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二语词汇联想测试中高频词和低频词刺激反应为主要研究内容,探讨词性和词频在二语心理词汇的构建特征.实验发现,不同类别的高低频刺激词确实能对学习者的二语心理词汇构建产生影响.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名词的语义反应最多,形容词和动词的非语义反应较多.  相似文献   

2.
词性转译是常见的翻译技巧之一。在汉日翻译实践中,常见各种词性转译现象,如形容词转译为副词、副词转译为名词、名词转译为动词等等。在各种转译现象中,本文仅就汉语动词转译为日语名词的现象展开考察,并从汉日两语表达差异、日语自身语法隐喻现象两个方面对其成因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3.
我们认为。词素的词性,应由它构成复合词时的意义与词性决定,如“气息”(306条)一词,“息”有多种意义,相应的也有多种词性,生长、止息、呼吸为动词,而“一息尚存”的“息”则是名词,所以“气息”应是“名词联名词”。又如“恨”,有“憎恨”的意义,是动词(可以带宾语“之”),又有遗憾的意义,是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怅恨”  相似文献   

4.
词性转品是词的动态使用性最基本的方式之一。现代诗语的转品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形容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及特殊量词和个别虚词的"活法"。词性转品,内因于汉语词汇本身具有很高的弹性度,同时也有赖于张力的暗中"给力"。转品看似一种"雕虫小技",恰恰是多种多样的"雕虫小技",成就了一首诗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5.
汉语中不同词性词有不同常模特征规律。名词的具体性、意象性、语义透明度最高,但笔画数最少;动词的词频最高、习得年龄最晚,但感官经验度最低;形容词的熟悉性、主观词频和情感经验度最高,但具体性最低。同时,具体性、意象性和感官经验度之间的相互关联只存在于名词和形容词中。13个常模特征可以归为频率、语义、视觉复杂性和词义数四个公共因子,但各因子所主要代表的变量情况在不同词性词之间有相似,亦有不同。另外,动词和形容词之间的相似性高于它们分别与名词之间的相似性程度,习得年龄、情感经验度、意象性和主观词义数最能把名词与另外两种词性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的数据为研究语料,以鲁汶母语者语料库为参照,探讨了中国英语学习者V-ing类形容词的习得特征:在V-ing类形容词的习得单词宽度和总频次方面,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母语者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中国英语学习者超高频地使用developing等分词形容词;在结构特征中,使用“V-ing类分词形容词+名词”这一类联接时,两个群体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比较和补足语这两类联接中,两个群体的习得情况除了动词不定式外,其他方面几乎没有差异。教学中,我们需要唤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更多地关注V-ing类分词形容词;让学生基于多词序列角度学习V-ing类分词形容词;需要增加V-ing分词形容词的激活频次。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中国二语学习者对英语消极名词加工的具体性效应,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名词的具体性:抽象、半抽象、具体)被试内实验设计和愉悦度判断任务.结果发现:抽象消极名词比具体消极名词的反应时更短、正确率更高;三种条件下均诱发了明显的N400波幅,且两两差异显著,其中具体消极名词诱发的N400波幅最大,半抽象消极名词次之,抽象消极名词最小,说明词的具体性影响中国二语学习者英语消极名词的加工,同时为半抽象名词的存在提供了神经电生理学证据,打破了传统具体和抽象的二分法.  相似文献   

8.
泰语用名词词缀kaan33和kwaam33使动词和形容词这两类谓词的词性得到改变,变成抽象名词。其中,词缀"kaan33"用于动词前、"kwaam33"用于形容词或者表示意念的动词前使之名词化。kaan33和kwaam33的名词化作用是泰语构词中最显著的特点。当词性改变后,其名词的功能现象在泰语里的句法层面上都有具体的体现。泰语的语法现象对傣语有重要的参照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学习者英语单词重音位移语料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单词重音位移现象是中国学习者常见的发音错误之一。对COLSEC(中国学习者口语语料库)中的词重音错误进行分析发现:单词重音位移大部分出现在多音节词中,且重音错发在第二音节(多为名词和形容词)的倾向更为明显。位移错误主要体现在词形、词性和词的音位结构三方面。位移的原因主要在于汉语语音体系对英语发音产生负迁移和学习者缺乏对词重音规则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在词性标注上迈出了艰难而可喜的一步,不少地方很有特色,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该词典中词性标注现象的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1)没有区别词与非词;(2)某些性质相同的词词性不统一;(3)把区别词归入形容词或名词,归属不一致。  相似文献   

11.
我们使用英语中的单词素词和多词素词作为不同类型的单词来设计实验,验证了Markus双语心理词典表征理论对英汉双语心理词典表征模式的解释力。实验证明,在初级水平英汉双语者的大脑中,不可能只存在词汇联结模式 同样,在高级水平英汉双语者的大脑中,也不可能只存在语义中介模式。影响双语心理词典表征的因素较多,若仅从一个或几个方面来研究双语心理词典的表征模式,就难免挂一而漏万。  相似文献   

12.
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因而叙述呈静态,但也不乏生动形象的动态表达。文章首先分析了产生英语静态和汉语动态的原因,继而通过实例剖析了静态英语中的动态表现,并针对英语的这种语言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的飞速发展 ,英语缩略也随着飞速增加。据说 ,其数量已达数百万。作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缩略语大致上同一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差不多 ,都有同样的语法特点。但作动词、形容词、副词的缩略语的数量很少  相似文献   

14.
王晖 《东方论坛》2006,(3):60-62
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有两个突出的地方:在区分词与非词的基础上给词标注词类;名词、动词,尤其是形容词下标注附类。同时,文章认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属性词的确认;词类失标或标注不当;对某些三音节习用单位的词和非词的处理不一致。  相似文献   

15.
基于形容词的名词短语,是指将形容词转换成与其同根名词相关的名词性短语,主要涉及常用表达、特定表达、含隐喻意义表达和松散关系表达等四种强语势情况,本文通过举例、对比和分析等方法,论述了基于形容词的名词短语个性化的强语势表达特点,指出形容词与相关名词性短语之间语义上虽具相关性,但后者在表达程度上显然较为强烈。  相似文献   

16.
在英语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达到隐性否定效果(即完全没有否定词的出现却包含了否定含义),隐性否定词的出现就是其中的一类.隐性否定词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也可以是介词、副词、连词等虚词.这类词通常具有"否定"或"偏离"的语义特征,汉译时可以依据上下文或具体语境来推定其否定含义,从而进行正确的翻译.  相似文献   

17.
傣语修饰结构短语富于变化而复杂,又具有内在规律。名词的修饰语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形容词、动词等,动词的修饰语有助动词、否定副词、介词结构、时间名词、形容词等。这些修饰语与中心语的语序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前置后置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8.
以“抱-hold、举-rinse、拉-pull、扔-throw”这四对汉英手部动词为研究对象,在生成词库的理论框架下,对其各自的动名搭配进行基于汉英语料库的对比考察,从语义层面考察汉英动名搭配的共性和个性,并尝试揭示其认知缘由。研究发现:汉英手部动词的动名搭配之间的差异性更为明显,表现在语义搭配的方式和名词搭配词的语义类型两个方面。这些个性的表现离不开动词和名词的互动内驱力和认知偏向的互动外驱力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