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平家物语》是日本物语文学的代表作之一.成书于13世纪,记叙了12世纪末期源氏与平氏对政权的角逐.对这部物语的研究,无论日本学者,还是中国学者,都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对于《平家物语》中汉诗的研究,尤其是对《平家物语》中白居易诗歌的研究却少之又少.本文拟讨论《平家物语》中的白居易诗歌,分析说明白居易诗歌在《平家物语》引用的目的及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白居易的人生态度及与儒道佛的交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现诚 《学术论坛》2005,(1):113-118
白居易以其独特的人生思考和实践行为范式对后世产生广泛影响。文章从论述白居易人生态度的成因及特点入手,指出非功利的审美化是白居易人生态度的显著特征。白居易形成的非功利审美化态度,对他思想行为中所用以联结并融合儒道佛三教,最终使三教思想在其身上合为一体的影响效果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对白居易的美学思想作了新的探讨和研究,提出了在李白、杜甫之后,白居易通过说诗、论诗、评诗和写诗表达了他对于艺术与现实的关系,鲜明地亮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美学主张。  相似文献   

4.
白居易诗歌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运熙 《学术研究》2003,(5):115-119
白居易为了强调诗歌有裨于政治教化的主张 ,在其《白氏长庆集》的诗歌分类中突出了讽谕诗的地位 ,致使其诗歌分类出现了标准不统一的现象 ;同样 ,《与元九书》虽是白居易的重要论文 ,但该文为了强调讽谕诗而往往发为偏激之论 ,并不代表白居易全部诗歌主张 ;白居易诗歌在当时流传最广的不是讽谕诗 ,而是文辞流美、音律和谐的律诗 ,其骈体文章亦因与其诗风相近而广为流传 ;对元、白诗的成就 ,《旧唐书》与《新唐书》有不同的评价 ,这反映了由于审美标准的变化 ,不同时代对某些作家作品的评价会发生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金源著名诗人元好问对中唐诗人白居易颇为推崇.通过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元好问在思想上和文学上受到白居易的一定影响.元好问对白居易的这种接受,既是元好问的个人喜好所致,也是白居易在唐末至宋金时期较普遍地受到文人推崇的反映.元好问与白居易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金源著名诗人元好问对中唐诗人白居易颇为推崇。通过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元好问在思想上和文学上受到白居易的一定影响。元好问对白居易的这种接受,既是元好问的个人喜好所致,也是白居易在唐末至宋金时期较普遍地受到文人推崇的反映。元好问与白居易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关于白居易的研究,可谓成果丰硕。但是,对白居易心理建构的研究却极其罕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因为白居易本人非常重视“养心”而且善于“养心”。所以,本文不揣浅陋就此问题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8.
研究诗人及其作品,必须了解他所处的历史环境及其社会关系,白居易作为身处牛李党争时期的诗人也必然受到党争的困扰,要全面、深刻地了解白居易及其作品,就不能忽视对其在牛李党争中的处境的研究,本文从相关的原始材料入手,对白居易与牛李两党主要人物的交往情况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9.
勾利军 《中州学刊》2002,(2):109-111
白居易晚年以做分司官求“独善”。本文对白居易任分司官的一些细节问题 ,如分司次数、分司官名等进行了梳理考证。白居易所以自求分司 ,一是洛阳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环境宽松 ;二是分司官待遇优厚 ;三是由于他晚年身体欠佳 ;此外他与洛阳也有一些渊源  相似文献   

10.
作为宋初"白体"的代表诗人,王禹偁对白居易的接受尤其值得重视。多重身份的一致是他创造性接受白居易的前提。他突破宋初闲适之风的包围,不仅高扬了白居易的讽谕精神,而且还结合自身遭际努力认同白居易的贬谪态度;他不再限于学习白居易的某一类诗和某种精神,而是多方面拓展,极大丰富了宋初对白诗的接受。由此,他超越宋初一般白体诗人,成为宋初接受白居易的至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