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边城》表面看似是一幅桃花源的图景,但小说却处处隐藏着悲痛和哀伤。其悲剧性主要体现在:从环境悲剧上看,作品展示了传统农业文明在现代文明面前不断衰落的悲剧场景,以及边城人民在不可遏制的外部文明的冲击下生存遭遇困境的痛苦无奈。从个人悲剧上看,尽管边城人拥有着一切传统而朴素的美好品质,但他们依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个体独立性,造成个体与社会关系脱离的悲剧。由于上述原因,边城其实是桃花园式图景下的悲剧。  相似文献   

2.
生态批评是关于文学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研究,是一种在对环境负责的精神中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的批评。沈从文的《边城》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的湘西世界,其中的自然和人性之美达到了极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生态批评角度来看,《边城》体现了美好的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是沈从文对现世生态的担忧和对美好生态的期望。  相似文献   

3.
笑汀 《老年人》2008,(7):42-43
近代文学“湘军”名家里,沈从文的身世、创作和才艺,应是最个性化的。他的长篇小说《边城》今日已拥有广阔的读者市场,其中部分章节已作为中学语文教材推广。据说他曾因该书而获西方文学界推荐的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然而,沈从文的文学天地绝非《边城》所能涵盖。粗略统计,仅小说一项——短篇二百余篇,中长篇十余部,就将近三百万字。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的《边城》是一部通过充满"爱"与"美"的边城风貌,寄托了他"优美、健康、自然"的人性理想和美学追求。平凡的故事情节当中,表现出的却是一番具有东方神韵的诗意之美。本文旨在探讨该部作品美的具体体现,从天人合一的和谐美、湘西少女之美、哀婉凄凉的悲剧美三个角度,感受其中深厚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5.
笑汀 《老年人》2008,(1):27-28
今日名满天下的旅游胜地—湘西凤凰,在改革开放以前,一直只是一个鲜为人知的荒僻边城。近百年来,这个小小的边城,至少走出了三个中国历史和文化舞台上第一流人物。对于沈从文和黄永玉,人们可能已经知之甚多,但对于熊希龄,则恐怕仍在“素昧平生”之列。读人如读书,熊希龄绝对是一个不可不读的人物。  相似文献   

6.
《边城》是京派小说家沈从文享誉世界文坛的代表作品,是描述“湘西世界”的典范之作。本文以杨宪益、戴乃迭英译《边城》为个案,分析杨氏夫妇如何在翻译中保留原文中的中国文化信息并成功传递给译文读者,向西方读者介绍了中国文化,并进一步细分、归纳了“抵抗式”翻译理论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7.
《边城》反映出湘西人在客观环境面前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剧的人生境况。本文试从"乌托邦理想"和"悲剧命运"的碰撞的角度来分析《边城》的情节设计及意境营造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读过《边城》的人都对翠翠和翠翠生活的地方留下了美好的想象:翠翠清澈如水的性情和恋情,乡民朴实旷达的作风,月光下水边的吊角楼等等。《边城》是自称为“乡下人”的沈从文所作,写的就是湘西的凤凰县。 凤凰县位于吉首市与怀化市之间偏西的地方,城区傍沱江而建,沱江如酒,沿江的吊角楼就如美人醉酒一样憨态可掬。城内大街小巷中辣子与熏肉的香味四季飘香,多情湘女,婆娑而过。有月光的晚上,苗民男女的对歌声可惊醒每一扇临水的窗户。出了城,见一山如利剑穿空,拔地而起,曰天星山。  相似文献   

9.
硬骨镇边城     
王旭 《老人世界》2008,(3):34-35
前些日子下乡,去了怀来县最偏远的村子——镇边城。我们从县城出发,路程约60公里。途中,右侧是斧凿般的峭壁,左侧则是万丈悬崖和碧波荡漾的官厅水库。山路崎岖,仅有1.5米宽。我们的伊维克似庞然大物般,喘着粗气向上攀耙。一路上,灌木与汽车的摩擦声此起彼伏,反光镜里,司机小郭略黑的脸上,挂着一抹心疼:车子绕了整整50道弯.走了将近2个小时,才到了这个四面环山之地。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先生以其优美、恬淡的笔触,表现了具有纯朴民风生活状态的小说《边城》,呈现出一段唯美的“桃花源”之旅。《边城》构筑的是一个远离世俗的宁静、和谐的理想世界,一个未受现代文明冲击,充满原始自然美、人性美和人情美的世外桃源之地。正是这座理想的“希腊小庙”,不仅勾勒出人人向往的理想圣地,同时也隐含了作者对现实人生的忧患意识,体现了深沉的人文关怀。本文正是以人文关怀的视角,通过对《边城》的深入解读,揭示小说构筑的小城之美、人性之美,与当今社会的人性冷漠、拜金主义形成鲜明对比,以此强调人文关怀对现代社会生活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1.
《老年世界》2006,(22):27-27
二连浩特离锡林浩特380公里,市区面积仅12平方公里,故有袖珍边城之称。“二连浩特”是蒙古语的汉译,“二连”原音“额仁”,“额仁”是牧人对荒漠戈壁景色的一种美好描述,有“海市蜃楼”的意思。  相似文献   

12.
汪曾祺师从沈从文。其文章创作中的艺术风格一脉承之,在空间视阈下都呈现出恋水情怀。最为明显的即为《边城》与《受戒》二文。笔者将从上述两篇文章入手对二者水域书写研究进行论析。  相似文献   

13.
边城凤凰     
一个人的边城一直想到边城看看翠翠,沈从文笔下的翠翠,看看那个清幽宁静的小镇。5月1日,在这个雨季的早晨,我背着大大的行囊,独自一人在湖南吉首的汽车站里打听去茶洞的路线。在花垣县转了一次车,正午时分来到茶洞。面的司机正要把我在公路边放下,我大叫:"别把我扔这!""行!"开车的男孩很酷地把头发一甩,开进了街里。茶洞不大,正是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曾经繁华喧闹的小镇,而今清清静静。车带着我一直走完整条街,也没发现一个客栈,"回头吧。"我悻悻地说。在公路口,有家店叫文明饭店。整个茶洞,只有这么一个客栈。  相似文献   

14.
一碗鸡蛋汤     
我16岁那年,到乌兰察布盟商都县一个小村庄插队,我所在的村坐落在集宁北端,赶上好天气,站在村里就可以望见老虎山,那时候,村里人称它为“边城”。  相似文献   

15.
英语以物为主语和汉语以人为主语是英汉语言之间存在的一大显著差异,而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是产生这一差异的根源。《边城》自从问世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并出现了众多英译版。通过对比分析金介甫英译版《边城》中的片段及其对应的原文来进一步探讨英汉主语的表现形式及句式差异,希望提醒英语学习者在翻译等学习时应注意适当转换,以满足英汉语言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车耳 《中外书摘》2009,(5):95-95
改革开放的八九十年代之际,海内外多有读人文科目的学子以评论某部图书为毕业论文而登科入第的,有如此时陡然走红的沈从文《边城》、钱钟书《围城》、《管锥篇》等。用好书选为论文命题,躬逢其盛,亦不失是一着好棋。文为时而作。  相似文献   

17.
边城寻梦     
以前看沈从文的《边城》,总在想这个湘西小城,是怎样的一个地方,有着那样眼眸清明如水晶的女子和宛转低回的山歌。就这样,怀着种种不可知的猜想,在大巴车的微颠里,我沉沉地睡去。  相似文献   

18.
父爱如泉     
清泉,从大山的腹地浸出石丛,漫过峭崖,一滴滴澄澈、晶亮。顺势而落,结成一丝丝银线,流呀流,流向旷野,流向平川,润禾稼之躯,解人畜之渴。其恩泽,淳厚、阔大、悠远。   以清泉比先父对我的爱,最恰切不过。   生我那年,父亲 22岁。我满一岁那年,家乡大旱,田土失收,全家 4口被饥寒围困。父亲便去湘鄂交界的边城安乡当了码头工人。这是“汗水熬尽难糊口”的苦活。把粮、棉、麻、莲一袋袋运下河去,将南杂百货一箱箱运上岸来,轻则百把斤,重则二三百斤,全靠肩挑背扛。有时还得下水,衣裳湿透;不下水,每一举步必倾全力,…  相似文献   

19.
声音     
01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桥头堡,如今竟显得像一个刚刚遭到敌对势力袭击的封闭边城。多大的事啊,不就是个大运会嘛,至于吓成这样子嘛。——深圳市规定,大运会开幕期间,场馆周边的小区居民,不得在家逗留,实在不愿离家,政府派出安保人员到其家中陪伴。时评人石述思评论道。  相似文献   

20.
“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南巡讲话这句名言,十余年来叫遍大江南北,雪域边城。从此,举国上下一心一意谋发展,国民经济获得持续快速健康增长,世人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然而,毋庸讳言,在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