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时不乖兮运不蹇,尽管文章写了不少,可还是无缘秘书梦。秘书做不成,素喜写写画画的我照旧“日出而读,日落而写”,我行我素,人们便赠我一顶“候补秘书”的桂冠。“候补秘书”,好歹也是个秘书,“近水楼台先得月”,说不定哪一天,登堂入室,由“候”而“补”。于我那未圆的秘书梦,多少也是一点慰藉。未解其中味,秘书的“荣耀”还未沾边,谁知,苦恼就接踵而至。  相似文献   

2.
王刚桥 《决策探索》2010,(23):12-12
据报道,11月23日,宁夏吴忠市公安局利通区分局民警赴甘肃省将在甘肃省图书馆工作的图书馆助理馆员王鹏刑拘。利通公安分局刑警队负责此案的石姓副队长证实,王鹏涉嫌的是“诽谤罪”,之所以要动用“公诉”程序,是因为王鹏的行为“严重危害国家利益和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3.
李克强总理的“强式”语言的背后,让人感到的是一种在困难甚至是困境之中锤炼出的信心。今年的经济工作仍然不轻松,是“高难动作”。然而,一句“遇万难、须放胆”。一句“不患有难、但患无备”,则把坚定信心充分展示出来。而对于“心头之痛”,政府一定要解决要实干,一句铿锵有力的“新话”就是,干一寸胜过说一尺!  相似文献   

4.
墨君 《领导广角》2001,(1):63-64
多年来.办事推诿、拖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民不告.官不究”成为行政工作中一大痼疾,而人们也习惯于逆来顺受,最多将之斥为“官僚主义一”。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依照《行政诉讼法》,以“不作为”将这些“官僚主义”告上了法庭——  相似文献   

5.
《秘书之友》2014,(5):47-48
谢亦森在《秘书工作》2014年第3期《走出“为文而文”的误区》一文中指出,执着于解决问题才能写出真文章,而“为文而文”则难成文。机关公文是直接为决策服务,为领导工作服务,为治国理政、造福人民服务的,即它是决策的载体,是执政的工具,是上传下达的纽带,  相似文献   

6.
金笔头 《领导文萃》2008,(15):37-37
近几年来,对干部监督工作是十分重视的,会上说的,文上印的,墙上挂的,几乎“十八般武艺”都搬了出来,但往往却收效甚微,一些“带病”的干部照样在争议声、举报声中“稳坐钓鱼台”,而群众的声音却显得那么的脆弱与无奈。究其原因.一言以蔽之,问题就出在“选人用人的制度和机制还不健全不完善”。换句话讲。就是“带病提拔”的背后是选人用人上的“制度带病”。  相似文献   

7.
钟君 《决策探索》2014,(22):45-46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吹响了户籍制度全面改革的号角,标志着酝酿多年的户籍制度改革全面破冰,中国坚决向不健康、不幸福、不安全的“伪”城市化说不,真正破题“人”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8.
贺云 《当代秘书》2003,(8):38-39
当前,大家普遍反映乡镇秘书工作量大,环境差,“干不完小事、想不了大事”,是个人人“烫手”的“苦差事”。乡镇秘书工作的出路在哪里?我觉得首先要学会“抓大放小”,搞好“三个定位”。  相似文献   

9.
新建单位由于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工作程序尚未理顺,面对设计、施工、监理、当地政府及村民等各方关系,办公室发挥着上传下达、联系各方、协调内外的重要作用.抓好办公室日常工作对新建单位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紧紧围绕项目推进中心任务,协调好各种关系,处理好繁杂事务,掌握合适的工作方法,往往会事半功倍,本文是笔者的一些工作经验,总结起来就是“五”字“六”法。  相似文献   

10.
李端俊 《领导文萃》2008,(11):124-128
什么是“半糖主义”?简单地说,就是在处理职场人际关系时,采取的是一种不远不近、不亲不疏、不浓不淡的态度,是一种可以使人际交往变得“健康、绿色、环保”的工作态度,职场中,独往独来,孤芳自赏自然不受欢迎,但是,太过亲近,侵犯他人的私密空间,不给他人喘气的机会,也是令人难以接受的。因此,你的味道应当是甜的,但是不能太腻——“半糖主义”将是你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领导接访日”,作为一种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在改进领导作风,倾听群众呼声,提高工作效率,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何把“领导接访”搞得扎实有效,不流于形式,笔者认为需要注意“八忌”。  相似文献   

12.
<正> 《晏子春秋》中有一则“晏子使楚”的故事,说的是:齐相晏婴出使楚国,楚王想羞辱他,便在酒酣之际由两名官员缚来一人见楚王,说这是个齐国人,因偷东西被抓。于楚王问晏子:“齐人固善盗乎?”晏子不慌不忙地说:“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  相似文献   

13.
姚志文 《决策》2008,(11):64-64
安全工作领域的“海恩法则”指出,“任何严重事故都是有征兆的”,“要消除一次严重事故,就必须敏锐而及时地发现这些事故征兆和隐患并果断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和消除”。平时不及时妥善处置小事,不及时解决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小问题,日积月累,最终小事会演变成大事,小问题会演变成大问题,甚至酿成大乱子。  相似文献   

14.
凡搞文字材料的人对“狠抓”一词再熟悉不过了我刚参加工作,写材料用“很抓落实”,领导阅后,将“很”改为“狠”,当时我很纳闷,是我错了?经查阅《新华字典》,发现“狠”除有“凶恶”、“严厉”之意外,还有“全力’’之意,才知在此用“狠”恰到好处,深感领导的水平还是高..后来,慢慢发现所有的文件、材料都用的是“狠抓”,而且使用频率相当高  相似文献   

15.
《领导决策信息》2011,(32):20-21
近年来,淮安市坚持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化解在小的维稳工作原则.在江苏省率先推出“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预测评估化解”工作机制.切实从根本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积极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坚持“主动维稳”观念和“关口前移、重心下移、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总体思路,实现社会稳定工作由“保稳定”向“创稳定”转变.在维护稳定工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南京市工商局查处了一起典型的医药企业商业贿赂案。据涉案人员交待,这家企业以每月60万元的巨额“红包”砸开了南京市5家医院的大门。从办案人员获得的“费用清单”来看,这家医药企业送给医生的“好处费”少则千元,多则上万元,其中有家医院只一个病区的“好处费”就达8万元之巨。  相似文献   

17.
人们经常以“杀鸡给猴看”来形容惩治某一贪官后所产生的社会效应,而在少数地方。“杀鸡给猴看”的招数竞然失灵了,“鸡”到是杀了不少,但“猴”并不害怕,有些“猴”甚至连看都不看,这一现象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8.
苏洁  王致信 《决策》2010,(1):80-81
张居正有句名言:“世不患无才,患无用之之道”。领导者只有具备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才能开创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9.
<正>第十九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在成都开幕,世界的目光,在这里汇聚。凉山一路向北,400多公里的奔赴,满怀期许。机遇,活力,动力,通过西博会这座“桥”,借助西博会强大的“西”引力,凉山向世界递出了一张崭新的“凉山名片”。重新定义“大凉山”投资凉山大有可为没有到过大凉山,你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美”。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镇江市房产登记管理中心党支部积极创建“五好”先进党组织活动,开展党员“先锋工程”、“党员示范岗”、“党员进万家”等主题活动,始终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以“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为目标,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探索出一条密切联系群众,永葆党员先进性长效管理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