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与绩效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洋军阀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为了维持其统治及维护其所代表的阶级的既得利益,虽然被迫制定和颁布了一些有关社会保险、救灾、福利与救济、优抚安置等方面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使得民国时期的中国在对劳动者和社会成员生活安全的保障方式、保障内容、保障政策上有了一些新的变化,诸如,社会保险制度开始建立,政府成立了专门的救灾、救济福利机构,制定了优抚安置计划等等,但是,由于这些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实施和执行不力,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太少,保障项目不全,待遇偏低,加之社会长期处于动荡不安状态,致使劳动者和社会成员从中所获取的收益甚微。民国时期,真正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始终没有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带来新的挑战。现阶段,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应当针对现实需求,优先建立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失业、养老、工伤和医疗等现代工业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应当借鉴国际经验,积极发挥国际社会保障组织的作用,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建设。  相似文献   

3.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社会安全网"和"社会减震器",社会保障法制化对完善市场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虽然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已取得一些成效,但实践中仍存在问题,包括立法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立法层次低、法律救济和相关配套制度建设滞后等等,因而有必要在现有社会保障法律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立法、执法与司法环节,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法律体制,使农民社会保障权益得到充分地实现,从而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新军 《兰州学刊》2014,(10):61-66
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保险是比社会救助更高层次的保障,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政府与民间通过立法、报刊、专著等多种途径对社会保险进行了宣传报道,推动了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众的社会保险意识。但是宣传报道也存在明显的不足,这与中国当时的社会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藉由近代以来立法精神的转变,民国时期女性在法律层面取得了较为平等的地位和更为广泛的权利。但重新检视法律近代化之于女性权利的实际影响,不难发现女性尚处于旧有权利丧失而新权利未能实现之窘境。由于法律与社会习惯存在冲突、法官不愿涉足家庭内部纠纷、基层法院司法裁判的执行得不到保障等诸多因素影响,造成了民国时期女性权利实践的司法困境,继而限制了女性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陈斌 《浙江社会科学》2023,(5):46-54+157
阐明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法理内涵,是社会保障法治化的关键要点。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设定,蕴含四项法理要素,即人的要素、时空要素、公平要素和监督要素。根据实质性社会宪法观,上述要素的宪法规范基础,不能仅从宪法社会权条款获得理解,它包括四个综合维度:生存权与发展权的规范支撑、国家根本任务的目标指引、宪法平等原则的引申效力、宪法义务条款的整体约束。在宪法的立法实施语境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立法塑造,在策略上需区分两种类型。创制型立法应以建立核心框架为要务;提升型立法应以体系化、融贯性为必要原则。就内容而言,应将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法理要素,融入立法之中:基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立法原则,推动社会保障分支型立法;基于普惠正义理念,促进社会保障立法的基础整合;基于公平原则,提升社会保障立法的层次完整性;立足于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社会保障专门性监督立法。  相似文献   

7.
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发展的安全机制和稳定器。我国的社会保障立法滞后 ,严重阻碍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不利于社会进一步发展。加快社会保障立法 ,改变以政府或政府职能部门的法规及一般性文件为社会保障依据的状态 ,是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完善我国社会保障立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枞为 《理论界》2005,(8):165-166
目前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存在多种问题,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尽快完善。建立健全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应该在坚持正确的立法原则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立法模式,从而扩大立法保障的覆盖面,完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3,(10):194-197
健全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障制度所提出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当代社会民生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基于相关制度与立法等原因,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仍未得到较好保护。要通过建立符合实际的社会保障机制、加大现有户籍制度的改革力度、强化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建设、实施素质培训工程等措施,从而确保农民工利益得到有效保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事业交织在一起.当时,四川的社会保障工作主要包括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三个方面.其中,社会救济包括灾民救济、难民救济、贫民救济和职业救济;社会福利包括收养社会孤老残幼、救济福利生产和残疾人救济福利;优抚安置包括优待、抚恤和安置.由于当时有关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不力,社会长期动荡不安等原因,致使社会成员从中获益甚微,真正完整而独立的社会保障制度始终没有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1.
女职工不仅是物质财富的生产者,而且还是人类自身的生产者。对女职工给予生育保险保障是现代国家立法的重点之一。由于社会还未充分认识到妇女生育行为所具有的其他保险所没有的社会价值,加之国家对生育保险制度的建设也未给予高度的重视,所以,在我国现行生育保险的立法、执法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国时期,中央政府与地方政权之间的力量对比一直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地方立法在各地的不同程度的发展既是这种力量对比在法制领域内的表现之一,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客观需要。僻处边陲的新疆省,地方立法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民国时期新疆的地方立法,是在国家立法框架之下的立法,同时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蔡旭 《云梦学刊》2020,(2):32-38
社会信用体系是一个国家社会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发展经历了计划信用、萌芽、起步、加速发展四个阶段。经过多年实践,我国在信用立法、征信体系和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就。新时代,我国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重点是继续加强这三个领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系统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安全的历史发展进程,总结提炼党领导粮食安全工作的基本经验,对于新时期全面深化粮食领域的综合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要统筹社会再生产总过程,在不同时期或特定条件下,采取相机抉择的办法,确定相应的粮食安全政策。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贷款业务是银行业的主要利润来源,而为贷款合同保驾护航的银行抵押权能否顺利实现事关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本文将在全面剖析国内外商业银行抵押权实现途径的基础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五条的相关规定予以评析,力求对立法和司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丁丽 《兰州学刊》2014,(7):29-35
民国时期,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为了维护社会和生产秩序建立了各种保护劳工的措施,如膳宿设施、安全与医疗卫生设施、教育设施、经济设施、劳动保险措施以及娱乐设施等。这些举措对于过去来讲是从无到有的一大进步,但具体实施成效尚需进一步探究。文章主要考察民国时期天津产业工人的劳动保障措施,并对其成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进行教育立法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谐社会离不了教育公平与教育法制化,和谐社会、教育公平、教育法制化、农村教育立法各要素息息相关。我国的农村教育需要立法加以推动与保障,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为基本点,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为关键点,面向世界,借鉴国外,制定专项的农村教育法以完善农村教育立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案件接连发生,中国刑法学界对食品安全犯罪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从中国食品安全的刑事立法沿革来看,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949年至1979年的非犯罪化时期、1980年至1996年的犯罪化时期、1997年至今的完善和扩张期。晚近中国食品安全刑事立法呈现出刑法介入的时间提前、刑法介入的范围扩展、刑法介入的力度趋严等特点。未来中国食品安全刑事立法的完善应注意法益保护与人权保障的平衡、促进刑罚结构从"厉而不严"走向"严而不厉"、加强对立法技术的反思、实行真正的附属刑法与刑法典相结合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逐步深化,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了到城市谋求发展的空间。他们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一群体长期以来都游离在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成为我国一大不容忽视的弱势群体。究其原因主要有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桎梏、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立法缺失以及人们的一些思想观念阻碍等多因素共同造成的。因此,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健全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并逐步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等是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