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世纪之初。河南省南阳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把南阳打造成为“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生态大市”的发展目标,进而提出了坚持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三头并举”.中心城市、县域经济“两轮驱动”.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战略举措。南阳规划部门紧紧围绕“五个统筹”科学发展观.努力把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把区县部门以及企业加快发展的热情,把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要素,融入到城市发展中,从而使城乡规划工作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按照盘锦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决策和总体部署,当前盘锦正朝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奋进。通过客观分析盘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必要性和可行性,优势条件和历史机遇,结合实际,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高守国 《领导文萃》2013,(1):108-110
问题261:A市是我国东北一座中型城市,2011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2014年提名资格”。加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步伐,力争在2014年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是A市市委、市政府着眼为了建设美丽富庶、文明和谐、健康幸福新A市做出的重大决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1998年中央提出的,由中央文明委命名。14年来,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同时又把生态城市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态城市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升华。建设生态城市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生态城市建设又是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良性循环、协调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之初,河南省南阳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把南阳打造成为"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生态大市"的发展目标,进而提出了坚持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三头并举",中心城市、县域经济"两轮驱动",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战略举措.南阳规划部门紧紧围绕"五个统筹"科学发展观,努力把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把区县部门以及企业加快发展的热情,把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要素,融人到城市发展中,从而使城乡规划工作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一环,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不仅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而且是关乎民族生存的长远问题。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建设重大意义的深刻理解,是科学发展观在生态领域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7.
《领导决策信息》2012,(32):21-21
7月23日,《襄阳市法治城市建设总体方案》在武汉通过专家评审。这是湖北省首个法治城市建设方案,在全省率先提出建立“城市法治指数”评价体系。方案提出,到2020年,襄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让弱者有尊严维护权益、让市民养成法治精神、用制度破解“信访不信法”、“信关系不信规则”等难题。  相似文献   

8.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应从文化层面和社会进步状态层面的角度理解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树立生态丈明观念;要完善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和政策;把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纳入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发展生态产业。  相似文献   

9.
达州撤地建市后,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把达州市建成四川东部的交通枢纽、川渝鄂陕结合部的经济强市的目标,这给我们宣汉县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为此,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以县城建设为突破,加快全县城镇化进程的战略决策,把县城东乡镇的发展目标定位在“建成达州市的卫生城市”,借助中心城市的“引力”和“张力”,推动全县经济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永续发展的根本路径,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对政治稳定、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文化繁荣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全新的历史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出发,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此“建设美丽中国”成为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我国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丰富,而深入研究其实践路径,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强调要“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党的政治报告,体现了党对生态环境危机的清醒认识与实事求是的态度,体现了党对生态环境危机的时代性与全球性的充分把握。  相似文献   

12.
笔者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要求,针对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环境不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城市建设不适应市民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的实际,对重庆城市规划建设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及数据分析,提出如何加快推进重庆生态城市建设,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在十七大的基础上。提出了“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今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4.
《领导决策信息》2008,(43):20-21
项目背景与动因贵阳引领国内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后,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迅速展开。据统计,全国已有14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了生态市、生态省的建设,约有500个市、县开展了生态市县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建设生态文明"明确列为党和人民的奋斗目标,并提出到2020年将我国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这体现出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态度和务必实现的决心。深刻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及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意义,对于我们实践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李成  陈辉 《管理科学文摘》2009,(14):128-128
一、引言 2000年,海南省首倡文明生态村建设。在各级政府的大力倡导和农民的积极参与下,海南岛的文明生态村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优化,生态经济得到了发展,生态文化得到了培育。这不仅契合了国家的新农村建设方略,也为海南的“生态立省”奠定了基础。实践证明,文明生态村建设符合海南的省情,有利于发挥海南的区域生态优势,是不发达地区建设发展农村的一个有益探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的一个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17.
十堰地处汉江上游,是汉江入鄂门户和核心板块。汉江十堰段总长236.4公里,占省段总长的27.1%;流域面积1.8万平方公里,占省汉江流域面积的28.5%。2009年,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并纳人全市总体战略进行全面建设;先后制定了《十堰汉江生态经济带总体规划》,启动了十堰生态滨江新区建设,组建了汉江流域发展银行,为汉江开放开发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十堰以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主基调,以生态滨江新区为发力点,以“五城联创”为载体,坚持外修生态、内修人文,全力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引领区,力争在生态文明建设、转型跨越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18.
建设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有效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是中共河南省委七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的《河南省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建设中原城市群,实现中原崛起。最终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不应当仅仅是一个经济目标,而应是一个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仅要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还要实现生态文明。但如果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自然资源将难以为继,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与传统的发展模式相比,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三废”处理过程,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充分利用和转化,达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腱的根本基础:黄石市委市政府“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是当前全市一作的大局:检察机关作为社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服从和服务好当前工作大局,进一步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为建设美丽黄石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0.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也是一把破解人类可持续发展难题的金钥匙,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这一思想对实现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围绕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的系统建设,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