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李凭 《江海学刊》2012,(3):171-178,239
北魏孝文帝南迁国都,工程浩大而繁杂,因得力于尚书李沖、任城王拓跋澄和皇后冯氏的襄助,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大业。李沖、拓跋澄和冯氏分别是汉族士族、拓跋宗室和皇室中最有权势和能力的人物,他们在营构新都、动员与组织迁徙的活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不过,他们对于孝文帝的迁都方略,或者事先并不知情,或者知情之后一度激烈反对。然而,孝文帝却坚定地重用他们,这与孝文帝欲藉迁都事件而达到分化平城旧政治集团之目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张涛 《晋阳学刊》2014,(3):35-39
社群文人的潜在门户意识,使得他们极力排斥来自他社的不利因素;但相对社内文人群体而言,此种门户意识更易导致他们思想行为的趋同倾向。究其因,主要有三:(一)文社领袖一般具有杰出的文学才能,他们所倡导的文学思想为社内文人所尊奉;(二)同社士子多由亲属或者师生组成,在文学思想上,彼此之间往往具有渊源继承关系;(三)同社文人大多为本乡、本县或者本郡之人。这种趋同倾向在文学创作上表现得极为明显,主要体现在他们的集体创作成果——社稿方面。同社文人的门户趋同意识容易导致他们的文学创作在题材、体裁、思想、风格等方面趋于一致,这对形成某一文学流派,掀起某种文学思潮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夸大同社文人趋同意识对文学的积极影响,有时同社文人在"过分"强调创作一致性的同时,也会忽视他们的独创精神而导致模拟倾向。  相似文献   

3.
作家创作的寂寞感是一种复杂的心境。它往往是优秀作家在找求美、追求美、探索美中间,为美的毁灭或者是为美被损害、侮辱、蹂躏而发出心底的呼喊和忧患情绪。而且往往是在动乱的年代,或者是社会变革时期表现得更为突出。作家常常对生活中的真、善、美遭到假丑恶的包围而发出愤慨与不平。这种美学情愫,反映在作品中,又常常是深沉而迂回的,在艺术上呈现出激愤中蕴藏着沉郁,奋发中包含着深沉的特色。 各个时代作家创作的寂寞感包含着一个时代的使命。由于作家对生活爱得深沉,而现实生活又无法满足作家的这种爱,于是他们感到苦闷,发出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感叹!甚至“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也因他们“爱别人胜过自己”,心才“储满痛苦。”(蔡其矫语)便以沉郁寂寞的感情,  相似文献   

4.
王明科 《社会科学论坛》2005,11(15):138-147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一部分作家极力反抗传统,但他们始终就在传统之中;另一部分作家试图建构现代文化,但他们或者急于建构而不得,或者发现现代性也是一种有着弊端与缺憾的悖论性存在,所以在追求现代时就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回瞥中的怨恨体验.中国文化的现代建构就是在反抗、追求、回瞥等各种力量的综合张力甚至对立中实现的动态的创造性融合.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一部分作家极力反抗传统,但他们始终就在传统之中;另一部分作家试图建构现代文化,但他们或者急于建构而不得,或者发现现代性也是一种有着弊端与缺憾的悖论性存在,所以在追求现代时就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回瞥中的怨恨体验。中国文化的现代建构就是在反抗、追求、回瞥等各种力量的综合张力甚至对立中实现的动态的创造性融合。一、鲁迅的回瞥与怨恨鲁迅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对传统的怨恨与反抗,还在于怨恨地意识到自己就在传统之中,自觉认识到自己属于旧一代,而去和旧一代做斗争。鲁迅称自己是抽了鸦片而劝人戒除的醒悟者,是“思想…  相似文献   

6.
很多学者认为老子主张"贵身"或者"贵生",但这一观点实际上是对老子生命观思想的误读。因为老子从根本上是反对众人去"贵身"或者"贵生"的,其生命观思想的真正主张是具有辩证性的"自爱不自贵":既反对因追求显名厚利而不亲爱自己的身体;也反对因过分尊贵其身、厚养其生,益生妄作而害了自己的性命。  相似文献   

7.
正在中国式的传统教育下,孩子们违背长辈的意愿或者在被训斥时还口,就会被视为忤逆或者不孝。的确,从父母、长辈的角度来看,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而他们居然不领情,还反过来和他们吵架,这种行为的确让人恼火。不过小编提醒各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爱顶嘴不一定没有好处。为什么不给顶嘴大多数父母都有一种家庭地位高于孩子的潜意识,经常抱着"我生你养你,为了你做了那么多事  相似文献   

8.
在现行的哲学教材体系和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我们对于现象与本质的相对性问题的认知,存在着诸多的误解和不足:或者由于对二者的相对性把握不准于是就避而不谈,或者武断地认为在这里不存在什么相对性而干脆予以舍弃,又或者认为虽有相对性但并不重要而贸然忽略不讲。实际上,无论从现象和本质各自的规定性,还是从二者的相互关系上来分析,他们中间都存在着复杂多样的相对性,从理论上对他们进行分析和界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商誉的本质是以交易机会和交易条件为特征的财产权,基于此,商誉侵权损失或者所得的范围不限于最终商品交易损失或者所得,还包括中间商业交易损失或者所得。在损失或者所得的形态上,受害人的积极损失、可以合理期待的交易损失即期待利益损失或者侵权人积极所得、因侵权而成立但尚未履行的交易收益即法上期待利益所得属于赔偿范围;受害人尚未履行的交易收益损失即法上期待利益损失得具体分析其赔偿与否;侵权人因侵权可能发生的潜在交易收益即期待利益所得应排除计入赔偿。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解体时代知识分子命运时汤因比说,“这一个联络官阶级具有杂交品种的天生不幸,因为他们天生就是不属于他们父母的任何一方面”。“他们不但是‘在’而不‘属于’一个社会,而且还‘在’而‘不属于’两个社会”。而更其不幸的是,鲁迅虽然“不属于”其中任何一种文明或社会,无论是传统中国还是现代西方,但他恰恰又无法摆脱与这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1.
正强迫症是焦虑症中的一种强迫症是焦虑症中的一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反复出现不想要的想法和感觉现不想要的想法和感觉,使他们感觉到自己在被迫重复地做着某事。很多人都知道或者怀疑自己的这种强迫观念是不正确的人都知道或者怀疑自己的这种强迫观念是不正确的,但即便如此,他们也  相似文献   

12.
朱爱莲 《中州学刊》2012,(4):174-177
"80后"文学文本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其语言上的表现和追求。他们冲破了传统文本的标准化、集体化模式,颠覆和重构了文学语言的表征,形成了自己青春时尚、自由混搭、奇特丰富的语言模式,体现了对极致的形式美的追求。阅读他们的文本,或者忧伤,或者诗意,或者低沉,或者煽情,或者幽默,或者尖锐,或者沧桑,或者时尚。总之,众声喧哗,各具特色,灵动张扬,充满激情和才情。上述这些突出特征成为他们的文学文本畅销的最大动力。  相似文献   

13.
普遍的观点认为国家补偿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因合法行为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特别损失,国家给予的补偿。人们往往忽略了一类国家补偿即公法上的无因管理引起的国家补偿:公民在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的情况下,为避免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损失而支付了费用或受到了损害,国家作为受益人应给予的补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哲学界广泛讨论了矛盾的同一性问题。其中涉及到同一性的两种情形(即对立双方因互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而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双方因一定的条件而互相转化)之间的关系问题。有些同志认为,在每一具体的矛盾运动中,“或者有同一性的第一种情形”,“或者有同一性的第二种情形,而不是说这两种情形中的每一种都始终存在于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因此,“矛盾双方总不能一直共居下去,也不能一开始就互相转化,总是要先经过共居,然后才发生转化”,“只能是由共居到转化”,而“不能设想其对立双方有什么永恒的共居或不停顿的连续的转化”。简言之,在这些同志看来,共居就只能是纯粹的共居,转化就只能是纯粹的转化,两者不能并存。  相似文献   

15.
一、累惯犯服刑前的心理对社会强烈的报复心理是累惯犯的心理本质特点之一。累惯犯在初次作案时,这种心理不很明显,但他们服刑后再次作案时则表现的得比较强烈。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就可能导致他们以猖狂犯罪的方式向社会报复。累惯犯产生这种心理的因素是:卜一)初次服刑过程中心理严重受挫。这一般是由于预审员或者管教干部的体罚而产生的。有的罪犯被预审员或者管教干部体罚以后,心中一时难以平衡这种不满心理,到了社会上以后就可能以此为诱因而再次产生犯罪行为,特别当他们回归社会以后得不到公正的待遇时则可能激化心中的仇恨心…  相似文献   

16.
曹端(1376—1434),号月川,河南渑池人,学宗程朱,称明初大儒.他在理学中,排开技节的议沦,直接就理学中心的理气问题,著《戾说》篇,提出理气一体之说,与朱熹“商订”.曹端比说一开,即有“闻先生(曹端)之风而起者“薛瑄,和以曹端之说而发异议者罗钦顺,王廷相等等,他们或者把朱学推向“悃愊无华”的境地,或者把朱学理本气末,推阐为气本理末,颠倒了朱学.因曹端之说而产生的这些影响当中,即可看到新的思想,在原来理学的土壤中是如何孳生的?又可看到朱学(即程朱理学),至明代是如何被弄得“支离破碎”,以至王学得以乘间而起的?可以说,曹端在理学中提出理气一体之个新的论题,在后期的理学中是别开生面的.但曹端这一重要思想,过去却几无触及.本文即以曹端的理学及其影响两个方面,试为论述.  相似文献   

17.
融资租赁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之间的交互关系引发法律规制的难题,最典型地体现在融资租赁担保交易化的方式与限度方面。在典型交易结构下,融资租赁的融物功能附属于融资功能,具有担保交易的明显特征;但具体融资租赁交易因偏离典型结构而应归类为普通租赁。尽管担保性融资租赁与所有权保留买卖具有类似的担保交易特征,但不具有后者的取回权机制;在与动产抵押进行规范统合时,购置款优先权规则不适用于售后回租型融资租赁。在融资租赁合同失败的情形下,在因出租人原因致合同无效,或者承租人因出租人违约而解除合同时,租赁物归出租人所有,融资租赁担保功能应予否定;在因承租人原因致合同无效,或者出租人因承租人违约而解除合同时,融资租赁的担保功能仍应维持。  相似文献   

18.
宁立成 《江汉论坛》2003,(1):112-114
普遍的观点认为国家补偿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因合法行为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特别损失,国家给予的补偿.人们往往忽略了一类国家补偿即公法上的无因管理引起的国家补偿公民在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的情况下,为避免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损失而支付了费用或受到了损害,国家作为受益人应给予的补偿.  相似文献   

19.
侵害个人信息权益造成的损害包括财产损失与精神损害,因个人信息泄露而增加的未来遭受不法侵害的风险不属于损害,但个人为了避免因个人信息泄露而遭受电信网络诈骗或者其他侵权行为而支出的费用属于应当赔偿的财产损失。因个人信息权益被侵害而造成的财产损害,既包括合理的维权成本与下游损害,也包括因侵权行为导致信息主体丧失了对个人信息进行商业化利用的损失。侵害个人信息权益造成的精神损害分为两类:一是同时侵害姓名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其他人格权而造成的精神损害,二是单纯地因侵害个人信息权益而给自然人造成的精神损害。对于后一种损害,即便没有达到严重的程度,也可以适用《个人信息保护法》第69条第2款。在《国家赔偿法》没有作出特别规定前,国家机关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侵权赔偿责任性质上属于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20.
所谓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当事人一方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因过失违反依诚信原则所应承担的先合同义务,致使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者被撤销,而造成对方信赖利益的损失时所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