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模糊DEA模型是用于解决存在模糊数据的决策单元(DMUs)效率评价问题的,然而现有的模糊DEA模型分辨率低,本文构建了存在保证域的模糊超效率DEA模型,并给出了一种基于截集的求解方法并进行了证明,该模型有效地解决了输入和输出全部或部分为模糊数的决策单元全排序问题。最后给出了一个银行效率评价的实例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超效率DEA模型的模糊扩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输入、输出数据为模糊数而效率值为准确值的模糊DEA模型中,会出现有两个以上有效单元,从而无法对所有决策单元进行全排序的情形。本文利用模糊数的基于α-截集的比较规则,建立了模糊条件下的超效率DEA模型,有效地解决了模糊决策单元的全排序问题。文末给出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3.
定义了一种反映决策者满意度的区间数序关系,基于此将区间DEA中的区间不等式约束转化为确定型约束。研究了区间DEA模型向确定型DEA模型转化过程中的数据一致性问题。在保持数据一致性的前提下,根据决策者给出的满意度水平,将区间DEA转化为确定型DEA并进行求解。最后给出算例,并总结和分析了决策单元的DEA效率值随满意度水平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的区间DEA方法采用非统一指标数据进行效率评价的不足,本文在分析现有区间DEA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整体效率的区间DEA方法。该方法能够在多决策单元系统整体效率最大化的同时,得到统一的各决策单元投入/产出的精确数据及各指标权重,一次性求解出所有决策单元的效率。最后,采用一个算例分析说明文章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修正Russell方法的模糊决策单元的排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建立基于修正Russell方法的超效率DEA模型,然后基于模糊数的比较,建立并求解模糊环境下的基于修正Russell方法的超效率DEA模型,从而解决了模糊决策单元的全排序问题。文末的算例将基于修正Russell方法的模糊超效率DEA模型,与基于CCR模型的模糊超效率DEA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应用多个绩效指标综合评价决策单元有效性时,决策者常常把这些决策单元与另外预先指定的标准(样本单元)进行比较。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导致样本单元和决策单元的指标信息有时必须用区间数的形式给出。针对区间数指标信息的综合评价问题,本文通过分解的方法讨论样本单元和决策单元指标信息为区间数时用广义DEA模型评价决策单元有效性的方法,并相应地构建了只有输出的广义区间DEA模型。同时,对模型的含义、求解以及性质等进行了分析。之后,探讨了该方法在决策单元有效性分类和排序中的应用。最后,通过实例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评价环保项目有效性时,输入、输出数据中可能同时存在环境因素,不符合传统的DEA模型要求,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转换。本文讨论了"不好的"数据平移转换法、输入和输出因素转换法、倒数转换法,建立了三种DEA模型,对建立的DEA模型一致性进行了分析,拓宽了以前DEA模型的应用范围。一个例子验证了这三种方法在评价环保项目有效性时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两阶段生产系统的DEA效率评价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数据包络分析(DEA)作为一种数学规划方法,已经被广泛用来评价一个决策单元相对于其它决策单元的效率。经典的DEA模型把决策单元看作一个“黑箱”,对决策单元的内部运行机制不作深入的研究。本文以一个两阶段生产系统为例,从生产系统的内部过程出发,提出一个基于DEA的模型以合理评估该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本文提出的模型实质上是一类特殊的网络DEA模型,其评价原理有别于已有的研究成果,但确实有助于管理者确定生产过程(如供应链)的非有效来源及其效率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9.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的CCR和BCC模型,对我国28个省(市、自治区)所属的理工农医类高校的2009年和2010年的科研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部部分地区理工农医类高校的科研效率呈现一定程度的规模效益递减趋势;西部部分地区高校存在规模效益递增,中部和西部区域效率变化不显著。根据分析结果对无效决策单元的输入输出变量进行调整,使无效决策单元变为DEA有效,从而使DEA方法从一种评价方法上升到一种决策的工具,为高等教育区域科研资源投入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最后根据DEA实证分析结果就我国理工农医类高校的科研效率改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资源约束型两阶段生产系统的DEA效率评价模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经典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将决策单元看作"黑箱",忽视决策单元的内部过程,必然会高估决策单元的效率。本文研究了一种资源约束型两阶段生产系统的DEA效率评价方法,针对此类生产过程的内部过程,研究其内部运行机制对整体效率的影响。本文提出的模型实质上是一类特殊的网络DEA模型,其评价原理有别于已有的研究成果,但更有助于管理者确定生产过程的非有效来源及其效率改进方向。实例证实本文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现有多阶段DEA模型的研究普遍假设所有输入、输出均为期望指标, 对存在非期望指标的情况研究较少, 尚无对最初投入和中间产出带有非期望指标的研究。为此, 本文首先提出了输入、输出类型的判定方法, 并将其应用于存在非期望输入、输出的两阶段系统。进一步针对存在非期望指标的两阶段生产系统中同种输入、输出, 尤其中间产出类型判定一致与不一致的情况, 构建了相应的生产可能集以及两阶段DEA模型, 最后利用本文方法和模型对我国上市银行效率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超效率DEA模型的区间扩展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将一种改进的DEA模型-超效率DEA(SE-DEA)模型[1]拓展到区间投入产出情形,得到区间SE-DEA模型。定义了一种反映决策者满意度的区间数序关系。当决策者给定一满意度水平,将区间SE-DEA中的区间不等式约束转化为确定型约束。研究了该满意度水平的另一层含义,即决策者对除被评价决策单元外的其它决策单元的偏好程度,据此将区间SE-DEA中的区间等式约束和区间目标函数转化为确定型。最终将区间SE-DEA转化为某一满意度水平下的确定型SE-DEA,并进行求解。最后将文中方法应用于天津市某4家科研所的效率预测问题之中。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DEA法在评价决策单元总体绩效时表现出的不足,本文试图将因子分析和DEA分析相结合,通过公共因子得分对DEA评价结果进行修正,从而提出DEA/FA评价模型。之后本文选取了21家上市物流公司作为样本,利用其财务报表数据进行绩效评价,从而验证了DEA/FA模型在对决策单元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DEA模型无法有效的评价矩阵型网络系统的效率,本文构建了矩阵型网络决策单元的生产可能集,建立了矩阵型网络DEA模型。在此基础上证明了决策单元在矩阵型网络DEA模型下为弱DEA有效的充分必要条件为其每个子系统均为弱DEA有效。最后,选用美国的十个电力公司作为决策单元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矩阵型网络DEA模型弥补了传统DEA模型无法反映内部有效性从而可能得到错误结果的缺陷,并能精确地计算出各个子过程的效率,辨识出具体需要改进的子过程。同时新模型为评价复杂系统的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DEA(数据包络分析)研究领域,建构在交叉效率概念基础上的现有决策单元排序方法仅以定义的方式给出了用于决策单元排序的交叉效率评价值。对于这种方法构建方式,分别基于管理学的效率概念和多属性决策理论,分析指出其中的交叉效率评价值从本质上讲既与效率的管理学概念不符,也与决策单元的优劣不存在理性逻辑联系。为克服现有决策单元排序方法所存在的上述问题,基于交叉评价策略和效率的管理学概念内涵给出了DEA全局协调相对效率的新概念,在此基础上利用优化理论给出了可以用于决策单元优劣排序的DEA全局协调相对效率测度模型,并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案例验证解释了该模型相对于现有决策单元排序方法所拥有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6.
基于完全包络面的DEA Super效率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决策单元进行公平、合理、完全的排序,提出一种考虑完全包络面的DEA Super效率评价方法.讨论包络面的选取与DEA效率值的关系,提出完全包络面的概念,并在等产出图上演示了最优前沿面、最劣前沿面与完全包络面的区别和关系;提出基于最劣前沿面的Super效率DEA模型,给出基于完全包络面的DEA Super效率评价排序模型,目标函数包含决策单元的最优效率和最劣效率两部分.该方法用于决策单元的排序,同时考虑最符合与最不符合决策单元自身偏好的权重体系;该方法用于决策单元的效率排序,能获得比较合理的排序结果,可以实际应用于各种决策单元排序中.  相似文献   

17.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自提出以来,因其在评价决策单元相对有效性的诸多优势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局限性之一在于要求决策单元具有相同的投入和产出性质。为了突破这一局限性,本文将参数方法引入DEA评价模型,以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对生产系统的影响;构建了一个新的三阶段半参数效率评价模型,其突出特点在于对"环境变量"和"非自由处置变量"的有效处理;选取国内某石油企业下属的各大油田作为分析对象,对上述三阶段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证明了该三阶段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决策单元内部资源和目标配置问题,以并联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在组织的资源分配与目标设定方面的应用.首先考虑决策单元内部评价的特点:(1)固定投入和固定产出;(2)子单元评价的权重选择之间的关系;(3)内部评价权重选择与决策单元整体评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效率与公平的决策单元内部资源和目标配置双准则DEA模型,最后用算例演示其使用,以说明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通常认为模糊DEA评价是用于测度管理有效性的一种方法,但是实际运行中由于有些模糊DEA有效单元信息贫乏,导致评价结果难以令人信服.本文提出的基于优势生产前沿面的DEA有效单元再评价方法克服了传统评价的问题,更有效地反映了评价单元的管理进步效果,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检验,是目前用于管理有效性评价的最佳方法之一.其特性表现在,将优势前沿面方法应用在非营利组织的测评管理中,通过构造有效性更强的新决策单元实现对DEA有效单元的区分和排序,克服了原来使用的靠DEA基于权重和判断准则进行再评价的缺点,具有现实可行性和有效性,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比性,能够对模糊DEA有效单元进行有效区分.研究使管理有效性方法在非营利组织评价中的应用更加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偏好DEA模型的中国纺织业效率评价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基于具有输入输出指标偏好信息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评价中国纺织工业的效率,给出了描述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可变假设的DEA模型及其对偶规划的一种形式。模型克服传统DEA模型应用中常见的决策单元权重为零进而高估决策单元效率的不合理现象,有效地测算了中国31个地区纺织工业的经济运行效率,并分析了地区间效率水平差异的原因。利用各决策单元在经验生产前沿面上的投影点,估计了中国纺织工业的随机生产前沿函数,最后用效率弹性线性递减模型分析了销售收入、人均资产、台港澳和外商投资对各地区效率的微观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