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有了长足发展 ,广播电视技术水平与从业人员素质迅速提高 ,进入 2 1世纪后 ,更是产生了一大批高质量、高收视 (听 )率的节目。这一时期 ,作为广播电视传播内容主体的新闻节目 ,在主题挖掘、信息量、时效性、播报样式、传播手段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大胆有益的尝试 ,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作为二度创作的新闻播音 ,也在语言风格、播报形式、创作道路的探索中也有了很大收获。然而 ,对新闻播音样式的改革与探索是严肃的 ,应该以规范的、合理的、渐进的方式进行 ,不能急躁 ,更不可随意  相似文献   

2.
在媒体发展日益多元化的时代,广播电视新闻依然占据新闻传播的主要渠道,新闻播音主体的角色定位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与社会发展、媒体功能相适应,同时又要与节目定位相统一。通过总结新闻播报的播、说、评、演四种形式,简要分析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发展问题。通过论证,要求播音主体要清醒地摆放自我定位,认清"自我"角色,充分调动"话语意识",最终目的是让不同类型的新闻节目选择适合的播报形式,让不同类型的主持人驾驭适合自己的新闻栏目,提高新闻的传播水平。  相似文献   

3.
三网融合改变了广播电视媒介的技术特性和传播特性,使信息传播的内部过程和外部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广播电视新闻作为公共性物品的价值,必须以社会性规制为主导对其传播进行规制,使之能够满足国家、社会、公众的根本利益需求。具体目标与实施路径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构建制度文化环境,深化协商民主的广播电视实践;二是创新广播电视新闻的生产和宣传模式,保障新形势下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三是重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多元评价指标体系,使之重回公共利益。只有如此,方能使三网融合下的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在社会转型期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民生电视新闻以生动的实例、严谨的推理、透彻的分析令人信服地打动着广大受众,让人们在不经意中受到深刻的“善”与“美”的熏陶。民生新闻节目已经成为传播“善”与“美”的平台,发掘民生新闻节目的道德教化功能及其表现方式必将成为电视媒体特别是省、市电视台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社会新闻在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举足轻重,而要办好社会新闻,就必须坚持“正面报道唱主角,不断提升服务性”的原则,这样既能为政府分忧,又能使百姓受益,同时还能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收听率和收视率。  相似文献   

6.
政府新闻发布是积极公共关系实践的基本形式。本研究从公共关系和新闻发布的历史渊源出发,以积极公共关系连续体和太极模式为理论基础,对广东省69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在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地方政府新闻发布会中,新闻发布理念越倾向于以公众为中心,发布方式越倾向于对话,发布内容越倾向于情感性信息;对话的发布方式与发布内容中的情感性信息正相关;发言人的信息分享意愿可能是影响公众关注度的正向因子。地方政府新闻发布的积极公共关系实践应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发布理念;建立常态化多元对话的沟通机制;提升新闻发布内容的叙事共情力;增进新闻发布队伍的积极人格和文化共享性;构建跨媒介多层级的新闻发布生态。本研究既是对现有新闻发布机制的检视和反思,也是对积极公共关系太极模型的检验和优化。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作为电视台的“拳头”节目,总是在收看率最高的“黄金时间”里受到亿万观众的青睐,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电视新闻在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舆论引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每天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与观众见面的播音员来说,其权威性、信赖感、知名度等也常常是在播报新闻时建立的。新闻是广播电视的主体,这是广播电视的性质所决定的,电视台不是电影制片厂,不是文艺剧团,它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舆论宣传机构。电视  相似文献   

8.
“民生新闻”电视栏目在本世纪初风靡中国内地,带来一场电视新闻的变革.但其取材的相似和手法的单调重复却显出该类栏目的前景堪忧,在世界各地引发了强烈争议的“公共新闻”理念此时不失时机的引入中国,高度互动的节目,使观众更加积极地参与公共话题的探讨和公共事物的管理,市民的公共平台正在打造,社会的公共领域正在形成,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中国电视新闻的节目形态不断变化,表现方式不断更新,传播功能不断完善,它的出现,体现了中国电视新闻传播理念的嬗变和新闻发展的方向,在赢得更多观众的同时,也与时下的新闻改革相契合.  相似文献   

9.
广播电视新闻从“播”到“说”的变化,有着广泛的社会背景和深刻的美学基础,当代广播电视受众在现代文化环境尤其是现代审美文化的熏陶下,本已有了“你轻松说新闻,我放松听新闻”的心理预期,体现了人们有关播报方式的审美观由“刻意的文明回到了无意的自然”,迎合了广播电视受众的接近性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新闻美学的角度 ,探讨广播电视新闻名牌节目创立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探索新闻蕴藏的美的内蕴 ,使新闻节目更好地满足受众主体的价值追求 ,进而达到新闻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时政新闻播音语言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播音语言作为广播电视媒介重要的有声语言传播语体,近年来,悄然发生着演变。社会新闻、民生新闻节目中,不少播音员、主持人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播报语体,转而以谈话式语体来博得与受众的贴近。然而电台、电视台作为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一天也没有轻视过对于时政类新闻播报的重视。本文试从历时性的角度来探讨时政类新闻播音语言的演进,希望能为新闻播音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风险传播的“公共新闻学”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小平 《兰州学刊》2008,(8):178-180
在“自反性现代化”进程中,“风险社会”构成了媒体的传播语境,传播提高风险的“社会能见度”。风险传播建构了社会对风险争议的容纳力,并体现一种民主对话精神,在新闻传播层面体现为公共新闻学的取向。  相似文献   

13.
李智 《人文杂志》2007,(2):188-191
在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第二媒介”时代,双向互动成为了时代最显著的传播特征。本文从交流方式的角度考察了人类传播的发展历程,描述了对话在人类传播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并揭示出对话的“主体间性”这一后现代哲学意蕴。在此基础上,文章着重探讨了“第二媒介时代”的网络传播所折射出的对话精神。  相似文献   

14.
强生公司自从2007年将品牌理念换为"因爱而生"以后,借着奥运赞助的契机,在中国完成了一系列成功的营销传播活动.其整个策略的核心,是将强生公司一直秉承的"关爱"理念进行了中国化的表述,并结合时机进行高覆盖率的传播.最终,这一传播活动收到了显著的成果.本文试从强生公司从2007年到2008年的奥运整合营销传播的策略、执行以及成果评估方面,探讨中国化的情感诉求方式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11月1日大庆市税务学会在市国税局召开常务理事会.会议决定:①在国税局、地税局分设后,大庆市税务学会挂靠在市国税局,其业务范围不变。②责成学会秘书处积极筹备召开省西部地区六地、市“新税制、税收”理论研讨会.会长张邦智主持了这次会议.11月2日黑龙江省职业技术培训学会在大庆采油五厂召开1994年度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11月2——4日市广播电视学会与省广播电视学会联合举办的“如何办好广播新闻节目”研讨会在大庆召开.来自全省广播系统的32位妇来人员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会上,大家就当前广播新闻开展“热点报道、广播新闻直播…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新闻事业同建设和改革的各项事业一样,十年来有了很大发展。报刊增多,广播电视普及率提高。新闻界为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拨乱反正,纠正“左”的错误,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推进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新闻改革也有了新的进展,取得了新的成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看  相似文献   

17.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教育领域的应用,驱使新闻传播教育发生了实践转向,调整了教育目标,创新了教学方式,并对教学场景进行了升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继续深入,未来的新闻传播教育应改变教育理念,从实用性为主的传统教育理念向智能化思维引领下的现代教育理念转型,培养兼具功能性和可迁移性的新闻智慧人才,并契合新闻传播教育的特性实现新闻传播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人工智能赋能新闻传播教育的路径包括数据赋能、场景赋能和个体赋能三个方面:通过数据赋能增强数据思维应用能力,通过场景赋能构建“具身化”虚拟教学情景,通过个体赋能定制“千人千面”个性化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8.
网络时代新闻传播的“把关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关人”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进入网络时代,传播技术的进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把受众从传统大众传播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新闻传播的方式及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促成了“把关人”的观念转变、凸现了“把关人”的专业优势、放大了“把关人”的长效功能。要维护新闻传播的公信力,“把关人”角色不能缺失,“把关人”的社会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19.
2002年起,江苏台《南京零距离》等栏目推出,使得国内电视媒体的新闻节目有了新的表现形式,民生节目中"说新闻"的方式。本文通过分析民生新闻节目"说新闻"主持方式的特色和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提升"说新闻"的效果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追溯80年代“纯文学”观念由怎样的知识表述构成,并分析这种表述方式的意识形态特性。论文把起点设定为对当前有关“文学性”问题的反省,认为首先需要区分“体系内批判”和建立在对艺术体制自觉基础上的“自我批判”这两个层次。当前的文学常识主要是80年代建构出来的,因此,厘清“纯文学”的知识谱系是进行文学性讨论的历史前提。“纯文学”体制形成于80年代后期,并主要在三个领域内运行,其一是以“诗化哲学”代表的哲学/美学领域,其一是转向对语言/符号关注的文学理论领域,另一则是“重写文学史”思潮所代表的重构经典的现代文学研究领域。论文详细剖析了三个领域中“纯文学”表述的特定知识谱系,及这些表述发挥政治性的方式。论文最后认为,90年代以来的历史变迁将那些支撑“非政治”表述的潜在的认知框架暴露出来,从而提供了对包括“纯文学”在内的整个80年代进行自我批判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