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2012,(9):55-59
伦敦奥运会终于落下帷幕,但赛场内外的欣喜、感动和纠结依然久久萦绕。纵观奥运全程,最抢眼的“中国元素”当然是中国奥运代表队的摘金夺银,但这并不是全部,还有其他的“中国元素”大放异彩。从比赛服、赛场器械、座椅到吉祥物甚至小小的徽章,再到“伦敦碗”上空绽放的绚烂烟火,穿梭于伦敦街头的红色大巴……从小到大,从内到外,“最炫中国风”在伦敦奥运可是刮得好猛。  相似文献   

2.
正在紧急备战奥运会的孙甜甜是中国网坛金花之一,备受“网迷”的关注。2004年8月,她首次参加雅典奥运会,就和李婷在双打中为中国网球夺得了第一枚奥运金牌,刷新了中国网球的历史纪录。此后,孙甜甜更是在赛场一路拼杀,  相似文献   

3.
《老友》2010,(10):11-13
"软实力",这个由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于上世纪90年代首创的名词,已经开始风靡全球。软实力与以经济、军事实力为代表的"硬实力"相对,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外界开始热议中国的"软实力";而中国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无与伦比"的表现,也让外媒对中国"软实力"的关注达到了一个高峰。此后,上海世博会、"中国制造"全球广告、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等,每一次中国的公共外交活动,作为中国软实力的象征,都得到了外媒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4.
张宗 《金陵瞭望》2008,(17):12-13
如今,北京奥运会的大幕已经缓缓落下,站在“奥运后”这个新的时间节点上,中国经济将呈现何种走势?这是许多人心中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近两年了。其丰厚的奥运遗产仍在造福人民。奥运会措施并没有作为短期效应而消失,反而正在成为长效机制。奥运的三个理念正成功转化为“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一直被国外广泛关注的北京奥运场馆作为奥运会的巨大遗产,也成为北京奥运会后的亮点。  相似文献   

6.
让信息有趣起来,必须要建立在专业、严谨、科学的基础上,且与目标受众审美需求、传播语境和发布平台相契合 前不久造访果壳网,与其CEO姬十三、COO姚笛有过一番交流。果壳网品牌宣言是“科技有意思”,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且在他们的努力下成为现实。原先冰冷、陌生的各类科技,变得生动、有趣,烟火味十足,让人倍感亲切。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一个现实的公关处境:公关公司或组织的公关部门在传播中都分外看重“核心信.目’,以确保正确和精准。这固然体现出专业,但由于信息大多刻板而传统,往往无法牵引目标受众的关注,更别提感同身受甚至良性互动了。很显然,这样的信息传递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白白损耗传播资源。  相似文献   

7.
李沅 《金陵瞭望》2008,(15):44-45
奥运的意义早就超越了运动本身,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惊艳全世界的“中国八分钟”就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奥运其实更是展现文化魅力的舞台,云锦、二胡、雨花石……创意,让南京的文化瑰宝,在奥运的舞台上闪亮登场!  相似文献   

8.
虞仕乐 《今日南国》2008,(16):29-29
美国篮球的水平在当今世界篮坛首屈一指,但中国男女篮选帅时把目光放在了东欧和澳大利亚。东欧篮球继承了前苏联朴实、实用的球风,而澳大利亚的女篮水平更是在世界篮坛有口皆碑。2004年,作为哈里斯的助手,尤纳斯就曾经带领中国队进入雅典奥运会的八强。4年间,王治郅回归,易建联加盟NBA,姚明也变得更为成熟,而近期热身赛上“十连胜”的战绩也让人们对这支队伍投入了更多的期望。  相似文献   

9.
丁开杰 《社区》2009,(13):43-44
近年来,国外兴起的社会企业实践在国内也开始越来越受到关注。人们期望从西方社会企业帮助政府有效解决许多棘手社会问题的经验中,寻求能“再造”中国非营利部门的有益方法。国内一些非营利组织开始以“社会企业”的身份开展活动,而少数从事公益活动的人也开始被称为“社会企业家”,或以成为社会企业家作为价值追求。但由于“社会企业”概念来自西方,  相似文献   

10.
“中国火药对世界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它改变了现代世界的格局,还体现在它影响了人类的生活。”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潘吉星如是评价,“以此看,明末清初无论如何都算是一个十字路口。”站在这个十字路口,最早发明火药的中国,在军用火器的道路上被西方远远甩在了身后,但却在民用烟火之路上一承前朝的绚烂,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与作文》2008,(8):42-43
奥运会是全世界最大的体育盛事,2008奥运会在中国首都北京举办。在全国人民举目期待北京奥运会的时刻,让我们的眼球先热身一下历届奥运会的趣闻。  相似文献   

12.
在刚结束的以“未来品牌大幻想”为主题的“中国品鼎年度论坛”上,梅高中国总裁董立津在演讲开始的时候,针对近来越南愈演愈烈的排华活动抛出一个问题,“中国”作为品牌如何能让全世界认可。  相似文献   

13.
21届亚运会后,人们希望知道,退役多年的何智雨何以能战胜邓亚萍?中国自己培养的运动员为什么卖力地为外国人打球?这次出现在亚运会上的情况会不会在奥运会上重演?总之,人们要知道“海外兵团”的“全景”。“海外兵团”威胁我们的优势项目中国人之所以对“海外兵团”投以关注,除了民族自尊心外,主要是“海外兵团”已成为在国际赛场上一支与中国队进行抗衡的力量,而且威胁的是中国优势项目,直接影响中国这些项目在奥运会等国际大赛上的成绩。中国竞技体育登上亚洲霸主宝座已经10年多了。从刚刚结束的第12届亚运会来看,中国在亚洲  相似文献   

14.
新华 《今日南国》2008,(19):6-7
“风筝女孩”朱巧妍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一个小女孩的出现让整场演出增添了童趣和浪漫。她就是那个放着风筝从“星星鸟巢”上空缓缓飞过的小姑娘朱巧妍。  相似文献   

15.
伦敦奥运会让英国上下精神振奋,英国的政治家们最希望看到的是,英国不再走下坡路。就在伦敦奥运会落幕的前夜,虽然民众并没有介意到多少,但从政治角度而言,输赢已经各有归属。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显然是赢家。他让这座东道国的首都,继续闪耀出光芒,掀起新的激情。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成为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最大的政坛挑战者。但其实,让约翰逊这个卡梅伦昔日伊顿公学的旧友,拾获奥运会政治遗产的原因并不简单。从一定层面而言,任何一个政治家在这样一个充满赞许的时刻,说任何话,做任何事都很容易塑造出英雄的形象,但卡梅伦却没有做到这些。这首先是因为,英国—直希望能够通过奥运会,发挥出长久的影响力,让英国实现长期的变革。但卡梅伦领导的政府,却不愿急于强调这一点,而只是一味强调“荣誉属于全民”。另一方面,身为首相的卡梅伦一直不愿在奥运会事务上,采取更加积极参与的姿态,相反却因为忽视民众的利益,而倍受指责。这似乎是因为,他本人难以接受这样的公众参与活动。  相似文献   

16.
心有天下     
本次大赛14题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题目为“奥运有我”。题中的“奥运”应该是指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8年奥运会是中国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的一件大事,而“我”就是指考生,只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年青人。似乎奥运多“我”一个人不多,少“我”一个不少,无足轻重,但这个题目却要求考生有以天下为已任的气概和意识,主动积极的关注奥运,参入奥运,暗含了“我”能为奥运出一份力,奥运有了“我”便能增一份彩的  相似文献   

17.
余易安 《百姓生活》2012,(11):70-70
“在美国,医生都说孩子不缺钙,怎么一回国,医生非得让补钙呢?”学生归国后的一句话,引发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教授李可基的关注。这位关注营养几十年的专家没有想到,不大可能缺钙的大多数中国婴儿,居然会“被”集体补钙。  相似文献   

18.
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一个身穿美国女排球衣的小姑娘受到媒体的格外关注。她只有16岁,却拥有1.86米的惊人个头,梳着马尾辫,像极了年轻时的郎平。尽管才读高二,3年前开始练排球的她,如今已是加利福尼亚TCN队的绝对主力。不仅如此,她的朋友中还有姚明、科比等闪光的名字。这个谜一样的“美国甜心儿”到底是谁?  相似文献   

19.
张艺谋的风光,在全中国也找不到几个吧?这个勉强称得上“长得有个性”的男人一辈子都在书写传奇,尤其是,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他用一幅浩瀚的画轴,指挥数十万人演出了两个小时,让全球的目光聚焦到了中国人身上,更是让人大竖拇指。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申办奥运终于如愿以偿。 时至今日,申奥成功对中国并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中国的国力发展也远非八年前可比。加之中美关系又经历了台海风云、炸使馆、撞机等几次危机,布什上台后中国也从“战略伙伴”沦落成“竞争对手”,“非敌非友”。中美冷战格局已悄然成形。尽管有反华人士甚至把2008北京奥运会比成1936柏林奥运会,在这种情况下,把风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