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重要手段,静脉给药是化疗中的主要途径。但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对血管有刺激。易发生化疗药物外渗。轻者引起局部肿胀,疼痛,静脉炎,重者引起周围组织坏死,甚至造成功能障碍。因此,医护人员要了解药物渗漏的原因,预防、处理及避免静脉给药过程中化疗药物的外渗,减少患者的痛苦。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PICC置管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是将硅胶软管经外周大静脉插入上腔静脉,在肿瘤的化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硅胶软管可在X线下显影,能中长期地留置患者体内或输注刺激性及高渗性药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治疗的耐受性。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共置管153例,发生深静脉血栓6例,发生率为3.92%,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化疗是目前治疗肿瘤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绝大多数化疗药物的给药途径是静脉滴注.并且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静脉炎,为了保护老年患者的外周血管.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成为患者进行化疗的重要措施之一,这样,一些穿刺相关的并发症就出现在临床工作中,气胸是其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为1%-10%,我科2005年5月至2009年5月为老年化疗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48例,确诊术后气胸者1例,处理及时,未引起医患矛盾,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而经皮静脉用药是其主要治疗途径.现将我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为461例肿瘤患者实施经皮血管化疗的选择与护理干预,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化疗作为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有一定的副作用。有的患者惧怕化疗,有的患者说化疗的前一天晚上根本睡不着觉。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面对化疗呢?  相似文献   

6.
目的 (1)研究新辅助化疗前后大肠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变化及对患者血清CEA水平的影响,观察患者生存率和生存时间的情况,评估该方法治疗大肠癌患者的临床价值。(2)分析新辅助化疗治疗大肠癌后患者生存率和生存时间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大小、肿瘤分期、分化程度以及化疗前CEA水平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该方法治疗大肠癌价值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09~2011年3年间收治的60例大肠癌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0例大肠癌患者中有45例(75.00%)血清CEA水平较化疗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前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大肠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的并发症有:恶心、呕吐22例(36.67%),发热4例(6.67%),白细胞降低18例(30.0%),皮肤瘙痒2例(3.33%),脱发3例(5.0%),皮肤潮红1例(1.67%),血压升高9例(15.0%)。(3)新辅助化疗治疗大肠癌患者术后1年、2年、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3.3%,86.5%与77.8%。(4)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直径、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合并症有密切相关,与化疗前CEA值无明显相关。结论 (1)新辅助化疗使多数患者血清CEA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对血清CA125、CA19-9水平无明显影响。(2)新辅助化疗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疗效与患者年龄、肿瘤位置、肿瘤直径、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合并症有密切相关,与化疗前CEA值无明显相关。(3)新辅助化疗在大肠癌治疗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肿瘤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有效留置时间的效果,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提高外周静脉留置针有效留置时间”为活动主题,对目前科室肿瘤患者使用留置现状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原因,针对原因设定目标,制订相应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表明,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静脉留置针有效留置时间明显提高,达到预期效果。得出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肿瘤患者留置针有效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将护理质量指标应用于胃癌患者静脉化疗护理实践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304例胃癌手术后静脉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护理质量指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护理指标和患者满意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护理指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护理质量指标应用于胃癌手术患者术后的静脉化疗护理管理能够提高静脉化疗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9.
很多肿瘤患者在经过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正规的综合治疗后,病情稳定,康复出院,部分患者还重返原来的工作岗位。在这个对付肿瘤初战告捷的时候,很多患者可能会感到迷茫:既然肿瘤已经得到控制,还需要定期复查吗?什么情况下需要复查,具体检查哪些项目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在老年患者化疗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危机管理小组,制定老年患者化疗输液危机管理措施,加强培训,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应用危机管理护理策略。按照时间先后选择2013年1-12月份住院的化疗患者172例为对照组,2014年1-8月份住院的化疗患者186例为观察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化疗输液期间患者对静脉输液服务的满意度,输液渗漏及静脉炎的发生率,输液方式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输液方式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输液渗漏及静脉炎的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化疗输液护理中引入危机管理理论,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有利于提高化疗输液的护理质量,确保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满足患者需求,展现输液护理服务的品质和内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即时综合性评估系统对老年肿瘤患者安全的影响,研究其对患者化疗前后满意度及安全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选择129例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61例),对照组予常规化疗宣教和护理措施;观察组予包含老年安全评估、心理状态评估、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及卡氏功能状态评估为内容的即时综合性评估;结合系统常规化疗教育与健康管理,护士根据评估结果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干预措施。结果运用即时综合性评估系统使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1),患者安全性提高(P0.05),对护理工作有指导意义。结论即时综合性评估系统能对肿瘤患者快速、即时及综合的评估,辨别风险,针对风险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提高患者安全指数,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化疗是目前治疗晚期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老年人化疗期间有其自身独特的护理问题,因此,在化疗期间更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做好各项治疗与护理.预防并早期发现毒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关系到化疗的成功与否。现将我科2005年至2008年收治的老年手术后进行化疗的78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分析.将护理特点做一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从1995年至2007年间,对经诊断为恶性胸腔积液(简称恶性胸水)的29例患者采用胸腔置细小硅胶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加顺铂胸腔内化疗,胸水控制后行全身化疗、放疗或手术治疗。此法使恶性胸水能在3~5周内控制或消失。从而使一些晚期胸腔肿瘤患者有机会对原发病灶行肿瘤根治性综合治疗。近期胸水控制有效率90%,是临床治疗恶性胸水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GP联合化疗方案对老年肺癌患者消化道毒副作用指标评分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前来辽宁省肿瘤医院住院接受化疗的老年肺癌患者41例,采用GP方案(吉西他滨1.0g/m2,第1天和第8天经中心静脉置管滴注,顺铂7.5mg/m2,第1~3天经静脉滴注,1个治疗周期为21天,共进行2~4个周期),入选患者均在开始化疗前及结束后分别接受了消化道毒副作用指标[恶心、呕吐等级及恶心问卷(NP)]评估,并进行了对照比较。结果老年肺癌患者化疗后各项NP因子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化疗前(P0.01,P0.05);同时,化疗后没有恶心、呕吐者(0度)明显少于化疗前,而轻、中度(Ⅰ~Ⅱ度)及重度(Ⅲ~Ⅵ度)恶心、呕吐者均明显多于化疗前(P0.01)。结论老年肺癌患者GP方案化疗过程中有明确的消化道毒副作用表现。  相似文献   

15.
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每年肿瘤发患者数己达160万左右,由于缺少早期特异性临床表现,大约2/3的患者初诊时病情已经到了晚期,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最佳时机,部分患者不得不依赖化疗放疗方法进行治疗,改善预后,尤其是老年肿瘤患者,采取化疗方法的更多.……  相似文献   

16.
《人生与伴侣》2006,(11):10-10
“手术后两个月,人快不行了……”“咬着牙做完了放化疗,肿块缩小了,却出现了转移………”做完了手术、放化疗,没想到半年就复发了……”随着肿瘤治疗、康复水平的长足进步.肿瘤已不再是死亡的代名词。但肿瘤患者及其家属在治疗康复的过程中仍感到心力交瘁、困难重重。肿瘤康复到底难在哪里?难就难在要跨越三道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鹿血晶治疗消化道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消化道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中医辨证为肾阳虚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按照常规标准化疗方案进行化疗,治疗组32例采用在化疗的基础上口服鹿血晶中药饮片治疗。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骨髓抑制恢复情况及中医症候变化。结果治疗组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后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及中医症候提升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鹿血晶能明显改善骨髓功能及中医症候,保证化疗顺利完成,服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穴位按摩疗法对老年肿瘤化疗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随机将136例老年肿瘤化疗且存在睡眠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观察组给予中药足浴并足底穴位按摩疗法,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口服,连续干预1个月,借助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PSQI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 SQI总得分及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等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浴穴位按摩疗法可有效提升老年肿瘤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减少催眠药物应用次数,避免药物依赖和成瘾事件,降低日间功能障碍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五行音乐之宫调音乐对肿瘤化疗患者失眠的疗效。方法选取失眠的肿瘤化疗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宫调式音乐疗法。结果试验组通过采用宫调式音乐疗法缩短了患者的入睡潜伏期,延长了患者的实际睡眠时间,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质量。结论在化疗过程中采用宫调式音乐疗法,提高了患者的睡眠效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正压输液接头与零压输液接头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40例肿瘤科放置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采取正压输液接头与已穿刺好的中心静脉导管连接,对照组20例采取零压输液接头与已穿刺好的中心静脉导管连接,输液结束皆采用生理盐水20ml正压脉冲式封管,比较两组阻管率、感染率、静脉炎发生率及总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阻管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27);两组感染率、静脉炎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1);两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25)。结论正压输液接头能更有效地协助肿瘤科护理人员进行输液管理,减少中心静脉导管阻管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