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2 毫秒
1.
《新学术》2007,(5)
《孔雀东南飞》作为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为我们讲述了一段凄婉缠绵的爱情。诗歌通过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故事,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进一步研读后,我们不禁要问:焦母为什么非要赶走刘兰芝?男女主人公之间是否存在真爱?我认为前者是门阀观念的结果,后者是因焦仲卿的爱才唤醒了刘兰芝的爱。因爱被唤醒,两人真心相爱了,却又无法长相厮守,以至双双殉情,便成了悲剧。正是在焦仲卿夫妻的死亡里,我们感到了灵魂的震动。  相似文献   

2.
曲终奏雅,是中国文学史上较为常见的文学现象,尤其在悲剧性作品中,曲终奏雅的直接后果便是国人喜闻乐见的“大团圆”结局,其方式主要有梦圆式、仙化式、复仇式、再生式、冥判式、敕赐式、调和式等。《孔雀东南飞》,这首中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正是综合了调和式与仙化式而呈现“大团圆”结局的悲剧性作品,其特征就在于结尾的“合葬”与“中有双飞鸟”。对此,笔者不揣浅陋,探讨如下。《孔雀东南飞》写的是:东汉建安末年,少妇刘兰芝和丈夫焦仲卿虽然相亲相爱,却因婆婆嫌恶而被休;二人本欲暂避焦母锋芒,再从长计议,不料刘兄却…  相似文献   

3.
张文:老李同志,最近在理论学习和讨论中,围绕着“异化”是不是矛盾规律的问题,我有三个问题搞不清楚,请你作些解释好吗?李武:好,我们一起讨论。你有哪三个问题搞不清楚呢?张:我搞不清楚的第一个问题是究竟什么叫“异化”?能不能先给“异化”概念下一个定义?然后大家根据同一个定义来讨论它是不是矛盾规律,免得各说各的,莫衷一是。李:让我先听听你对“异化”的定义有些什么看法好吗?张:我对什么叫“异化”还搞不大清楚。不过,看到有人在文章中这样说:“究竟什么叫异化?打个比方说,一个母亲生了个儿子,她很心疼,很爱,辛辛苦苦地把他培养大,教育大。可是这个儿子慢慢长大后,成了一个逆子,不仅不受母亲管,倒过来管他的母亲,欺侮或者虐待母亲。儿子不认他的妈.把母亲当外人甚至敌人。母亲也觉得儿子不象她的儿子,成了家庭里面的异己分子。这个过程用哲学的  相似文献   

4.
一焦母中年孀居,从诗内描述可以推定。仲卿无父。兰芝言“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余冠英先生注释此处,云:“细看全诗,仲卿实在没有父亲。……‘公姥’是偏义复辞。”兰芝“十七为君妇”,仲卿年应相若。俩口子“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在一块生活大抵六载(古时计数常以乘积,二乘三为六)。焦母遣妇,仲卿和兰芝不过二十三、四岁而已。时尚早婚,女  相似文献   

5.
谭广旭 《云梦学刊》2003,24(3):70-72
长诗之圣《孔雀东南飞》中的主人公焦仲卿妻与其他众多的“弃妇”相比,其独特之处在于其能“自求遣归”,这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对于地位极为低下的妇女来说,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标志着中国古代妇女在争取自身解放的漫长道路上迈出了可喜而艰难的一步。  相似文献   

6.
幽默话与画     
克诺听说部长的母亲死了,便沉重地拿着花圈去送葬。路上听人说,死的不是部长的母亲,而是部长。克诺扔掉花圈就往回走。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部长都死了,我去做给谁看呢?”  相似文献   

7.
《孔雀东南飞》是汉代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长篇叙事诗,一千五百多年来传诵不衰,也是中学语文课文中的传统篇目。但在学习这篇优秀作品时,师生们常常被这样一个问题所困扰:像刘兰芝这样一个在各方面都无可挑剔的女子,为什么竟会遭受被遣的恶运呢?被遣是焦刘悲剧的前提,如果不能正确解释刘兰芝被遣的原因,就不能正确理解焦刘悲剧,从而也就不能正确理解这首长诗的深刻思想内涵。多年来人们不厌其烦地对这一问题作了种种探讨,结果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可以概括为三种。一是“兰芝无子”说,二是“兰芝不顺焦母”说…  相似文献   

8.
好不容易到了春天。这期间,我一次也没回娘家,父亲也一次没来看过我,他还在生我的气。一天,母亲偷偷来看我,一看我和儿子上午10点才吃早饭,而且是烤饼加开水,眼泪就落了下来。母亲说:“走,回家,妈给你们做顿热饭。别怕碰着你爸,他天天这个点儿去公园看人下棋,不在家。”母亲做的面条,儿子吃了三小碗,里面有荷包蛋、菠菜、西红柿。母亲看着外孙狼吞虎咽的样子,眼泪扑簌簌往下流:“以后天天上午9点半来家吃饭,不来,我就做好给你送去。”从那以后,我每天上午9点半领着儿子去娘家吃饭,每次都没有遇到父亲。有时我的自尊心阻止我去,可看到儿子淅渐红润的小脸,我又不忍心苦了儿子。  相似文献   

9.
刘士林 《河北学刊》2005,25(1):118-121
一、从"焦母对刘兰芝的性忌妒"谈起 在文学的生产、消费与研究日渐走向公共化与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出一种"话语"的民族身份问题,这多少都是不和谐的.而至于为什么要这样,要在讲求对话与交流的熙熙攘攘的时代氛围中,提出这样一个有关对立与差异的命题?我想首先从自己亲历的一件小事谈起.  相似文献   

10.
孝心·零食     
儿子一边看动画片,一边吃零食。我这做爸的一时牙根发痒,说:“给爸吃点好吗?”儿子盯着电视屏幕看得正起劲,头也不回,应道:“不给。”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 儿子说不给就不给。你是爸爸又怎样? 由此,我便想到了天下父母对儿女的爱心和儿女对父母的孝心。父母对儿女的爱心,经代代承袭,如同  相似文献   

11.
<正> 汉语表达谦敬,古今都习用“请”。如今提倡语言美,“请”在礼貌用语中十分重要。“请”为何能表达谦敬?从古至今其词性、意义和用法有何变化?本文试作粗浅探讨。“请”为谦敬之词,表达说话时对对方的尊敬。那么它是否一产生就有表敬作用呢?这要看其本义。《说文》:“请,谒也,从言青声。”可“谒”又作何解?《说文》:“谒,白也,从言曷声。”“白”即“表白”,现代汉语中已不单独使用,只作为语素还活在“自白”“道白”等词语中。由此见,“请”的本义即表白。表白要用语言,故“请”从“言”。  相似文献   

12.
儿子的礼物     
那天,儿子急匆匆地向我跑过来,目光里满含着掩饰不住的兴奋对我说:“爸,我要送您礼物!”说完,他摊开双手,让我瞧了瞧他手中的宝贝,一个5岁男孩的宝贝——一颗玻璃弹子、一辆旧的玩具汽车、一根断了的橡皮筋,还有一些我现在已记不起来的小玩意儿。“这都是我为您准备的礼物,”他得意洋洋地说:“请收下,爸,它们全都归您了!” “哦?”当时,我有事正要开车外出,便有些不耐烦地说,“不过,儿子,现在我没空,你先替我保管着,好  相似文献   

13.
开胃豆     
幸好不是宇航员。一天,爸爸带冯笛去看电影,可走了很久也没找到电影院,他无奈地对才冯笛说:“儿子,我们好像迷路了。”冯笛一本正经地说:“爸爸,幸好您只是个工程师,不是宇航员。”爸爸疑惑道:“为什么这么说?”冯笛:“您连地球上的路都搞不清楚,怎么搞得清太空上的路呢?”  相似文献   

14.
幽默三则     
黄里 《家庭科技》2006,(4):41-41
儿子上小学后,我发现他总是闷闷不乐,好像有许多愁事,经常没有食欲,去医院检查又没发现什么病。我便去访问他的班主任老师。老师反映说:“你的儿子有点古怪,不太合群,他经常是一个人在角落里发呆。有一次他似乎表示愿意与女孩同桌。”“你满足他的要求了吗?”“没有,因为我们根据儿童性教育原则,认为这个时期男女适当分离,对性角色的自我确认是有好处的。所以基本上是男女分桌。”这让我想起了幼儿园老师的一句话:“你儿子有点像女孩,总喜欢跟女孩子玩。”我当时不知这话是警告还是赞美。看来,现在真要琢磨琢磨儿子的心理了。  相似文献   

15.
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写了篇作文给父亲看,想叫他帮改改。可父亲接过一看,说:“不行,怎么写得这么别别扭扭的?我看你像你妈,作文很差。”父亲和母亲原是高中同学,父亲自然知道母亲的底子,她外语很好,但作文较差。于是,他就在孩子面前这样说。 另一个读初二的孩子,上学时经常忘记带东西,钥匙、钢笔、雨伞等多次不知去向。每次忘记,他母亲总会说:“哼,你像你爸,没记性,做事老是丢三落四的。你爷  相似文献   

16.
瞿秋白顶嘴     
张君燕 《快乐青春》2014,(10):37-37
一次,瞿秋白跟随母亲到北门外贤庄去,快中午时,在外面玩的瞿秋白跑了回来。正在忙碌的母亲抬头一看,发现瞿秋白身上穿的褂子没有了,便问:“秋白,你的褂子呢?”“我……”瞿秋白支吾着,“我也不知道丢哪里了。”母亲疑惑了:“明明在身上穿着的,怎么会无缘无故地丢了呢?”瞿秋白低下头,说不出话来。最后,在母亲再三追问下,瞿秋白深吸一口气,终于鼓起勇气,理直气壮地说:“我看到村里一个小朋友光着背,在风里发抖,就脱下来给他穿上了。”母亲听了淡淡一笑,轻轻摇着头说:“这种事好是好,可是我们也不多呀!”  相似文献   

17.
我们写论说文,无论是讨论什么或研究什么,以要能将问题说透即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可是,有些人为了显示通古博今的才华,论据明明用两三个就足够了,却非得到故纸堆里去翻出一大摞来,还有些人为了晋升职称或其他什么的,论证的话儿说了还要说,论点也重了还要重,硬着头皮把小言论“拉”成论文,把论文“拉”成专著。长长的一大篇,或厚厚的一大本之中,有用的部分实在少得可怜,三言两语便可说完。然而,即使这少得可怜的东西,由于是陷在冗文赘句之中,也极可能被“鱼目混珠”得没用了。有位作者走门子发表了一篇长文,情不自禁地读给母亲听。读完了,乐滋滋的问:“请您说说我写了些什么?”母亲苦笑了一下,“我还真的说不出你写  相似文献   

18.
钟点工黄阿姨这几周没空,她是我家楼下的邻居。看她搞的家庭卫生一尘不染,我就请她帮忙,每周日她都给我打扫家庭卫生。早几天,她终于回来了,说:“81岁的母亲心血管堵塞,到广州做心血管扩张手术,我去照顾了。”我问她:“你母亲去广州治病花了多少钱?”她就唠唠叨叨地说了一大堆——  相似文献   

19.
如何理解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对企业建设有什么作用?如何发挥它们在企业建设中的作用?如何处理好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有的说,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个新名词,实际上就是思想工作;有的说,企业文化建设是思想工作的一部份,包括在思想工作之中;也有的说,思想工作是企业文化的部分内涵,企业文化是思想工作的外延;甚至还有的说,企业文化和思想工作是“母子”关系,企业文化是“母亲”,思想工作是“儿子”;等  相似文献   

20.
张桂芳 《理论界》2008,5(5):150-151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叙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故事。刘兰芝被遣回娘家后固守着诺言,拒绝了前来说亲的媒人。然而其兄“否泰如天地”一段话,迫使她答应了太守家的婚事。那么两桩婚姻究竞有着怎样的“天地”之别?“郎”与“吏”差别何在?相关问题如何诠释?本文试以相关语言及历史资料为依据对其加以科学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