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坚持文化自信,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而核心价值体系则是民族文化精神的精髓所在,是兴国之魂。二者的发展相互依托,互相促进。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的辩证关系,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以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目标,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努力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2.
中央十七大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文化提到关系国家文化安全、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吲和复兴中华民族的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国际国内的文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的文化建设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当代大学生应该深刻了解和认识我国文化建设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从自身做起,争做先进文化的推动者和传播者,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世界中国人的百年梦想和不懈追求。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础是文化复兴。世界环境文化的兴起,为中华文化复兴带来了重大机遇。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环境文化,就是为中华文化的复兴而奋斗,就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文化自信理论,凝聚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前提。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出发点,探讨高校思政课教师坚定文化自信的逻辑内涵、必要性,从多个角度提出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文化自信的对策,希望对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伟大复兴必然要求中国文化的繁荣。当代中国文化出现一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要加强国民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和国家的凝聚力、国家的稳定和社会发展的信心,关键在于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7.
立足新时代,展望新未来。加强和改进我国高等学校教育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文化复兴的重要导向[1]。纵观我国高等学校教育发展历程,国内高校始终坚持五育并举,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统筹推进国内“双一流”高校建设[2]。学生公寓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场所,是发展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德育工作的突破点及前沿阵地。公寓文化建设对促进高等学校教育和文化复兴的良性发展必然有所裨益,也顺应了新时代高等学校教育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前进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无论是对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巩固党执政的思想文化基础、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还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推动形成良好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金色年华》2013,(1):71-71
党的十八大高瞻远瞩,继往开来,向世人宣示了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坚定信念,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员令。作为传媒工作者,我尤其关注报告对文化建设的要求。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没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其中的新提法、新思想、新要求,不仅让我深受鼓舞、倍感亲切,同时也让我感到责任深重。  相似文献   

10.
坚定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利因子,可以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的灵魂,是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动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凝结中华民族的磅礴伟力、带动世界文化的繁荣。探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1.
薛凯文 《现代交际》2014,(8):227-228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当前,加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于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应该从社会环境、家庭氛围、学校教育等方面入手,增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2.
家风作为国风的构成基础,加强家风建设有利于解决家风建设意识淡化和整合性不足的问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曾国藩家风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文化的代表,具有勤俭自律、孝悌友爱、睦邻诚善等特点,对新时代家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我国未来发展明确了前进方向,同时也为破解少数民族文化建设难题确定了航向。在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中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是实现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和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来是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关系到伟大梦想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文化自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发挥文化自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动力。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生力军,他们的文化自信培育也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现今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利用网络环境的优势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陈丹 《现代妇女》2014,(4):60-61,69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不懈的追求与梦想。本文主要从文化的视角系统阐释中国梦问题,文章首先就中国梦的由来、涵义以及文化软实力助推中国梦等有关内容进行分析,而后重点围绕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三个方面研究中国梦视阈下我国文化建设存在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梦视阈下我国文化建设的对策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富强、团结的多民族国家,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支撑.我们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计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应该更加积极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而说到文化建设,就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我们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所犯下的错误,由一个文化冲突,演变为一场轰动世界的政治变革,可见我们对文化建设应给予更大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略论城市文化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致远 《城市》2012,(3):3-8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我国新时期文化发展建设的号角,指明了文化改革发展的前进方向。《决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推动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体现,文化建设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价值与中心观念在现代化的要求之下如何调整与转化的问题。当代中国充满着诸多文化矛盾和价值冲突,重新审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问题,文化危机是更为深刻的民族危机。通过正确认识文化建设的动力,文化建设的原则,复兴民族文化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乃是当今国人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