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东青州新出土隋张崇训墓志》一文公布了山东出土的一方墓志,对墓志内容作了初步研究,并公布拓片,附有释文,对文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具有比较重要的文献价值。但该文部分释文有讹误,影响了对墓志铭文的有效利用。文章对照拓本图录,校补了释文中的讹误,以便这份出土材料得到更加科学的利用。  相似文献   

2.
《唐师府君墓志考释》对探讨唐朝中后期陕北延安及剑南西川地区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但《唐师府君墓志考释》部分释文有讹误,影响对墓志铭文的有效利用。笔者对《唐师府君墓志考释》释文进行校补,以期对唐朝中后期石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唐《张弼墓志》释文存在大量文字讹误,实因误释异体字、未通典故、未识字形、体例不一、断错句读等疏漏所致。本文结合历史文献及墓志拓片,纠正其讹误,指出释读错误原因,避免以讹传讹,以使这通宝贵材料得到更科学的利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卷叁)释文进行校勘,侧重校正原释文的文字误读,缺字的补充问题,使墓志释文更加准确,以便科学利用这批珍贵的出土文史新材料。  相似文献   

5.
宫万瑜《邙洛近年出土冯聿、源模、张懋三方北魏墓志略考》一文,结合墓志材料考释论证了三方北魏墓志的志文、墓主生平和字体问题,然似有讹误。针对原录文中28处35个疑似讹误作校释补充,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6.
唐代墓志作为出土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唐代语言文字、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材料。然因墓志文字俗讹多变、用语典雅凝重等原因,释读偶有失误。通读《文物》《四川文物》《中国典籍与文化》等2010—2017年公布的唐志拓片和释文,校理其误,对其准确释读、科学整理,为汉语史、汉字史等方面的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学界利用敦煌文献和墓志等出土材料极大地推进了吐谷浑史的研究。随着墓志的出土和对传世文献的梳理,琼山县主、慕容万、慕容仪等人物材料浮出水面。这些人物和吐谷浑慕容氏王室关系密切,为研究其王室世系和唐吐和亲方面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8.
《新唐书·宗室世系表》是查阅唐代皇室家族传承关系的一个便利的工具,但由于编撰和传承等诸多原因,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新唐书·宗室世系表》存在着许多缺漏和讹误之处。为了使《新唐书·宗室世系表》更完善,从而使其在唐代文史研究中发挥更好的作用,笔者利用近年所出土的唐代墓志和其它相关材料,对其进行了一次粗略的匡补工作。  相似文献   

9.
墓志,属于碑刻文献的一种,且为其大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讲,作为出土文献的墓志材料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本文即以北京地区出土的明代墓志为研究对象,尝试对明代的北京移民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新近出土的唐、宋两方墓志《唐赵励墓志》、《宋故尚书刑部侍郎解公墓志铭》的释文在涉及 唐、宋官制方面有一些误读和不足,诸如对墓主和墓志起草人的官衔不予标点,将宋代本官阶和职事官混 为一谈,将唐代职官术语视为官名,未能区别唐、宋职官正称与别名之异等等,致读者对墓主的一生仕履 稀里糊涂,直接影响对出土文献的正确利用。年轻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应加强官制学养,提高释读新出土 文献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以出土古文字材料为主要依据,对《经典释文》中的异文进行观察,利用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等方法,从注音、释义、校勘等方面揭示《经典释文》中各种释文类目的本质,体现新材料在传统学科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出土材料校读传世古籍有重要意义。基于封泥、玺印、铜器等出土材料来校读《汉书·地理志》"右扶风郡下"部分条目,一方面验证了传世古籍记载的可信,另一方面纠正了传世文献在流传过程中所产生的讹误。  相似文献   

13.
清《李远墓志》释文存在部分问题,主要是因为对文意理解不够,对文字主观臆测而致使文字误释、标点不当。结合文献典籍及字典辞书对其错误之处作出补正,以便这份文献材料能够被准确利用,是一份有价值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东汉墓志语料丰富,是研究东汉词汇的重要出土材料。本文对东汉碑刻中的13条词语作了考释。  相似文献   

15.
《西安南郊明上洛县主墓发掘简报》一文,公布了幽堂(买地)券、圹志铭拓片,并随文附有释文,但释文中很多地方释读有误。通过校补释文中部分可商榷之处,分析误因,避免以讹传讹,以便使这份宝贵的材料得到更科学地利用。  相似文献   

16.
在行实方面,新出墓志可以提供新的材料,重建宋代文学家生平中一些遗失、湮没的环节.对于文学史上一些重要作品的作年、背景,还有涉及的重大文学史实,新出墓志可以提供确切的解答.它有助于家族世系的全面呈现,纠正文集、族谱中的诸多讹误,推进家族文学研究.它为更加全面、客观了解北宋后期党争、政治史提供了宝贵史料,有助于走出成王败寇的胜利者书写,深化党争与文学的研究视域.它为墓志的书写研究提供了珍贵个案,有助于走出证史、订史的传统金石学藩篱,走向历史诠释.对新出墓志的利用,必须注意辨伪及文体特质.  相似文献   

17.
墓志是中国古代丧葬文化的重要产物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汾阳市出土的50方唐代墓志进行了系统校理,发现其中存在着文字误释、标点误施、注释疏误等不足之处,希望研究有助于汾阳唐代墓志的利用,以期对墓志等古代文献的校勘和整理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作为重要出土文献的唐代墓志,在日益受到学界关注并陆续出版的同时,其校录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暴露了出来。本文以校理《全唐文补遗》为例,参以《唐代墓志汇编》及《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就其疏误讹失的类型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有裨于出土文献特別是石刻文献的系统整理、研究和科学利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利用出土的唐代墓志,结合诗文等其他材料,考察了韦应物诗中涉及到的几个人物的生平中的一些事实,拟定了这几篇诗的写作时地。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20年代以来,西北地区陆续出土了11方唐代吐谷浑慕容氏墓志.不少学者利用墓志从吐谷浑史和唐吐关系方面入手进行了研究.由于志文的残缺以及其内容和史传记载相矛盾,学界对其研究成果不尽一致,有些问题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