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演变与应有的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变化轨迹的归纳和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在特定时期曾为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逐步消解这种二元结构已势在必行。"嘉兴模式"和"晋江模式"在破解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尝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也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它们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未来演变的应有方向。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制度障碍及其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火云 《兰州学刊》2008,(4):110-112,12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许多困难和障碍,障碍的根源在于制度,而制度障碍集中体现为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合理。因此,只有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彻底破除计划经济体制下遗留下来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建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经济新体制,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顺利推进,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大而持久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经济社会学的观点对当代中国现存的城乡社会保障二元体系格局和要素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揭示了传统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继续存在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二元化的深刻的社会背景,并且由这一社会背景决定和导致了当前社会保障体制的诸多局限和弊病,最后作者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要求并促进了现代社会保障发展的社会化、多层化和科学化取向。  相似文献   

4.
城乡二元结构的中国视角:形成、拓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的差距,由此产生了城乡二元结构。但近代以来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除这个普适性原因起作用外,还有着自己异质性的原因:中国社会的特殊发展道路产生了来自国外的工业文明与市场经济的冲击、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固化、前改革时代"级差式"和"分离化"改革措施的加速、后改革时代国有企业战略重组的助推等四大外部推力。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演进经历了四个特殊阶段,在内容上形成了特殊的四重城乡二元结构。推进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需要采取六个"三位一体"的特殊路径。  相似文献   

5.
以苏南为例分析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的关系,说明工业过度集聚带来了大量低收入农村人口,并加剧了原有人口的贫富分化,使城乡“二元经济”转变为城市内部的“二元社会”;产业布局影响城乡和地区收入差距;行业结构对收入差距影响也比较大。建议发达地区要把调整产业结构和调整分配结构统筹进行。  相似文献   

6.
1955年6月9日,国务院通过《国务院关于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这标志着新中国开始建立严格的户籍制度。城市办工业、农村搞农业,市民住在城里,农民住在乡村,实行非农业户口和农业户口分开管理,严格限制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这就是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治上“崇农”与经济上“保农”并举,城乡差别不但没有消灭,反而越来越大,成为农村经济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7.
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保障制度,既不公平也缺乏效率,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建立城乡统筹社会保障体系势在必行。建立城乡统筹社会保障体系须遵循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统筹兼顾、相互配合等原则;并通过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将新迁入人口和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省级社会保障体系的统筹步伐和加强区域合作以及政府积极引导全社会参与等途径,是实现我国城乡统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四川社科界》2006,(12):37-40
到2030年以前.中国将有6亿农村人口逐步迁移城市。中国的移民时代已经到来。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必然对原来二元的城乡社会结构以及正在形成的新的社会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的已被我们感觉,有的却要在将来的某个时期。对未来社会产生作用。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四川农村的移民子女初始社会化问题日益突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谭舒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省社科规划课题《农村移民子女的初始社会化研究》,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 1 2亿人口的大国而言 ,农业的发展与稳定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存问题 ,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发展与政治稳定。有学者言 :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矛盾主要是两个 :一是基于基本国情的矛盾 ,即人地关系高度紧张 ;二是体制矛盾 ,即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由此引发出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其它许多社会矛盾 ,如产业结构问题、农民增收问题、城乡教育平等问题等等。这不仅会影响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 ,同时也会影响城乡社会的协调发展 ,它已成为我国实现全面小康所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农业发展中的矛盾分析1、农业…  相似文献   

10.
劳动力市场分割是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是对于劳动力市场非完全竞争的另一种表述。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是在“单位制”变革的背景下形成的,在宏观上表现为体制内劳动力市场与体制外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其中体制内劳动力市场与体制外劳动力市场又分别存在着二元分割,因此呈现出双重二元分割的状态。劳动力市场的双重二元分割在现实当中表现为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独特的就业模式和收入分配模式。这种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状态会随着“单位制”持续变革发生动态的调整和演变,其目标取向是规范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二元制,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相对应.尽管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二元户籍制度为国家的安定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保障,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行户籍制度的弊端日益凸显,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健康发展.它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不相称,与公民要求社会体现公平的目标不相称.因此,积极探索现行户籍制度的路子,打破城乡壁垒,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促进中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市民化,是中央提出"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城镇化"本质的主要体现,是中西部地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必然要求。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市民化既具有重要意义和一定的现实基础,也面临诸如产业基础薄弱、就业岗位不足、成本分担机制不健全、资金缺口巨大和城乡二元体制阻滞严重、公共服务均等化不足等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必须通过产业发展机制、成本分担机制、资金保障机制、社会治理体制等相关体制机制的创新,逐步形成一套有效的城乡一体化促进机制,化解当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加快中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高兴民 《北方论丛》2003,23(6):109-111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成熟和完善,自由的人理念与现代私人产权制度的诞生,劳动力商品普遍化程度逐步提高,农民进入城市,构成了市场经济的特征和标志。在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农民被长期排斥在社会主流之外,其在经济、政治上的地位和权益长期被剥夺。农民进城这一过程应该选择一条低成本发展道路,即实行‘市场准入”而非“政府准入”。  相似文献   

14.
谭舒  陶亚舒  郭虹 《天府新论》2008,(2):110-113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至今已经持续了二十余年.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必然对原来二元对立的城乡社会结构以及正在形成的新的社会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的已被我们察觉,有的却要在将来的某个时期,对未来社会产生某种作用.进城农民工子女及其家庭在城市中的生存状况存在着系列的不确定性.这种系统性生存风险,实际上是在不断的确定他们及其家庭在城市中已有的边缘和弱势地位,产生新城市贫困.这种新城市贫困不仅影响现实社会的公正、公平,更重要的是将会影响未来社会的和谐运转.  相似文献   

15.
城乡体制改革:下一个改革目标——体制改革30年经验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纵观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开始再到城市分步骤、分城乡来推进的.就经济体制改革而言,无论在农业经营体制,还是在城市国有企业改制方面,改革都取得了较大成功.特别是国有企业经营体制改革,社会各方面虽然经历了改革带来的阵痛过程,但最终的结果还是较为成功的,新的体制对推动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已经并正在发挥积极的作用.30年的改革,唯一没有触动或较少触动的领域可以说是城乡二元体制了.尽管近年来的一些改革政策开始惠及农民和农村,但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体制依然没有得到有效和深入的改革.本文旨在从改革城乡二元体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城乡二元体制的主要表现和影响以及改革城乡二元体制的途径等方面,系统阐述中国改革要把城乡体制改革作为下一步改革的重点目标.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信用关系的形成和深化过程。信用的发达和信用体系的完善是现代文明的基础与重要标志,也是提高政府管理与决策效率的必由之路。但多年来,我国信用缺失现象非常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因不讲诚信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800多亿元,非经济领域的信用缺失影响就更大了。一、信用缺失的经济社会根源历史积淀和社会体制约束导致我国信用基础脆弱、信用观念淡薄。我国是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国家的。封建社会经济模式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经济组织之间没有发生信用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也为深化价格改革指明了方向。价格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并与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必然要求建立起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体制。当然,我们要建立的不是随便哪一种市场经济,而是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是指在这种经济中,独立自主的企业组织、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和新的宏观调控体系都有一定程度的发育,而不是原始市场经济中那种市场发育不良、行政干预广泛存在和经济活动混乱的状态所统治。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市场价格体制也是现代类型的。所谓现代市场价格体制,是指价格的形成不是完全自由放任,由“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而是有理性的、吸收了国际上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比较完善的一种价格体制。它既有“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又有“看得见的手”在调控。  相似文献   

18.
不合理的城乡二元户籍体制、不公平的城乡资源配置方式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农村人口的过度流失,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其中日益扩大的反向留守与"逆城市化"问题尤其值得关注,它加重了新市民的经济负担,增加了伪城市化人口,扭曲了人力资源的配置。只有立足中国国情,因地制宜地制定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依据当地人口密度、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交通发展状况尽快加强中心镇、中心村建设,逐步废除不合理的城乡二元户籍体制,不断均衡城乡之间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我们才能有效理顺扭曲的城乡关系,全方位缩小城乡差距,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和谐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9.
论城乡社会结构的转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实现城乡社会结构从二元到一元的转换 ,就必须选择适宜的社会政策。户籍制度的改革是城乡社会结构从二元到一元化转换的重要前提 ;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选择是城乡社会结构从二元到一元化转换的重要条件 ;城乡二元社会保障结构的消解是城乡社会结构从二元到一元转换的现实基础 ;而城乡统筹就业体制的建立则是城乡社会结构从二元到一元转换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福建省在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的趋势下,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探索新农村建设的实现机制,建立平等公平、互动互促、和谐共富的新型城乡关系.要找出福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探寻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模式和路径.通过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要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改革、劳动力市场制度及公共管理体制等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消除城乡体制性障碍因素,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