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目前世界经济特点,用最简单的话来概述,可以这么说:通货膨胀严重,经济活动放慢。 通货膨胀问题不必多讲,我们现在都感受到,物价在不断上涨,这个加价,那个加价,一切都十分明显。至于经济活动放慢,则各有不同的表现,经济大国的美国已到了差不多没有增长的地步,亚洲经济火车头的中国则眼看就要摘掉双位数增长的桂冠了。  相似文献   

2.
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低于2013年,季度经济增速可能低于7%:经济依然处于下行周期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结束年增长20%以上的历史;中国依然不会出现通货膨胀问题;地方政府债务泡沫、某些产能泡沫有可能破灭并引发短暂的阵痛,但这些小泡沫的破灭有利于经济长期发展、有利于大局。我国经济增速放慢是规律使然,是消化产能过剩的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是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是消化刺激政策后遗症的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也是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经历的。  相似文献   

3.
看待当前经济形势要有周期的视角.中国经济还有很大的长期增长空间,但目前从客观上看也确实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短期状态,要从周期的角度把中国经济长期看好和短期下行压力加大的现实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后,中国这样一个后进国家利用"后发优势",以出口导向型的赶超战略实现了中国经济的超常规发展。但从增长方式来看,仍然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这种模式所依赖的就是低成本优势,实施能源价格补贴从而扭曲能源价格就是例证。然而从2003年中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开始,能源价格已经受制于国际能源价格的影响。目前,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原油进口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0%。而且,中国经济增长的低效率模式,使得经济对石油的依赖度与日俱增,可以说中国经济对石油价格非常敏感。而2008年能源价格飙升,必然造成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巨大冲击,甚至会减缓中国经济的增速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不可否认,在中国原油进口依赖度和国际能源价格来断上涨的背景下,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中国经济增长中能源利用的低效率,严重威胁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因此,本文讨论能源问题与中国经济增长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也是讨论外部冲击和中国经济波动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天下事     
《老年人》1995,(2)
天下事中央召开经济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年前召开_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经济工作必须把握七个问题:一、必须坚决抑制通货膨胀;二、真正把加强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三、以国有企业为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四、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五、控制消费基金...  相似文献   

6.
蔡继明 《城市》2008,(2):27-29
一、“三农”问题是制约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我国经济总量迅速增长的今天.由双顺差所导致的外部失衡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的主要矛盾。而导致当前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根源.则是内需问题。很多学者把我国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归结为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即劳动和资本的收入份额不等或者消费预期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韦森 《科学发展》2014,(2):26-29
从经济的投资、消费和出口数据看,中国经济增速确实在下行。为了保持中国经济8%的增速,我们已付出了很高的代价;经过35年的高速增长,在各行各业产能基本过剩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速正在下移。观察1950年代后日本、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其经济高速增长后,也是一个台阶又一个台阶地下来。中国不能再靠高投资来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信息短波     
《老年世界》2008,(3):44-44
中央政治局提出今年经济工作实现调控的首要任务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9.
从经济增速、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就业看,中国经济2013年的形势是平稳的,这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综合考虑我国未来的人口、技术、资本、制度、出口、城市化、工业化等种种因素,我国未来20年潜在的经济增速为6%;前10年为79/6,后10年为5%,较前33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以稳为主,但增速可能低于2013年,甚至不排除季度增速低于7%,这是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经济适当减速,有利于化解经济危机,有利于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关于解决环境问题的几点思考 第一个是讲思想观念问题.建国58周年,前半段是阶级斗争,一切以政治为中心,以阶段斗争为纲.后半段是改革开放,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我们走入了误区,就是把发展等于单纯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等于单纯的GDP增长.认为只要GDP增长了,人口、资源、环境、政治、文化等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都有了充足的物质条件,这就是"先污染、后治理"思路的由来.  相似文献   

11.
张生弟 《职业》2011,(18):125-126
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的生活受通货膨胀的严重冲击已经有三次,分别是1980年、1988年和1994年的通货膨胀。2008年暴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经济冲击是巨大的,特别是一些涉及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食品价格和住房价格的过快上涨,通货膨胀的压力明显加剧,对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形成了日渐沉重的压力。2009年9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大连夏季达沃斯年会上提到"警惕和防范包括通货膨胀在内的各种潜在风险,推动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可见日益严重的通胀压力已经引起高层领导的警惕。  相似文献   

12.
视野·观点     
《老人天地》2013,(8):10-10
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6%,李克强总理多次提出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其“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上限”就是防范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3.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经济摆脱国际金融危机阴影后走上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之年。总的来看,外部发展环境略好于2010年,经济增长预计在9%左右,仍处增长率的高位区间。而成本持续上升和通货膨胀再起,是预测企业2011年走势及企业谋划2011年发展规划时必须认真考虑的背景因素。  相似文献   

14.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 所谓经济新常态,实质上就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要告别过去较长时期的传统粗放高速经济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低成本、低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可持续和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所以治理产能过剩、推进节能减排是中国经济发展适应新常态的本质要求,也是贯彻执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当前美国经济的问题主要是就业和减轻公共债务负担,也就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去杠杆化的问题。这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矛盾性。但美国的主要矛盾还是如何解决有效需求不足、实现经济增长。欧洲不像美国是自由主义、依靠个人的社会,它总体上是福利社会,所以它不用经由私人债务危机到政府债务危机的转换,而直接表现为政府主权债务危机。在美欧日债务危机重重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在相当长时间内,中国将继续面对外需疲软的形势,但也获得了一个加速经济调整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最近,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令国人振奋的消息,2007年GDP增长11.4%,国内生产总值为历史新高,同时预测2008年经济发展态势仍然是看好的。 在我们这样大好形势欢欣鼓舞的同时,在国际上有另一个声音,那就是中国的经济高增长势头还能维持多久,这种疑问频繁被国际媒体所提及,虽然没有人直接断言说中国经济可能崩溃,但是国外经济学家都善意地建议,中国的经济增长必须改变。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城镇贫困、失业、通货膨胀与区域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城镇中的贫困、失业和通货膨胀等问题存在着明显的空间特征。城镇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中西部一些经济发展不很理想的城市。由于收入分配不均程度较高,中西部城镇贫困问题更加严重。中国的失业问题存在明显的地域特点,这种地域差别并不完全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而有其更加复杂的社会经济结构背景。从90年代中期开始,中西部地区通货膨胀速度相对高于东部,其负面影响不能低估。本文作者指出要认真研究区域发展中的负面问题,重新考虑区域发展的衡量指标体系问题,研究相对落后地区城镇的社会经济结构变迁问题,特别是要科学地制定贫困城镇的划分标准,对贫困城镇加以援助  相似文献   

18.
中国梦     
中国的现状与30年前的日本十分相似,中国是否会重演日本的故事呢?有些人认为中国正濒临崩溃。过去几年中,新增贷款吹起了房地产泡沫:金融滞后妨碍了居民储蓄的增长:廉价劳动力减少;廉价商品的价格开始上升;通货膨胀、石油价格暴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等诸多危机,正引发市场衰退。  相似文献   

19.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已经保持了近30年的高速增长。尤其是自2002年以来,中国的GDP年增长速率每年都在两位数以上。最近,从各种渠道传来的信息均表明,中国经济的增速正在放缓,以至政府决策机构也调整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把2008年的GDP年增长目标定为8%。另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以及其他一些国际机构最近也都降低了对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速率的预期。  相似文献   

20.
数字     
《职业》2013,(31):29-29
1000万人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圣彼得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期间透露,中国有信心实现全年就业超过1000万人。朱光耀说,中国将应对挑战,以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们有充分的信心,2013年中国经济将实现7.5%的增长,而且这种增长是有质量的增长。”他说,中国经济正在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增长模式转向和发展,相信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一定能够不断推进,使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