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历史切片对比分析明朝与清朝榷盐体制变迁轨迹,梳理了明朝盐制由宋朝之“折中”制变通为“开中法”,同时以“纳马中盐法”、“纳草中盐法”、“纳布中盐法”、“纳铁中盐法”相继参照补充.而盐制坏于“存积”,随之以“折色”制,却损于“余盐”制,“纲网”盐法,开商专卖之滥觞.清初修调“纲网”盐法,但实施“报效”、“加价”、“加耗”导致盐法混沌.陶澍改票盐,只是历史浮萍,曾国藩暂时举措“保价”与“整轮”两策,覆被李鸿章循环纲法与厘盐制替代,盐制历史完成了循环.同时以经济管制与俘获理论进行动态解析,喻古鉴今,建立租金消散机制,还利益于民生.  相似文献   

2.
一、制盐的手工业盐铁专卖,为汉武帝时主要经济政策之一。盐在武帝以前情况;及武帝专卖以后情况。盐法在武帝未专卖以前,约分三类:一、是包商制。“史记货殖传”所记程郑、宛孔氏、曹邴氏、郭纵、蜀卓氏、均以煮盐冶铁致富是也。(包商制的说明,详我所写的盐铁及其他采矿。见历史研究五五年六期。)二、是西汉王国自办制。“汉书吴王濞传”云:“东煑海水为盐、国用富饶。”潍县郭氏所藏齐地出土封泥,有“琅玡左盐”封泥。(郭氏各封泥现均藏北京大学历史系,)西安又出土有“玡左盐印。”玡为琅玡省文。上述封泥及汉印,皆为西汉初期齐悼惠王或齐哀王时物、是吴齐二国设盐官自办之证。三是汉廷自办制。“封泥考略”卷四、四十八页,有“楗盐左丞”封泥。楗为郡在西汉无王国,吴氏所藏封泥,又皆为西汉初中期物,是汉廷设盐官自办之证。当由治粟内史掌管,(即武帝时大司农,)后二类已开专卖的先声。  相似文献   

3.
试述宋代盐政□黎世英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是社会的大量的需要,故历来政府对盐利都十分重视,对盐实行专卖。征收盐税始于春秋时,管仲相齐,到汉武帝时,盐归政府专卖。至宋代,随着政府开支的增大,为了获取更多的盐利,宋政府对盐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强了对盐的...  相似文献   

4.
论北宋杨允恭盐法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允恭盐法改革是宋代淮浙盐法演变中的重要环节。它一反盐法由官卖制向入中法转变的趋势,实行国家垄断收购、地方政府发卖的制度,确立了以淮浙盐支撑江淮漕运的新体制,导致淮浙盐官卖制的长期延续,并对漕运、入中和茶法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盐自古以来就是一种重要的生活必需品。人体缺盐,轻则乏力,重则成疾。中国封建社会和国民政府时期,都把盐税视为国家收入的大宗。民国初年,实行的是自由贸易制与引岸制度并存的运销制度。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采取了恢复盐务稽核所职权、制定盐法、推行自由贸易等一系列措施。其中《新盐法》的制订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盐自古以来就是一种重要的生活必需品.人体缺盐,轻则乏力,重则成疾.中国封建社会和国民政府时期,都把盐税视为国家收入的大宗.民国初年,实行的是自由贸易制与引岸制度并存的运销制度.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采取了恢复盐务稽核所职权、制定盐法、推行自由贸易等一系列措施.其中<新盐法>的制订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从宋元至明清,福建制盐技术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煎盐法、晒盐法和埕坎晒盐法。如清郭柏苍《海错百一录》所说:“闽盐凡三变,宋元以前皆用煎法,至明初始用晒法,万历间有以瓦片砌埕坎晒者,今尽埕坎矣”。宋至明初,闽盐生产基本上是采用传统的煎盐法。元大德年间,福建盐场已有零星采用新法的事例,不过那时还没有普遍推广。大约在明中期以前,福建盐场中晒盐法才取代了煎盐法。制盐技术最重大的一次变革发生在明万历年间。新方法是在海滨潮水线之处,“垒土作埂,四周迥筑各为盐埕,以埕截而为坎,以坎折而为迈”。然后引潮水入埕坎内经日光曝晒结晶成盐。即所谓“砌埕坎,潮入晒之,潮再至,几成盐矣”。这就是著名的埕坎  相似文献   

8.
明代官员凭借政治权力经商的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在当时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盐业,一直被权豪势要们视为利薮。他们诡名开中,倒卖盐引,走私贩私,致使盐法大坏,国课日亏,把名为国家专卖的盐业,变成了官员个人营利的工具,破坏和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考察明代盐业的官商现象,对于进一步认识封建官商的本质、特征,及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危害,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叶锦花 《学术研究》2024,(1):120-131+178
划区行盐是明代食盐运销的重要原则。然而,并非所有地方都是食盐专卖行盐区或都能成为行盐区,它的形成需要经济和社会基础。明王朝没有为地方推行食盐专卖制度提供经费支持,却对地方盐官的盐税征收进行严厉考核,地方盐官则低成本、低风险推行食盐专卖制,将既有规模大的食盐市场及有商人支持的地方纳入行盐区,推行专卖制,而放宽对其他地方食盐流通的管理。以福建为例,16世纪初福建境内仅闽江流域及其所达数县食盐专卖。嘉靖十五年以国家财政紧张为契机,福建运司在食盐自由流通的滨海四府一州的广阔区域中,仅选择在福宁州建立黄崎分司,将闽东纳入专卖体制,正是因为当时从福清到福宁州地区之间存在规模大且稳定的食盐市场,且福州商人支持专卖。此后福建运司为保证从福清到福宁州之间的官盐销售,逐渐将罗源县、福宁州辖境及建宁府政和、松溪、寿宁三县划入东路行盐区,亦以既存食盐市场和商人支持为前提。  相似文献   

10.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国力由盛转衰,国家财政支出日趋浩大,如何增加财政收入便成为最重要的任务。刘晏对此采取了一系列的财政改革措施来扭转局面,其中最主要的便是他对盐法的变革。通过对食盐的禁榷,完善第五琦的盐法专卖制度,创设了通商法,国家因此获得了巨额利润,使唐朝的统治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11.
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也是历代王朝一项重要的财政收入。征收盐税始于春秋,到汉武帝时盐归朝廷专卖,此后历代王朝亦行专卖。宋代盐税收入甚至在军事边防上起重大作用。一、宋代盐业生产宋代盐的品种公私通行者有四种:池盐、海盐、井盐、岩盐。除岩盐外,其他三种盐都是人工制成的。就盐的形状和制法言之,可分为颗盐和末盐。“引池为盐,日解州解县、安邑两池,垦地为畦,引池水沃之,谓之种盐,水耗则盐成”①。“其为盐如耕种,疏为畦陇,围堑其外,以水灌其间,必俟南风起,此盐遂熟,风一夜起,水一夜结成盐”②。解盐是呈结晶体的…  相似文献   

12.
宋代私盐律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私盐律述略□郭正忠“私盐”作为专用律名,不载于《唐律》和《宋刑统》。然而,至迟从中唐以来,有关私盐的罪罚已日趋严峻。五代以降,私盐法更屡见于朝廷的诏敕和条令。研究这些私盐律令,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当时专卖盐法,而且,也有助于全面认识唐宋法制,弥补《唐...  相似文献   

13.
清初的陕甘与宁夏盐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前期,陕甘运司所属花马池池盐及井盐产地,是全国十一个食盐产区之一。据《清盐法志》记载:“陕甘旧行引盐,池产二,曰花马大池,曰花马小池。井产二,曰西和,曰漳县。其不行引盐之处,池滩甚多,统谓之土盐。而边墙以外,接壤蒙古,地多斥卤,更无盐法之可言矣。”其中,在陕西定边县者为花马大池,在甘肃灵州者为花马小池。花马大地的池盐生产方法则是在每年二月间,“于池内开治坝畦,引水入池灌畦,风起波生,日晒成盐,用力极易。唯天旱少水或雨水过溢,所产差少。”乾隆五十九年时,清政府为加强对花马  相似文献   

14.
明王朝对天津盐业的管理十分严密,搜刮也很严厉。盐税收入约占明王朝全年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一、盐法明代天津盐法凡三变:明初“开中法”,明代中叶“折色法”,明末“纲法”。成化七年(1471),北直隶、陕西一些府县发生饥荒。明政府召天津盐商输粮于这些府县,规定输粮4斗给一引盐。这是明承宋元旧制召商输粮于边,以济军粮的开中制度。开中制的实质是天津盐商以力役和实物向明王朝换取盐业的专卖权。  相似文献   

15.
促使唐后期阶级矛盾趋于激化、阶级斗争深入发展的诸多因素中,专卖制度的推行是一个重要因素。在专卖制度之下,盐、酒、茶等专卖品的生产者为劳动人民,自不待言;其消费者大部分亦为劳动人民。然而,专卖品的所有权属于封建政府,专卖收入的实现是政府对专卖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两头剥削的结果。政府的专卖收入愈多,百姓所受的剥削愈重,二者的利益是尖锐对立的。再者,在专卖品的流通过程中,封建政府与一部分走私商贩,特别是武装私贩的对立,也是不可调和的。这样,在专卖品的整个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便不能不伴随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对其加以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唐后期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作出符合实际的,令人信服的解释。由于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对专卖的推行又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对其加以分析,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唐代专卖制度的演变和发展。在专卖制度之下,专卖价格的制订,既是专卖经营的中心问题,又是促使阶级矛盾发展变化的关键和枢纽,由于专卖品往往是生活必需品,而专卖价格是人为的垄断价格,封建政  相似文献   

16.
青白盐使与青白盐刑律──兼论夏宋青白盐贸易郭正忠宋夏关系中的青白盐问题,曾引起中外学人的极大兴趣。这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拟就西夏的青白盐利,盐务管理,宋廷的青白盐使、青白盐法及其刑律,夏来间青白盐贸易方式及双方和战变等,试略作进一步的讨论,并求教于...  相似文献   

17.
自第五琦实行盐专卖法后,私盐问题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唐政府为应对私盐的消极作用,实施了一系列治理私盐的措施。改善官盐的经营环境;采用相关的法律措施;调整盐业经济政策。这些政策均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明代的宁夏镇属九边重镇之一,军事地理位置颇为重要。由于明政府的财政严重依赖于盐政,这就使得宁夏的边储也不得不在很大程度上仰仗于盐政。有明一代盐法变化颇大,就边储而言,最成功的当属食盐开中制。随着盐法的变化,尤其是在余盐买补制确立及叶淇变法之后,明政府财政收入不断萎缩,直至赤字,而宁夏镇的边储亦随之日渐空虚,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明政府的边防力量。  相似文献   

19.
刘经华 《江汉论坛》2003,1(4):78-82
在中国盐业史上实行最久、形态最多、影响亦最大的盐务管理体制是食盐专卖制.作为一种在政府控驭下的商专卖制度安排,清代食盐"官督商销"集中体现了传统盐务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从制度分析的角度看,传统盐务管理体制强烈的财政本位目标及其对官方权力的高度依附是造成该体制低效率或无效率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明代中后期福建盐运司所辖的盐区弊端百出。官、商、民、匪均参与舞弊,导致盐务部门无法正常运行。盐官贪欲大张,盐商多心存苦衷,沿海灶民等下层人民视制盐、贩私为谋生之道,亦屈就腐败的官场,盐的专卖制度则无法推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