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盗霍震波     
一天,卡斯柏尔的奶奶坐在自家门前的长凳上磨咖啡。这只咖啡磨具是卡斯柏尔和他的好朋友崔培尔,在奶奶生日那天作为礼物送给老人家的。它与普通磨具的不同之处是,摇把一摇就会播放出一首叫做《五月里来好风光》的歌曲,奶奶最喜欢  相似文献   

2.
钟广 《百姓生活》2013,(3):50-50
一项研究表明,我们喝的速溶咖啡,根据人体质的不同,也许一天喝5杯以上也不能达到提神的效果.这是因为速溶咖啡没有咖啡豆原有的浓度,反而额外加入增加风味的奶油、糖浆、咖啡伴侣等,一份速溶咖啡中,真正的咖啡成分大约只有原磨咖啡的1/4到1/3。  相似文献   

3.
原谅小狗     
一天,我放学回到家,看见奶奶正拿着一根棍子,气冲冲地追着小狗,一边追一边骂:“偷吃鸡蛋哪,我打死你!打死你!”我赶紧放下书包,跑过去,抢过奶奶的棍子说:“奶奶,别打小狗。你应该原谅它一次呀!”奶奶停下来,气呼呼地说:“为什么要原谅它?它把老母鸡的蛋都偷吃了!”我拉住奶奶的手,着急地说:“奶奶,  相似文献   

4.
"老师傅,麻烦您帮我把这几把刀磨一磨。"78岁的邹老太一边把两把剪刀和一把菜刀交给一位磨刀师傅,一边感慨地说:"今天总算碰到磨刀师傅了,要不然,这几把刀也要像我一样‘退休’了。""是啊,现在想找个磨刀的、修雨伞的老师傅实在是难。家里的旧刀、坏伞扔掉了太可惜,不扔,用起来又不舒服。"站在一边的一位白发老太太紧跟着说。  相似文献   

5.
迷你咖啡屋     
在靠着山坡的石壁旁,鼹鼠新盖了一座小小的房子,小得好像还没有小熊家的窗户大。"对鼹鼠一家来说,已经足够宽敞了。"小熊躺在自家院子里的摇椅上,一边晒着太阳,一边看着邻居鼹鼠的新家。鼹鼠先生和鼹鼠太太抬着一块招牌,乒乒乓乓地钉在了门顶上。小熊眯起眼睛仔细看了看:"迷你咖啡屋"。"呵呵,是够小的,恐怕只够我一个坐在里面喝咖啡,恐怕连老板  相似文献   

6.
《北方人》2006,(7)
选杯自己的咖啡"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还记得这句耳熟能详的"名言"从何时开始流传的吗?曾几何时,去喝咖啡被认为是"小资"的象征,在咖啡厅里小憩闲聊被认为是高雅时尚的代名词,而男女情侣一边饮着咖啡、一边情话绵绵更意味着爱情与甜蜜……关于咖啡,你知道多少呢?不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咖啡王国,去探究它的些许奥秘吧。咖啡的"诞生说"关于咖啡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有两大传说令人津津乐道,分别就是"牧羊人的故事"和"阿拉伯僧侣的传说"。"牧羊人的故事"也可以叫做"卡尔弟的传说"。故事以六世纪  相似文献   

7.
社区新鲜事     
《社区》2011,(28):20-21
社区有个垃圾分类“形象大使” 家住杭州市新金都城市花园6岁的小豆豆在这个夏天里喜欢上了倒垃圾的任务,家里一有垃圾,小家伙会一边督促奶奶将垃圾分好类,一边乐呵呵地拎着垃圾袋跑下楼。这个改变彳寻归功于小区家门口的垃圾分类形象大使——小象分分。  相似文献   

8.
动作描写     
我拿出盆子,用开水瓶向里面倒点水,又加了几勺冷水,我用手试了试,水温正好。我端着这盆水向客厅走去,把水盆放在地上,对奶奶说“:奶奶,我帮您洗脚吧!”奶奶听了这话,立刻把头扭到一边,推了我一下说“:不不不……不用你洗,我自己又不是没手!”我没说什么,蹲下身子,硬把奶奶的脚拉过来,为奶奶轻轻地脱下袜子,把那只布满老茧的脚放入水中。我轻声问“:奶奶,水烫吗?”我见奶奶半天没说话,抬起头,看见奶奶的脸扭一边,眼圈红红的,好像有点湿润。我用肥皂把奶奶的脚擦干净,又用手搓了搓,不小心碰到了伤口,奶奶全身颤抖了一下。我心疼地问“:奶奶脚…  相似文献   

9.
读者网站     
公司派我接待中国来的考察团。考察团一行十人,均为教授、副教授一级的人物。我陪同他们在东京、大阪、京都、神户等地考察。每到一处,免不了有欢迎宴会,难免有喝咖啡这道程序。每到喝咖啡时,一行十人全都是在咖啡中加进大半杯牛奶和白糖,然后用小勺送进口中,像孩子喝粥。日本人看得目瞪口呆,我在一边急得坐立不安。几次话到口边,想提醒大家正确的喝咖啡姿势,可均因有日本人在座而不好开口。我只好以身示教,用比较夸张的动作做完从加糖、加奶、搅拌、把小勺轻放一边、最后将咖啡端至口边的全部动作,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视和醒悟。可是没有一个注意我。  相似文献   

10.
方向     
朱沁奕 《社区》2014,(32):63-63
记忆中乡村是有方向的。古老的乡村似乎总是沿着某种固定的轨迹运行着,就像那长长的家谱上的字辈,一代代依次传承下去,永远不会也不能出一点点差错。乡村的方向就像奶奶家中的那口大缸。春节之前,村里人都会带着自家制作的蜜枣、蜜糖果子相互拜访,看见谁家的缸便会抓上满满的一把放进去。随着春节一天天临近,缸也越填越满。我最喜欢趴在缸边上,一边嚼着,一边嗅着,满嘴满身都是甜腻的香气。  相似文献   

11.
奶奶病了,躺在了床上,没日没夜的咳嗽。妮儿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妮儿娘在妮儿出生时难产死了,妮儿爹因为受不了打击离开了家。可这一去就是十几年,再也没有回来。奶奶一把屎一把尿将妮儿拉扯大的,奶奶疼妮儿,妮儿也爱奶奶。妮儿16岁那年,奶奶的眼睛看不见了,是奶奶年纪大了,还是因为过度的操劳?无从知晓。  相似文献   

12.
尚实雯 《社区》2010,(6):49-50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真羡慕古时的大贤呀。越来越怀疑现代人有自虐的倾向,攒钱买车了结果回家更晚了;手机以备单位随时召唤;无线与宽带让我们增加了工作量:喝茶喝咖啡只为了透支早已疲惫的精神。摇一摇僵硬的臂膀.揉一揉昏花的双眼.身心的疲劳又向谁诉说?劳累真是一种说不出的痛。赶快查查吧,看看自己有没有过劳的症状。  相似文献   

13.
转移汗珠     
今天天气真热,可屋漏偏逢连天雨,放学回到家,发现停电了。我还有那么多的作业要做,只好一边做作业,一边等电来。奶奶看我正满头大汗地做作业,心疼得不得了,拿来一把蒲扇帮我扇起风来。这  相似文献   

14.
埃及的农业起源问题——关于农耕起源研究评价之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罗河谷是世界古文明最早发祥地之一,但是,关于这地区的农业究竟是怎样起源的?什么时候出现的?长期以来搞不太清楚.国际学术界还流行一种"埃及农业是从西南亚传播进来"的说法.六十年代以来,由于埃及考古学的进展,特别是对埃及南部古努比亚地区开展一系列考古发掘,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果.在图什卡(Tushka)的遗址中,发现了石磨具和一边磨光的石片(石镰),~14C测定其年代为14,550±490年前(Wsu-315),又在阿斯旺以北的库姆温布(Kom Ombo)也发现了石磨具,有二个年代,一个是~14C定年13,560±120年前(Y-1447)另一个是~14C定年13,070±120年前(Y-1375).在伊斯纳(Isna)的一系列遗址中也出土石磨具和石镰刀,年代为12,600-  相似文献   

15.
田夕 《北京纪事》2014,(8):4-10
五月,已经开始感受到夏季炎热的北京,演出商张强一边品着咖啡,一边向记者讲述着国内最近演出生意的不景气。张强曾经是中国大型音乐会《同一首歌》的工作人员,后来又当过几位歌星的经纪人,但是这些工作都没能给他带来丰厚的收入。2007年开始张强开办了一家小型的演出公司,命运由此转变。从2009年到2012年短短三四年的时间内,因为演出市场的异常繁荣,张强用挣到的钱买了一辆价格超过百万的奔驰越野车和一幢150平方米、均价4万元的住宅。  相似文献   

16.
没见到黄文广之前,就喝过他种植的本土咖啡。看着咖啡包装上的“四菜一汤”土楼,喝着纯正的咖啡,这就是南坑咖啡留给人们的特殊印象。  相似文献   

17.
李红梅 《中国农村》2008,(12):18-21
一张办公桌上布满了木屑,右上角放着4把已成型的小提琴。几块磨纱布、一支铅笔、一个装着半瓶润滑油的罐头瓶子散放在桌上,一些不规则的工具刀放在桌子靠墙的一边。  相似文献   

18.
奶奶的手     
刘芳怡  金英实 《新少年》2013,(10):33-33
一双灵巧、勤劳的手,这就是奶奶的手! 奶奶剪窗花,一手捏着纸,一手拿着剪刀,手指灵活地操纵着剪刀,手掌托着彩纸,手指和手掌配合得完美,一幅喜庆的窗花完成了!那其中浸透了奶奶的心血。奶奶织毛衣,两手并用,左一下,右一下……嘿,毛衣要收口了。  相似文献   

19.
取吉利     
戢祖义 《新少年》2011,(7):67-67
甲 今年我们家过年闹了个笑话。 乙 过年本来就是高兴的事儿呀。甲 可这件事太意外了。乙事先没想到吗?甲 大年夜包饺子,奶奶非要把一枚硬币包在饺子里不可。乙 这是为什么?甲 取吉利呀。奶奶说,这是家乡的风俗,谁吃到硬币,谁在这一年里就有钱花。  相似文献   

20.
对金刚石磨具的种类和现代磨削技术的特点进行讨论,阐述了一种气动端面行星运动式金刚石磨具的设计与制作.设计结果表明,使用该磨具加工的成品精度高,能满足车床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