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浅议“数+形+量+名”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中,数量词组修饰名词或名词词组结构嵌入状态形容词,就变成了"数词+形容词+量词+名词"结构,本文将试着讨论此结构语形、语义、语值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中"数+形+量"格式的构成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格式中的形容词对数词形成制约,形容词和量词之间存在着双向制约关系,格式后接名词又制约着"数+形+量"格式的构成。这种制约关系是由语义的一致性、语义的自足性、语义的决定性原则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CCL语料库数据,从语义发展和句法环境两个角度考查汉语个体表量结构“数+匹+名”的语法化历程。研究发现:1)“数+匹+名”结构经历了三个语法化阶段,包括零量词阶段、准量词阶段和标准量词阶段;2)类推和重新分析是该结构语法化的重要机制,“匹”字的语义发展及它所在的句法环境的变化是该结构语法化的根本动因。  相似文献   

4.
Noam Chomsky 转换生成语法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它能将表面不同的结构联系起来,又能将表面相同的结构区分开。说明前者的有著名的主动与被动结构,例如以下两句形式迥异,但语义关系相同:(1)a.They named the child Tom.b.The child was named Tom.说明后者的更是不乏其例。例如下列例句的表层结构相同,都有一个“形容词+不定式”的  相似文献   

5.
遵义话有一种特殊的语法形式,即“x的+量”式。其中,“x的”表示的是“的”字结构,“量”则表示量词。遵义话的“x的+量”式,实际上是两种结构,一种是名词性的,一种是形容词性的。本文主要讨论这两种结构的构成方式和语法功能。一、名词性的“x的+量”式就语法功能而言,名词性的“x的+量”式,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也可以后接疑问语气词作疑问句,少数情况下还可以作定语。例如:  相似文献   

6.
形容词作定语时修饰主语或宾语,在句法上与其中心语构成直接成分;形容词作状语时修饰谓语,在句法上与谓语构成直接成分.但在语义平面上,定语形容词的语义不仅指向其中心语,还指向句内的其它成分或句外成分;状语形容词的语义不仅指向谓语,还指向句子中的主语、宾语等体词性成分,形成了一种句法与语义相悖的结构.作定语和状语的同一形容词虽语义指向相同,但所表达的主观意义不同,修饰语形容词语义指向的不同是人类认知模式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石期土话的量词重叠式"量+哒+量"的构成及使用特点较有特色;句法功能上,"量+哒+量"重叠式可修饰限制名词、动词、动词性短语,从而在句中可做主语、定语、状语、补语、谓语;量词构成"量+哒+量"重叠式后产生了附加意义,附加意义随着在句中所作的成分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8.
从"潜在歧义论"的观点出发,指出现代汉语中"NP+自己+VP"结构是一种潜在歧义结构,并运用义项和语义特征理论分析了"自己"在"NP+自己+VP"结构的主谓句中的语义指向有前指主语NP和后指谓语VP两种可能,揭示了"NP+自己+VP"结构在实例化为具体语句时,因动词V蕴含的语义特征有[+单方主体]、[-单方主体]之别,从而影响着"自己"的语义指向归属。  相似文献   

9.
凉山彝语类别量词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山彝语(北部方言什乍话)的类别量词很丰富。量词主要来源于名词、动词和描摹词(有人将其归为形容词);抽象的量词由具体的量词引申而来。凉山彝语量词有自己独特的一套语义分类标准,名词所指事物都有不同的属性,从量词归类时所依据的属性可以看到该语言所侧重的事物属性。除了这些最显著的语义特点外,量词还有一些变调特点和句法特点。拷贝型量词也是凉山彝语类别量词的一个重要类型,正如其他的藏缅语族语言一样,它是量词发展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0.
汉语数量词的用法古今多有相同之处 ,又有很多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地方。本文采用对比的方法 ,就数、量词的搭配使用情况 ,数量词的位置 (词序 ) ,数量词充当句子成分及古汉语数词的特殊用法等几个方面对数量词古今用法的异同情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语法形态和语法功能两方面分析广州话形量词,其形态有"形+量"式和"形+量+形+量"式两种,它能和名词、副词、数词、结构助词组合,在句子中可作主语、宾语、谓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相似文献   

12.
《庄子》“X+然”类形容词语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中"X+然"类形容词是由单音节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拟声词或叠音词加上词尾"然"构成的.它可以与名词、动词、形容词组合成偏正结构,在句中充当谓语、状语、句首修饰语和外位语等句子成分.  相似文献   

13.
日语的词汇中有大量外来词,表现出"兼容并蓄"的性质.形容词属于日语用言之一,从构词的角度来看,具有封闭性特征,和其他主要词类相比,一般认为日语形容词不太发达.但是日语中存在不少功能不同的形容词性词缀.表现出形容词丰富多彩的一面.日语合成形容词属于派生形态,而非复合形态,这是由于形容词的形态特征所导致的结果.从构词形式来看,形容词的构成一般也不涉及省略、混成等其他构词形式.通过小句词化形成形容词的语法操作颇为普遍,小句词化是词的词缀化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察-y这个形容词后缀:1.-y后缀的词源、形态、意义;2.-y后缀形容词的分类,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3.-y后缀临时构词的理据及反映的人类语言的模糊性;结果说明在英语中,-y是一个构词能力很强的词缀,它具有临时构词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拟讨论首字为"不、无"的双音节词的结构类型.我们认为,多数情况下,"不"后跟动素和形素,构成偏正型合成词,"无"后跟名素,构成动宾型合成词;但"不"后也可以跟名素,"无"后也可以跟动素、形素,其结构类型应具体分析;还有一些语素意义不明的双音节词不宜讨论其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古汉语中名词性成分作说明谓语的问题.研究表明,古汉语中名词性成分作说明谓语一是表示体貌特征,一是表示衣食住行.后者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结构上,名词单独作说明谓语的情况很少,而且有较强的限制条件.常见的是名词与名词、形容词或数词组成偏正短语,然后整体上充当说明谓语;而且,偏正短语很少单独作说明谓语,一般是两个以上并列作谓语.作说明谓语是名词性成分的正常语法功能之一,不能看作是活用为动词.  相似文献   

17.
形容词语用组合是词汇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形容词语用组合研究包含以下几个问题:形容词的适用条件及其缺失(对名词的依赖性),形容词适用性的两种分析法,决定形容词适用性的重要因素以及形容词语用组合对认知系统的揭示。形容词适用性反映了形容词对名词的依赖性,家族相似性能更好地解释这种依赖性。对形容词语用组合的分析,揭示了我们的认知系统既有组合元素又有连通元素。  相似文献   

18.
单音形容词的叠合有AABB和ABAB两种方式,能表示“意义并举”,但在指向特征上又有合述和分述两种情况,由此可证明:AABB叠合式较常见,而ABAB叠合式只存在于部分可以AABB叠合的单音形容词之中。单音词之间的叠合不同于单音词或双音词的重叠,它是一种造词方式,认识其规律并运用之,对于词语的发展是一种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