賸》里。近人罗振玉又将其命名为《剑珌》,将拓文收载于他所编纂的《三代吉金文存》中(见该书20卷49页)。四十年代初,闻一多在他的《神话与诗》一书中论及古代导引行气时,特别提到它,将它命名为《玉秘铭》,认定铭文是守气的理论,并将全文楷化为现代文字。五十年代初,经郭沫若考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我认为,对教学内容,应在现有基础上,有所充实,有所更新。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应该让气功进入高校体育教学。目前,有的医科院校的体育教学已开设了气功课程,普通高校增设气功课程亦将前景可观。气功在我国渊远流长,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开展气功教学意义十分重大.本文简要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白素菊 《社区》2009,(36):43-43
冷谦,字启敬,明代著名养生学家。据明史记载,他活了100多岁,著有《修龄要旨》一书。他的长寿健康与他的养生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主张用按摩结合气功的方法,养生防病治病,对于中老年人十分相宜。  相似文献   

7.
一帮到底     
蝶舞沧海 《可乐》2008,(4):34-35
他出生在贫困的小山村,没念几年书就被父母送到马戏团,靠表演杂技养活自己。从骑独轮车顶碗,到吞剑吐火,再到车轮碾身,他在血泪交织中慢慢长大,练就一身不错的气功。他正直善良,遇到暴力事件总会挺身而出。一次,他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慧能禅与气功的关系及其实质做了详细论证。慧能的禅以一种最基本的气功为其理论基础和实践的依据。他强调佛性就是人的自性或“本性自净自定”,坐禅的目的是自性悟,只有气功才能改变其原来的恒定状态,他倡导“外离相而内不乱”的坐禅方法,用“不动上有动”来诱发本性加速运动,以顿悟见本性,这样,人们可以不用礼拜、背经、持戒、布施、供养、忍辱、精进、造寺和出家等传统方式修行,从佛性与人体“心”与“身”是一致的这个观点出发,将禅与气功融为一体。因此,慧能禅用般若之智启动、牵引人自性加速运行,实际上就是促使人体自身调控各器官机能的全部经络系统加速其畅通运动的简便修炼方法。  相似文献   

9.
研究利用事件相关脑电位技术,探讨健身气功对中老年女性自动化加工的影响。随机选取年龄、受教育年限相当的中老年女性健身气功练者(气功组)和非健身气功练习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在安静状态和气功练习后进行脑电采集。研究显示安静状态下,气功组MMN振幅较对照组出现显著性提高,且气功组练习后MMN振幅较于安静状态亦出现显著性提高,表明健身气功可以提高中老年女性大脑自动化加工能力,抵抗环境干扰,促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气功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养生保健效果已得到世人的普遍认同,气功蕴含的科学玄秘与哲学道理也逐渐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相继成立了专门的气功科学研究机构,试图用现代科学手段揭示气功奥秘,发展科学理论体系,此项研究工作已取得了不少令人惊讶与兴奋的成就。①通过对气功实践的体悟与观察,以及科学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哲学界越来越认识到气功关于物质与意识诸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肖前等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气功是研究中华民族传统的人体自我身心锻炼的方法、程序和理论的一门科学。中国气功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效应特殊,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遗产。气功,至今至少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在远古年代,气功的萌芽和发展是由于生物本能的进化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逐渐被人们认识的。中华气功之所以能成为一门学术延续发展至今,是因有中国古代高度发达的自然哲学和医学为背景的。古代气功自唐尧以始至先秦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上起了重大变化,对文化思想的影响很深,社会上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学术浪潮,气功也得到重视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问法阐述了敦煌古代气功的涵义以及古代不同类别传统气功的养生之道;得出敦煌古代传统气功有着其独特的辩证思想和理论基础。正确认识古代传统气功对进一步研究气功的源流和人体生命科学以及体育科学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气功涉及到养生、防治疾病、健美身心延年益寿、开发潜能等人体生命科学的许多方面,给气功下一个言简意赅的定义不是件易事。本文在分析了历代各家对气功含义的理解和认识,并反复研究比较,与当今较有权威的气功界人士庞明先达成共识。气功是建立在整体生命观理论基础上,通过主动的内向性运用意识活动的锻炼、改造、完美、提高人体的生命能力,把自然的本能变为自觉智能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歌唱与气功都是以调息、调动意念运作的活动。歌唱重在将这一意念表现于外部——抒发情感,而气功则重在强调意念的内化与默守。但无疑,意念的调动和气息的正确吐纳方法,是歌唱和气功臻于化境的唯一方法。所以说,歌唱是气功的一种表现方式,是一种艺术化的气功。借鉴气功的吐纳、调息方法,在音乐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有关气功史专家的研究,在我国晋代以前并无“气功”一词,当时是以“吐纳”,“导引”,“按(足乔)”等名词出现。首见“气功”一词,在晋朝《宗教净明录》中,其中有“气功阐微”一说。此后直到解放前一直还是以多种名词存在。建国初期才正式开始普遍认可为“气功”。所以“气功”这个名词虽然内含着数千年的内容,但作为名字仅只有4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奇人晏辉     
奇人晏辉刘力,君贤1994年10月,广东省中山市某宾馆多功能厅,百余人的座位坐得满满的,大家都在等着看一场特异功能气功表演。在激昂的乐曲声中,表演者上场了。只见他中等身材,浓眉大眼,双目炯炯有神,好一个英俊小伙。表演开始了。他请观众帮助找来三块坚硬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作者在音乐与气功相结合方面所作的创造性实践和研究。在特制音乐声波激发下,能很收快到传统气功的功效,使练功者达到强身治病的目的。实践证明音乐逍遥气功对多种慢性病有很好疗效。文章从物理学、生物物理学的角度,以系统论的方法对音乐逍遥气功的机理进行探讨。认为这是自觉利用各种形式、以一定规律动态变化的能量流的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目前高等学校中民族传统体育──气功的教学、推广、实验研究正在广泛地开展进行,参加气功锻炼的人越来越多,锻炼中存在着一些后果比较严重的偏差现象,正确的对待气功反应,科学的进行气功锻炼能有效地防止气功锻炼偏差的产生。1目前高校气功锻炼概况自从1986年6月国家教委向高等学校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气功专项课教学纲要》(征求意见稿)和1992年7月国家教委发出通知,要求大、中、小学推广民族传统体育(主要是武术和气功),积极组织实验和研究。用气功进行锻炼,为许多教职工和学生逐渐所接受,通过锻炼得到了增强体质的作用,从而…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提高武术与气功教学的效果,本文阐述了人们对“意”、“气”的认识,根据武术与气功的实际练习效果,对武术与气功的教学提出了适当的要求与意见。  相似文献   

20.
百步吹灯     
小王是某厂有名的“智多星”,在一次青年联欢晚会上,大家都要他表演一个精彩的节目。小王想了想,就说“:今晚我没有什么精彩节目献给大家,就表演一个‘气功百步吹灯’吧!”“什么?”大家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一个个像喝了迷魂(hún)汤,全迷糊住了,都惊奇地说“:小王根本不会气功,他能表演这个节目吗?”这时,小王叫人找来一支蜡烛和打火机,将蜡烛点燃后粘(zhān)在桌子上,转身走了起来:“一步、两步、三步……”他一共走了100步,然后运足气,对准蜡烛一吹“,噗”一声,蜡烛熄灭了。小王说“:怎么样?走100步还能把蜡烛吹灭。不假吧!”大家都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