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体育全球化环境下的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今年第七期的“民族传统体育论坛”中,《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意味》-文曾引述赵书先生的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将带来各国文化的更加本土化——这种观念背景让我们可以充满希望地等待民族传统体育的振兴。但是,下面的文章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相反的观点:全球化将对我们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进一步的冲击——至少,从过去西方体育一百年间对于全球体坛主宰地位的占领结果可以看出来,而这一冲击在未来并无减弱之势。但作者并不悲观,而是提出了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应对冲击的若干具体构想。最后,我们热诚欢迎这个栏目能够等侯到更多的关于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生活的来自各个角度的观察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油画从西方国家传入我国后,必然会存在油画的本土化以及民族化的问题.中国文化的典型特征就是"本土化"外来文化,而西洋画在四百多年前传入中国后,也在经历着"本土化"与现代化的融合过程.虽然我国在油画艺术方面起步较晚,但并不代表单纯的借鉴西方国家的笔触、技巧与构图就是中国油画的本土化,而是在西洋画的基础上加入中国民族的优秀传...  相似文献   

3.
郗春嫒 《民族学刊》2013,4(2):10-16,94-95
全球化浪潮使得布朗族如其他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一样正面临外来文化冲击,如何有效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日益重要。本研究认为,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布朗族传统教育的模式及其功能发生了改变;民族地区现代学校教育责无旁贷地成为当今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尽管它正面临传承与发展的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的广泛影响是否会动摇民族文化的根基?全球化尤其是"文化全球化"是否可能?对此,有承认和不承认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文化全球化"就是"文化趋同化趋势",或者说是文化的同质化,如何解读这种观点,可以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中寻找立论依据和批判方法.另一种认为,"文化全球化"意味着"文化的殖民化",萨义德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对此进行了分析批判.还有一种认为,"文化全球化"正在消融着"民族文化",哈贝马斯针对这种思潮提出了"超越民族国家"的构想.还有的认为,各民族国家的不同文化将在全球复兴.对民族文化与全球化之间关系的看法.分歧较多.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后殖民主义理论以及超越民族国家论这三方面来揭示并分析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发展的有关看法.  相似文献   

5.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一个高峰时期,这一时期敦煌文化以中原文化为主导,融入来自中亚、西亚各国以及西域、青藏、蒙古等地区的民族文化成分,呈现出博大的开放性、包容性与多元性。这既是敦煌文化的个性,也体现出了敦煌文化的特质。在莫高窟北区出土的大量民族文字文献,以及敦煌石窟中出现的宗教文化因素和民族因素,都表明来自中原的文化与来自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文化,在敦煌和谐相处、交融互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最终融合成为别具一格的敦煌文化。这是长期以来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同时也是与各种外来文化互相融合而逐步生成的,是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形成、壮大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生动例证。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的交往也更加密切,交往中产生的文化冲击问题十分严峻。所以,基于此背景,必须要进一步创新本土传统文化理念,满足全球化背景下人们的精神文明需求。同时要确保保障本土化基础,有效吸收国外的优秀文化因素,进一步传承本土文化,有效发扬本土文化内涵。所以,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探讨民族艺术设计语言与现代艺术设计间的关系,旨在进一步促进民族艺术设计语言与现代艺术设计的有效融合,切实体现出我国民族的语言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文化全球化也是经济、政治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对民族文化而言,文化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文化全球化为民族文化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物质基础,民族文化越来越受到国家、本民族的重视。但是,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更容易受到经济、政治的影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价值认同弱化,民族文化与文化全球化存在天然的冲突,现代化产品对民族手工艺品、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冲击,文化渗透、意识霸权使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文化安全,文化闭关思想抬头。  相似文献   

8.
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意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譬如用一条环形铁路把地球连起来 ;每一个国家就好象这条铁路线上的一个个车站 。如果你这个车站没有特色,大家就不会在你这儿下车——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的文化更加本土化。按照这个逻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于我们的生活就备具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个民族的复兴,核心是文化的复兴。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有利于增进各族人民的团结和深刻认同,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有利于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和认同,进而有利于在国际上赢得广泛的支持。在全球化背景下,尤其是在霸权主义新文化殖民的严峻形势下,中华传统文化面临着继往开来、重铸辉煌的挑战,如何在现代化文化追寻中保持对中华文化传统血脉的认同,进而重塑崭新的中华文化已显得尤为紧迫。●现状透视●西方冲击波下的阴影改革开放以来,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博大精深的传统的中华文化显得逐渐萎缩。西方强势文化的话语霸权正渗透和侵害着我…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崛起,国际地位日益上升,中国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均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本文主要从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自然观、社会观、世界观等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寻找切入点,推动中西方文化融合借鉴,以促进中西方国家更加相互了解。  相似文献   

11.
民族与国家的复杂关系决定了民族问题是影响当今世界民族关系、国家关系的重要筹码.制造和激化民族问题,在国家事务和国际关系中打"民族牌"悄然成为了一些国家追求本国利益最大化的偏爱手段,脆弱性理论、现实主义理论、民族纽带和族群政治竞争理论解析了"民族牌"功用的产生规律,了解这些理论无疑能够有助于深刻理解"民族牌"的目的和本质.  相似文献   

12.
族群关系变迁影响因素的分析(民族社会学连载之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任何国家或地区的族群关系演变过程中,其演变的方向、速度以及表现出来的这一变迁的特征,无不受到内部、外部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人口、资源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当我们试图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族群关系的变迁时,应当如何把各种复杂的影响因素理出一个头绪?如何根据当地发展历史与实际社会状况归纳出一个分析这些因素的理论框架?在这样的努力中,我们有什么已有的文献可供参考?根据国内外有关的理论探讨与经验研究的文献,本文试图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论胡锦涛的民族和谐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同志提出了民族和谐的思想.胡锦涛的民族和谐思想内容主要是民族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两个共同"是民族和谐的基础,协和万邦是国际间民族关系和谐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对民族和跨界民族问题已经有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是,从地缘安全角度重新诠释中国的民族和跨界民族,却是在新形势下对中国跨界民族和地缘安全关系的理论尝试,因此,文章对民族、跨界民族和族群等以往的认识进行了批判,力图在确立新的范畴中构建跨界民族与中国地缘安全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广西各民族团结和谐、共生共荣的民族关系,一方面表现为壮族内部之间以及与汉族的关系,另一方面则反映了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以及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广西各民族团结和谐、共生共荣民族关系的形成,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历史上各民族的团结传统是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西各民族的团结乃至四个模范的形成,就是对这一优良传统的继承、弘扬、超越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金秀的民族关系在南方民族地区具有典型性,对研究中国的民族团结具有积极意义.金秀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实践中,形成了以政治平等保障民族团结、以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以文化繁荣培育民族团结、以社会和谐巩固民族团结四条基本经验.金秀瑶族从多元走向一体过程是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过程的一个缩影,"金秀经验"对新世纪新阶段中华民族认同建构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会同馆始设于辽、金时期,是为了适应中央政权与周边民族及四邻邦国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而设立的中央客馆。此后,元明两朝均设有会同馆。本文在吸收学界同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从隶属关系、政治规格及职能权限等方面对元明会同馆作一些比较性研究,以冀从另一个侧面剖析元明时期的民族政策和对外经济文化政策。  相似文献   

18.
张立辉  徐学初 《民族学刊》2013,4(4):80-89,128-131
本文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视阈,论述了和谐民族关系的必要性与实现途径,要旨在于说明:古往今来,我国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始终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当前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关键所在;费孝通先生所提倡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不仅是对中华各民族关系之历史与现状的精辟的理论概括和真实写照,而且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做好民族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亦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回族散居全国各地,长期以来不仅与其他兄弟民族间友好相处,而且在经济、文化、地缘等方面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中华大家庭的一员,回回民族历经上下千百年,更是在不断地反对民族压迫和抗击外强入侵的斗争中,谋求生存,获得发展。新式回族文化教育运动印证这一点,在关乎国家和民族前途与命运的关键时期,展现出回回民族团结抗争、开拓进取、勇往直前、共赴国难的精神气魄和不屈不挠的热血本色。  相似文献   

20.
文章提出"族格"的概念,认为族格是自然赋予的,即天赋的每个民族无论大小强弱都具有平等的权利和尊严."人格"是"族格"的哲学基础,族格是人的群体的抽象人格,在多民族国家里,少数民族完整的"人格"的实现离不开"族格"的保障."族格"包括民族政治权利的平等和文化上的多元.文章以从自然法权推导出的族格理论揭示了民族平等、民族自治、民族自决理论等的哲学渊源,阐释了正确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 "族格"理论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构建国家、民族之间和国家内部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