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人们即将跨入一个新的千年纪元之门时,在世纪之交,世界各国的思想家都作出惊人的伟大预言。其中,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特别引起人们的关注。按亨廷顿的预测:冷战后时代世界冲突的根本原因将不再主要是意识形态因素或经济因素。主要的全球性政治冲突将发生在具有不同文明背景的国家和集团之间,人类的最大分歧和冲突的主导因素将是文化方面的差异。这样,在21世纪里,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文化的差异将成为未来战争的原因。亨廷顿将文化差异同国际政治冲突联系起来,在人类生存空间几乎塞满的…  相似文献   

2.
美国一伊朗关系是当前世界最复杂的国际双边关系之一。无论从国际政治还是伊朗国内政治发展的视角来分析,霍梅尼主义天然地包含着强烈的反美主义倾向。同时,在美国看来,伊斯兰革命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兴起,导致西方社会的普遍“恐惧”,从而将伊斯兰视为“威胁”则使“文明的冲突”成为一个正在“自我实现的预言”,又强化了美伊之间意识形态上的冲突和对抗。作为一种理性、倡导公正与和平的宗教,伊斯兰教绝不是导致美伊冲突的主导因素,更不会构成所谓“文明的冲突”。作为当前国际冲突的热点和难题,美国-伊朗关系在地缘政治方面表现出来的复杂性显示了其未来走向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3.
后冷战时代,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论".尽管文明的差异并不必然引发冲突,但文化确实已经作为国际关系的一个变量在发挥着作用.美国是一个基督教信仰浓厚的国家,色彩浓厚的基督教文化背景下形成了美国独特的国家认同,并成为美国主导世界的外交模式形成过程中的恒定因素.  相似文献   

4.
把一个重要因素夸大成最主要因素;树立一个假想敌,以期把整个西方团结起来。 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和《如果不是文明的冲突,那是什么?》两篇文章是为解脱西方的自身危机,提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文明冲突论”,即树立一个非西方文明,特别是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联合这样一个假想敌,以期把美国社会乃至整个西方团结起来。 亨廷顿的文章在理论上站不住脚,在实践上同  相似文献   

5.
"文明冲突论"是亨廷顿从维护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出发,并根据冷战以后国际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而提出的。他在试图以"文明"为工具阐述冷战结束之后世界冲突的原因的同时,也具体分析了西方应对非西方文明挑战的思路和举措,其理论本质是在反对"历史终结"的基础上,寻找意识形态的新对手,只不过这一理论采取了"文化包装"的形式,因而更具有隐蔽性。  相似文献   

6.
自苏东剧变、冷战结束后,伊斯兰复兴运动发展迅速;对此,以亨廷顿为代表的西方学者正以“文明冲突论”制造新的“冷战”理论模式。本文及《西方自由民主与伊斯兰的撞击》一文对当今伊斯兰复兴的热点地区的伊斯兰运动的发展态势及其对西方的态度作了评析,对于认识冷战后伊斯兰复兴运动及其与西方的关系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从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的角度看,“9.11”事件的发生是由国际政治权力结构的失衡以及美国和伊斯兰世界之间巨大的国际政治权力落差所导致的。那么,是什么造成美国与伊斯兰世界之间这一权力的落差呢?本文对此进行追问,认识到伊斯兰教和西方基督教新教之间的不同物质财富观念是这一权力落差的重要历史根由之一。而这两大宗教又是这两大文明之所以成其为自身文明的内在核心要素,所以这种国际政治权力落差又表现为以宗教观念为基础的文明之间的冲突。从“9.11”事件可以看出,美伊之间的“文明冲突”有着坚硬的宗教内核。  相似文献   

8.
文明是决定和影响人类活动的长期的基本因素。冷战结束后,特别是随着“文明冲突论”的提出,各种文明观的讨论逐渐演化成“文明学”的各种派系。从政治学、历史学和国际关系学的角度出发,目前学术界流行着三种基本的文明观:文明冲突论、文明对话论、文明交往论,而这三种文明观的发展趋势是文明和谐、文明相处。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三个部分,即现代国际冲突的根源究竟是什么,“中国威胁”论的背后,冲突还是融合,论述了在该如何看待当代世界及其冲突,评论了美国学者塞谬尔·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认为他的论点经不起理论、现实、历史的检验。本文认为,国家利益的对立是现代国际冲突的根源,把它归罪于文明的差异是不能成立的;炮制根本不存在的“中国威胁”论是为了给西方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辩护,把不同文明圈的国家作为敌手来对待是危险的;文明间的“差异─—碰撞─—冲突─—重构─—融合”是世界文明发展的总趋势,文明间的冲突将永世长存的悲观论调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0.
"文明冲突论"与美国的"文化霸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 ,“文明冲突论”成为美国外交政策制定者们寻找的解释后冷战世界的“新理论”。它实质上是美国霸权思想的反映 ,旨在为实现美国的战略利益提供理论依据。冷战后国际环境的变化 ,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 ,为美国“文化霸权”提供了现实基础。美国“文化霸权”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都有表现。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而言 ,抵制“文化霸权” ,坚持多元文化的互补繁荣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