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臆造词即新创造的词汇,是当前进出口商标翻译中越来越常见的一种方式。商标译名臆造词的构词为研究对象,从语音、形态、语义和语用四个方面对其构词理据进行探究分析。商标译名臆造词构词,遵循音似性理据、形传神理据、形达义理据和符号映射语境理据。  相似文献   

2.
从交际语境顺应理论入手,探讨商标翻译中的"陌生化"倾向,并指出商标翻译应顺应产品特点、目的语语言体系、目的语消费者的心理需要和目的语文化。"陌生"应有度,译者应积极地进行动态选择顺应,做出具有最佳语境效果的翻译。  相似文献   

3.
文化负载词的独特性和复杂性给翻译带来一定的问题和困难。关联翻译理论把翻译视为一个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合理地阐释了翻译过程中源语作者的意图、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译者的翻译策略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讨文化负载词翻译的文化意象重构问题,以期实现文化负载词翻译的最佳关联性。  相似文献   

4.
在顺应论视角下,将赛译《水浒》中的文化词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赛译《水浒》所选择的独到的表达方式和翻译策略,证明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考虑到对社会语境的顺应、对心理语境的顺应、对物质世界的顺应情况,实现语境的动态顺应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商标的命名与翻译过程可以从语言经济学的成本、效用和收益三方面去剖析.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资源进一步共享,英汉商标互译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必不可少,商标的命名与翻译必须充分考虑商标词音、形、义美等要素.唯此,商标承载的巨大的经济价值才能得以实现.文章拟从音美、形美、义美三方面谈谈商标与商标翻译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6.
从文化语境顺应看外来词翻译中汉语字词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当代汉语中出现的常用英源外来词为对象,探讨了文化语境顺应在外来词翻译中对汉语字词选择的作用,研究发现外来词翻译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顺应中国文化语境,其中中华民族文化心理、思维方式以及汉字文化意义双层因素对外来词翻译中汉字词的选择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化翻译是语言组织和策略运用的再创造过程,其所追求的目标是将语境中蕴含的文化信息完整地呈现给读者。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做的种种选择更受到翻译规范的制约。针对《红楼梦》杨/霍两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定量统计异化和归化的翻译策略,推导翻译规范的理据性,并试图论证"特定的翻译策略是因为其遵守了特定的翻译规范"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英语商标词的文化翻译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商标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它的翻译备受关注,逐渐进入了语言学研究的视野。国内市场上著名英语商标词翻译成功的关键在于迎合了东方人的审美情趣,反映了东方传统文化价值观,吸取了东方传统文化的精华,紧随了东方文化的时尚潮流。  相似文献   

9.
戚健 《南方论刊》2009,(8):48-50,58
商标名称的翻译不只是语义的对等转换,而是突出商品功能的艺术再创造。成功的商标翻译往往需要依靠译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摆脱原语商标词音韵和意义上的束缚,不拘泥于传统的“忠实”标准,有意识地加以变通或背叛,采取灵活多样的翻译方式,达到等效的翻译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商标翻译最高层次的“忠实”。以“叛逆”求“忠实”,这就是商标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创造性叛逆的主要方式有谐音寓意、纯粹译形、音形相融以及义形相融等。  相似文献   

10.
商标词的语音修辞与音译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拟就语音修辞在商标词构成中的作用进行探讨,试图通过"拟声"、"音韵"两种辞格现象的研究阐释语音修辞是商标词构成中的重要理据.本文还就商标词的音译优势进行了探索,认为使译词展示修辞色彩,异国文化色彩和情感色彩,并使之具有独用性是商标词音译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1.
对于2015年3月2日全国政协新闻发布会"大家都很任性"的翻译问题,需要从语境、互文性与翻译关系的角度进行讨论,深入分析"任性"一语在网络媒体环境中的互文指涉意义,考察"任性"与"capri?cious"在目的语文化中的语义匹配与文化效应.研究发现:在政协新闻发布会的具体语境下,"任性"因具有正面、积极意义,可寻求更多比"capricious"更符合语境的翻译.  相似文献   

12.
金融术语翻译对等策略的运用原则有:金融术语翻译中的词位对等;金融术语翻译中的语义对等;金融术语翻译中的对义词对等;金融术语翻译中的风格对等;金融术语翻译中的读者接受度对等;日常用语在金融语境下的变义及对等策略。  相似文献   

13.
跨文化翻译本质上是译者文化自觉的显现过程。通过考察中国翻译史可以指出:当今多元文化语境下译者有必要在跨文化翻译过程中坚持"文化自觉",了解自己文化的特性以及自己文化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位置;同时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尊重差异,通过翻译促进多元文化协和共存。  相似文献   

14.
在文学作品翻译的过程中忠实地再现原文的意义,准确地传达作者的创作思想和创作风格,正确地理解作品的语境是必要条件。语境是指语言文字一经使用后所处的语言环境,是对语言理解起着重大作用的背景知识。从文学角度,可以将语境分为语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在文学翻译中,语境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对语境在文学翻译中的两个基本作用,即制约功能和解释功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习语在文化的基础上产生,文化构成翻译的语境。从关联翻译角度看,习语中文化的翻译策略体现出与译者的认知语境相关的诸多特点,鉴于关联翻译的教学意义,习语的关联翻译对语言文化教学尤其体现出以学习者为中心、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宋敏  林杨 《阴山学刊》2006,19(1):41-45
英译中国唐诗目的是实现文化交流,在翻译过程中要采用诗化翻译法,做到文化语境顺应。具体来讲,译文语言的选择要顺应原文的意境,再现原文的修辞、风格,准确表达文化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民初文化语境为视角,从译者的意识形态出发,结合周瘦鹃的翻译实践说明特定时代文化语境是如何作用于译者翻译实践活动的。  相似文献   

18.
隐喻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方式,植根于语言和文化中。将隐喻认知观引入到翻译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心理图像,加深对同一词在具体语境中不同含义的直观认识,从而扩大表达范围,增进表达效果;其次,隐喻是语篇组织和建构的重要手段,隐喻系统性的分析,有助于对语篇内在连贯性的理解;再次,隐喻既构成文化又传承文化,通过认知隐喻在翻译教学中导入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自觉意识和隐喻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而交际行为总是存在于一定的语境之中.词的选用因语境而异,词义的选择也依赖于一定的语境,脱离了具体语境,词义便无从确定.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语境的作用,才能恰当地进行译语的词义选择,做到翻译准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越来越多的学者从文化的维度去审视翻译,尤其从译入语文化的角度研究翻译。在汉英文化差异的语境下,寻求"和而不同"的兼容性翻译的呼声也愈加响亮。这一翻译理念强调"不同"与"和"两个方面,要想做到"和而不同"译者需要在翻译活动中应用"改写"和"补偿"的翻译策略。这两种翻译策略直接关乎译文的可读性和可达性,对于原文在新的文化语境下能否被新的读者群接受来说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