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0世纪以来,日本作家、艺术家从各方面对《聊斋志异》元素加以挖掘利用,也借用《聊斋志异》的声誉扩大作品影响。田中贡太郎、太宰治等从中汲取创作灵感,充实与丰富艺术想象;战后女作家仓桥由美子等借用《聊斋志异》幻象描绘现代人的焦虑和不安,冠以志异之名的日本小说与原作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趣味上越来越远,多数作品以异人、异类、异境来将当下社会的人境以及与之相关的价值观、世界观相对化,以此分散与消解现实中的苦恼,获得片刻挣脱现实枷锁的感觉。  相似文献   

2.
○何萍教授 ,在我们开始这次访谈的时候 ,您能不能首先对您的治学特点作一个简明扼要的说明 ?●我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如果说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有什么特点的话 ,我想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这里所说的“历史” ,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哲学史中所吸取的哲学传统 ;这里所说的“现实” ,指的是我们所处的现实生活世界及其所提出的诸多重大现实问题。在我看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一个根本特点 ,就是面向时代 ,思考人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  相似文献   

3.
金庸小说如圆球人系列,都具有某种奇能,与主人公构成某种关系,有调节节奏、引人发笑的功能,其来自佛经。饮人血的怪癖人物,早出志怪。具有不循规蹈矩的"反叛人格"的"金毛"异人,来自印度民间故事与中国先唐史传,"金毛"乃具有一种文化符号的意义,属于比较文学形象学中讲的"套话",也是人物性格的充分个性化、不受中原正统规范羁绊的象征。三种异人形象的母题延续,期间多有民国还珠楼主武侠小说的中介。  相似文献   

4.
"法理学应关注国家和社会现实"王勇(以下简称"王"):刘老师您好!我想借此机会,通过我们之间的对话,来向读者展示近年来您的法学研究的主要脉络和基本观点。近年来,尤其是2006年我在法学所作访问学者期间,在您的指导下进行访问学习。那段时间,我陆续阅读了您的大部分著述和文章,同时也聆听了您的多次现场学术演讲,对您的法理学思想主旨有了一些初步理解和领会。您的著述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涉及面广,许多论题都是事关中国法治国家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了能够更为深入、更加准  相似文献   

5.
古松 《中文信息》2004,(9):46-48
到雪宝顶登山的人时有报告登山工具失窃,这是残酷而致命的现实,当您冒着生命危险登上山顶后,在下山途中您突然发现自己架设的保险绳不翼而飞,您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但愿这不是一个真实的传说,但愿不会有人因为登山工具的突然失窃而丢失生命。  相似文献   

6.
传统与现实是一个永恒的争论话题,然而又是一个争不明、解不开的死结。80年代末的“文化热”,围绕传统与现实的争论尤为激烈,观点迭出。稍后,“文化热”降温,传统与现实的话题,也不大被人们所关心,似乎该说的都说了,再说也没有什么新意。随着“市场经济”之类浪潮反复激荡,社会生活发生巨烈变化,传统与现实的活题又被牵引上来。人们企图从文化深层结构中去寻找现实生活变化的理论依据,特别是人文知识分子对现实变化不断发生疑问,其中诸如由消积接受现实对理想、对意义的亵读而导致漠视终极价值、注重现实享受的社会风气蔓延的巨…  相似文献   

7.
陈占彪(《社会科学报》编辑,上海社科院文学所文学博士,文化研究博士后,以下简称“陈”1:能否谈谈您对大陆近几年来传统文化热的观察,您是如何评价与评估的?  相似文献   

8.
戴良,字叔鸾,又字文让,孙权时为交州刺史,所撰《失父零丁》,或视之为怪诞,实为在北部湾地区寻找有才德者的告示.现分析如下:其一,《失父零丁》是寻找异人的告示,文中的“父”是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怪诞形貌的“失父”,是所谓“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庄子》一书中就多载有如此有才德的异人.其二,如此怪诞之文,是汉末时代混乱“不可与庄语”所致,是任交州刺史的戴良“诞节”个性而形成的“论议尚奇,多骇流俗”的表现.其三,戴良上任伊始,继承前任太守士燮的招揽人才,继续为交州地域文化建设寻访人才.其四,如此怪诞特色的寻访人才的告示《失父零丁》产生于交州,也确实是因为交州地区有着如此三类异人:一是汉末大乱,中原人士多有躲避至此地的,如牟子等;二是边疆少数民族,在中原人士看来,其相貌本就是怪异的;三是来往于交州的北部湾区域这一与海外交流通道的外来胡人,他们的相貌看起来也是怪异的.其五,从《失父零丁》这一文化现象,可以考察交州处于偏远至极却又有交通海外的便利的地域的独特文化生态,这就是不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勇于接受新思想、新方法,虽然是远离文化中心的落后,却又有交通海外的先进.这对我们理解东汉末年交州地区的社会、地域、士人、少数民族特性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也对我们今日开发、建设边疆地区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传统与现实     
传统与现实李凭传统是经过一定历史阶段形成并承续下来的文化现象。现实是人类历史上某一片断内的社会现象的总和。在人们的心目中,传统与现实似乎是绝然对立的概念,因而在谈论二者的时候,往往较多地注意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而忽略了它们之间的融合点。笔者以为,发现...  相似文献   

10.
新安是文化之郡,自古祁门多文人学士。《康熙祁门县志序》载:“祁门山川奇峭,多产异人,文章勋业,不下他邑。”从最近发现的两宗祁门清代诉讼档案,无不反映出当时祁门政治、经济、文化的时代面貌。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的发展从来没有面临过如此矛盾的局面。一方面 ,我们的传统经济学理论仍然在以固有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阐释着我们变化着的经济现实 ,在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迅速变革的冲击下 ,已有的理论体系及其结论变得支离破碎 ,有些理论结论与现实已是大相庭径。但这并没有妨碍传统理论以其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去说明现实 ,解释理论与现实背离的方法是指责现实的变化脱离了理论的轨道 ,或者说是现实变化太快使理论跟不上。按照原有的理论框架来规范现实 ,它显得对我们的经济现实与改革进程没有丝毫的说服力 ,相反 ,它几乎是处处在指责我们的经济现实…  相似文献   

12.
在"实用化的政治价值"的审视之下,汉语思想文化界对儒家文化传统与现代民主政治发展之间关系的理解一直没有完全摆脱"政治功利化"诉求的困扰.我们今天思考现代民主政治发展与中国儒家文化传统的关系时,不能把当下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问题或希望都归结到儒家文化传统身上;也需要参照现代民主政治发展与西方基督教传统在现实政治实践层面呈现出的复杂关系,将二者之间关系的梳理置于现实政治实践层面之上,考察儒家文化传统与现实政治分离的政治发展进程、儒家文化传统与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功能互补以及儒家文化传统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征婚乃现实社会一个寻找伴侣的有效途径,然而,本文提醒善良的征婚者,当您走进婚姻介绍所时,一定要多留一个心眼。  相似文献   

14.
现实主义是文艺风格的总结,当创作手法和受众感知达成一致时,它表达人们对现实的认识和追求,一旦经验和感受更替,现实主义也面临变革。网络小说中常见穿越元素,类似题材并非网络原创,但传统文学尽力弥合虚构穿越与现实的边界,网络小说却将穿越用作常规设定。两种故事的不同讲法,不只是文学自身的转变,还来源于虚拟劳动通过媒介经验构造的因人而异的现实。技术主导下的媒介表征系统融合,让艺术的现实拓展了经验的现实。传统现实主义预设现实与虚构的边界,而新媒介时代,在虚构与现实间的无边界跨越成为人的无意识生存状况。现实主义表现出现实与虚构、经验与情感不分彼此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5.
麻桑 《河北学刊》2006,26(3):45-49
麻桑(以下简称“麻”):成先生,我感到您对管理与伦理关系的研究,好像依然同您对周易哲学的独特理解有关。这从您的《C理论:中国管理哲学》一书中也看得出来。您把注重职能、技能、效能的Taylor、Fayol概念的现代管理学,做了易学、玄学与道德学高度的提升。我们也发现,在您的哲学著述系列中,都是把“变(易)”、“创造力”、“耦合性”等范畴提升到很高的层面来讲的。请问这些范畴之间有什么关联,它们与古典儒家传统中以功夫论、境界论为重要特征的人生哲学有何关系呢?  相似文献   

16.
肖兰兰(以下简称肖):陈教授,您好。能有机会对您进行访谈,我深感荣幸。您长期以来坚持用现代经济学方法研究中国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特别是近期在中国的城乡与区域发展、行业收入不平等、民营企业家参政议政等问题上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我期待您的这些研究能够解答我们日常观察与思考中的一些困惑。例如,我们常常听到说一些垄断行业收入过高,那么,中国的行业间收入差距到底有多大,未来又将如何变化?在今年的两会上,民营企业家代表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言论——政府让我们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这是中国市场经济一个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法律教育与法律从业者——以中国政法大学作为样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您曾在法大读书,之后留校任教,在您的心目中,法大是一个怎样的地方?相较于您曾经呆过的其他大学,法大有何特色、传统及精神内质?  相似文献   

18.
问:您曾在法大读书,之后留校任教,在您的心目中,法大是一个怎样的地方?相较于您曾经呆过的其他大学,法大有何特色、传统及精神内质?  相似文献   

19.
秦始皇的血统问题秦始皇的血统问题,向有不同说法。据《史记·吕不韦列传》所载,秦始皇为吕不韦的私生子。原文是如下: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一名异人)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  相似文献   

20.
陈占彪(<社会科学报>编辑,上海杜科院文学所文学博士,文化研究博士后,以下简称"陈"):能否谈谈您对大陆近几年来传统文化热的观察,您是如何评价与评估的?   林安梧("后新儒学"建构者,台湾师范大学教授,以下简称"林"):对大陆传统文化热的观察,我以为这是从所谓的文化知识分子热起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