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益集团是台湾政治发展的产物,岛内政治体制的转型、政党政治的形成以及政治环境的变迁对利益集团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利益集团作为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尺也对岛内的政治变革、民主化进程及政治局势产生独特的影响,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深刻揭示利益集团与政治发展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准确把握岛内政治发展的脉络和方向,理性评价台湾利益集团的基本特征与功能。  相似文献   

2.
台湾政治转型主要是由台湾岛内外因素、主客观因素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台湾岛内因素来看,台湾经济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台湾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国民党政权的"法统"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危机,被迫进行民主改革.从台湾岛外因素来看,大陆"一国两制"政策对台湾政治转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世界范围内"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对台湾的专制体制产生了巨大冲击;而来自美国的压力也迫使国民党进行"政治革新".在这些岛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台湾出现了多党并存的格局.  相似文献   

3.
政治本土化是当代台湾政治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和特点,是观察台湾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从时间上来看,台湾的政治本土化滥觞于蒋经国主政时期,在李登辉主政时期其性质发生扭曲异化,民进党上台执政后,发展到高潮。简单来说,台湾的政治本土化是指台湾政权由外省人主导转变为由本省人主导,  相似文献   

4.
韩国市民社会萌芽于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后在长期的威权统治时期一直保持震荡前行的发展态势。在“汉江奇迹”与美国民主政治思想和秩序的影响下,韩国市民社会获得了快速发展,并促进和助推了韩国政治民主化的转型。韩国政治民主化完成转型之后,得益于宽松的政治环境,韩国市民社会迎来了发展高峰,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对韩国民主政治的作用与影响与日俱增。韩国市民社会内部也开始分化为“保守派”与“进步派”,参与政治生活的一致性被割裂,加之中产阶级的脆弱性等复杂因素的影响,韩国市民社会的未来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5.
2011年初中东地区发生了轰动世界的政治变革,这对中东政治民主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政治民主化的过程往往曲折反复,蒂利的政治过程研究途径摈弃了民主化理论中传统的结构主义和政治转型解释机制,将重心放在民主化和去民主化过程中关键事件和重要机制的研究。将这种研究途径用于分析中东民主化进程,解释国家和公民是如何经由各类政治过程逐步突破公共政治的隔绝、扩大政治平等、实现民主协商,这对于解释中东地区的政治变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6.
政治转型即政治体系的民主化,一般遵循威权政体的崩溃、民主政体的创设、民主政体的巩固三个序列阶段.韩国政治转型较为完整地遵循了这样一个民主化的序列范式.经由民主化转型而实现民主的韩国,其民主政体的巩固正处于由消极巩固向积极巩固的转进过程中,这期间既要求宪政结构的优化,更要求建构起对新的民主制度起支撑作用的政治文化.市民社会可以提供这样一种介于并融通个人与国家两个政治主体的中间阶层和文化支持.  相似文献   

7.
中国进入了一个以社会政治领域深层次改革为重点和难点的新改革时代,政治场域的民主化、法治化及其治理转型已经成了大势所趋,而通过制度创新、体制改革和宪政认同来重新整合和聚合多元化社会、保障改革开放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必然选择.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宪法治理始终处于核心位置,并伴随着适应社会政治领域深层次改革要求的“政治传播革命”.这就要求我们开创中国气派的政治传播研究,结合中国实际与改革目标从宪法治理的视角,开创新时期政治传播研究的新境界.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政治传播在未来公共政治场域结构生成中的功能地位,并展望了政治改革与传播革命的耦合与共振机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马强 《理论界》2007,(2):248-249
台湾政治人物的出访有其各自的原因,同时也反映着岛内政治斗争态势,对陈水扁、马英九的出访进行分析,解读美国对此作出的反映,可为我们准确判断台湾政治的发展趋势、制定正确的台海政策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9.
韩国由权威主义向政治民主化转型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年代末韩国实现由权威主义向政治民主化的转型 ,这是韩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权威主义统治日益腐败的结果 ,而民主化运动的不断高涨则是促成政治转型的最直接原因。从韩国政治转型的过程中可以得出两点教训 :一是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 ;二是发展中国家在选择自己的政治模式和发展战略时 ,必须根据各自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社会现状建立和发展适合自己的民主政治形式  相似文献   

10.
身为台北市长的国民党人马英九是台湾岛内众所瞩目的政治明星,朝野双方一直十分关注马的政治方向,本文着重分析影响马英九政治前景的有利因素,不利因素以及与此相关的连战,宋楚瑜和马英九之间的互动,并对台湾近期政局走向进行预测,进而预估马在2004年或2008年前参加台湾“总统”大选的可能及其胜算大小。  相似文献   

11.
冲突是政治的源泉,政治的本质就是使人们从冲突走向一致。而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基本方式就是政治妥协。政治妥协不是投降、不是软弱,更不是反动,它是一门政治艺术,是一种政治策略,是一种社会调节机制,是在民主制基础上的不同利益群体的可行性合作。在多元化社会的今天,我们更要深刻理解“政治的灵魂——妥协”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2.
政治发展实际上是一种历史进程,是一个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而同时得以推进的进程。无论是通过主观规划与设计所推动的一国政治发展,还是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政治发展,之所以形成种种差异或采取了不同的政治发展模式,主要在于其生存的生态环境不同。自然地理条件、物质生产方式与水平、社会传统、文化习俗、民族构成等,这些都是政治的生态环境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对政治的形成、变化、发展产生影响;同时,政治一旦形成,一旦通过其特有的力量作用于社会乃至作用于自然,也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改变着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所以,一方面,基于特定的国情基础来构建一国的政治体制,是政治发展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规律;另一方面,合理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来促进一国的政治发展,也是需要遵循的基本原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人类能够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那些共通的、普遍的政治文明成果主要包括:属于政治原则方面的,如"人民主权"原则以及基于这个原则的一些价值和理念;属于政治精神方面的,如国家治理中的"法治精神";属于政治技术方面的,如不同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面临共同问题的解决手段。当然,正确区分政治发展中的合理借鉴与向别国输出政治价值和制度这两者之间的原则性差别,在当代国际政治领域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政治冲突、政治整合与政治秩序论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治秩序、政治冲突与政治整合是一个相互作用和影响的互动体系,他们之间构成一个“冲突—整合—有序—再冲突”的螺旋发展过程,其中政治冲突是问题,政治整合是手段,政治秩序则是前提和目的。厘清三者关系,对维系与发展现有的政治秩序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4.
目前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的政治认同是公民对政治系统的一种情感上的归属感,是其有序的政治参与的心理基础。社会转型以来,我国公民生活上的诸多压力使其无暇进行政治参与,公民政治参与的挫折感使其不愿意政治参与,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不畅通使其不能广泛参与,因此,只有增强公民对政府、制度以及政策的认同程度,建立与健全各种公民权利和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才能使其进行广泛有序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5.
政治参与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表征和推动力量.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有了较大较快的发展,但是在当前参与政治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一定领域和一定程度上的参与缺失,并形成了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极大制约.对此,我们要在分析现状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及时采取多种相应的对策,以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目标,进一步扩大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6.
政治信仰是政治哲学生成的精神基础,是其指向的最高境界,是其学科体系的核心范畴,是制约其全程的灵魂.如果政治信仰不明晰、不自觉,任何政治哲学体系恐怕难以建立起来,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同样如此.政治哲学的现实性与理想性品质并不是所谓政治的现实性与哲学的理想性的原始移植或机械相加,而是全新生成的.任何政治哲学对它所处的时代来说,都是现实的,也是理想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其哲学、政治学相比的特质而言,它从来都是用它的"理想性"批判、感召、构建其现实性.所以,现在所谓构建或重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重要的还是首先科学地研究马克思的政治信仰.  相似文献   

17.
论人的政治性与政治主体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虞崇胜 《文史哲》2002,23(4):57-62
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人 ,从其本性来说 ,都是政治人 ,人的政治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既然人天生是政治动物 ,那么 ,现实社会中的人就理应成为政治主体 ,成为主导政治发展的基本力量。一些研究者之所以将大多数人排除在政治主体之外 ,除了未将人的政治主体性地位与人的政治主体性实现区分开来 ,另一个原因就是未将人类的政治生活与政治管理加以区别。只有将人的政治主体性地位与人的政治主体性实现、人类政治生活与政治管理区别开来 ,人的政治性和政治主体性才会清楚地显现出来 ,人类的政治生活和政治管理才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李文溥 《社会科学》2006,42(3):17-28
苏联1954年版《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是一本对我国传统经济体制及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著作,至今影响仍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深层次阶段,实践呼唤建立新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因此,时《教科书》进行理论清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于人民政协来说,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民政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肩负的一项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0.
卢梭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浪漫主义者,他的<社会契约论>为我们贡献了一幅最美好的国家政治蓝图,<爱弥儿>则培养了最好的国家公民,两者共同指向实现人人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并带有着极强的"乌托邦"印记,这是一种政治的浪漫化,更是浪漫化的政治,但正是这种理想化的社会所树立的现实标杆,成为人们为重拾自由与平等的政治理想不懈奋斗的重要的原动力.这一点即是卢梭政治"乌托邦"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