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丽琴 《学术论坛》2007,30(8):145-149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改革的深入,壮族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正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融入现代社会,壮族传统服饰也因此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穿用民族服装的人越来越少,传统服饰工艺已呈现衰落的面色.我们应该以一种发展的眼光对待壮族服饰的保护传承,对壮族传统服饰文化进行有效的保护性开发,使之在顺应社会适应时代中传承发展,从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头饰作为彝族服饰的"眼睛",其形成、发展与演变深受彝族社会、经济、政治、宗教、地理环境和审美意识等因素的影响。诺苏哦首是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所迪彝族妇女佩戴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头饰,被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诺苏哦首在传承彝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同时,呈现出随彝族社会演进而变迁的活态发展特点。深刻剖析诺苏哦首活态传承这一个案,对现代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路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赫哲族鱼皮服饰文化技艺传承与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我国人口最少民族之一的赫哲族,在其生存背景下孕育了其风格特异的民族文化,其中,鱼皮服饰是赫哲族文化的重要标志。鱼皮服饰手工技艺历史悠久,富于深厚的地域性文化底蕴,已入选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赫哲族服饰的材料及式样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带有民族特色的鱼皮服饰文化已经濒临灭绝。本文从鱼皮服饰文化的起源、种类及传统技艺入手,提出对对赫哲族服饰技艺的传承与保护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桂西北是世界白裤瑶聚居中心,白裤瑶服饰文化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是品住极高的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白裤瑶服饰文化旅游,可以满足游客求知求新求乐等方面的需求,有利于民族旅游资源的保护传承,对桂西北旅游业发展具有较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畿辅方言》包含多种文化元素,其中关于燕赵历史文化习俗方面的资料尤其珍贵。考察《畿辅方言》,可以发现其方言词不仅再现了清末民初燕赵服饰文化习俗和饮食文化习俗,而且还保留了清末民初燕赵的居住文化习俗和交通文化习俗。挖掘和传承《畿辅方言》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的文化习俗与民族传统,可以更好地弘扬历史悠久的燕赵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当代我国大陆服饰文化嬗变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外开放局面的形成 ,中国大陆的服饰文化发生了巨变 ,在民族服饰发展史上写下了新的一页。大陆的服饰文化在保留民族传统特色的同时 ,努力与国际流行化、标准化服饰接轨 ,这一进程显示出五方面规律性特征 ,并预示出大陆服饰文化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7.
广西三江地区侗族女性服饰的构成部件极具特色,其服饰文化体现在婚姻育儿与服饰、服饰作用、服饰禁忌、穿着习惯和服饰审美等方面.而汉化程度的加深以及和其他民族之间的服饰融合是影响侗族女性服饰传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蟳埔女是指生活在福建泉州蟳埔村的渔女,她们独特的穿戴习俗是由特定的海洋环境,特殊的海洋生产方式形成的,也是由其当地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作为"非遗"的蟳埔女服饰,不仅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同时也体现了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异域文化的多元性。文章从传统与时尚设计相结合,数字化设计传播,服饰文化的旅游,新海丝之路的建设等方面探讨"非遗"蟳埔女服饰习俗传承与弘扬。  相似文献   

9.
苗族服饰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强大的生命力来自苗族服饰的生态特征.首先,作为生活必需品的苗族服饰在制作和穿着方面具有生态美学意义;其次,作为文化载体的苗族服饰在文化传承方面具有生态美学意义;最后,从苗族服饰的社会功能看,它也具有生态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东西方服饰文化交融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饰文化是直接服务于人的社会文化,不论东方还是西方,都以其生活在该社会背景下而形成各自独具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形态。东方服饰的核心理念重在体现“天人合一”,其服饰文化为一元文化,具有大一统的观念。西方服饰则以彰显个性的人体美,其服饰文化属于多元文化的范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使西欧人走在时代的前列,东西方服饰文化的交流、碰撞,直接引导了世界服饰的西化性。如何看待21世纪东西方服饰文化的交融,通过交融又如何保持各民族服饰文化的多元性,是当代服饰文化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服饰包括人们穿戴的衣服和饰物,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历史文化最为直观的表现,同时服饰文化存在着历史的延续性和不同文化的共融性。与服饰文化相对应的服饰观念是思想、文化、历史、时代、心理、审美等诸要素的综合反映,在这些诸要素中思想又占据着支配的地位,它规定了服饰文化深层次的本质内涵,而宗教信仰是构成思想要素的重要部分之一,它们与服饰文化存在着必然而不可忽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陆云 《学术探索》2002,(6):97-100
云南少数民族妇女服饰 ,是一本活的、内涵极为丰富的云南民族服饰文化教科书 ,是云南民族服饰文化的“活化石”。在云南少数民族妇女服饰资源宝库中 ,蕴藏着丰富、凝重的服饰文化价值 ,有着取之不尽的服饰文化资源。研究和开发云南少数民族妇女服饰文化资源 ,对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制度亟须改进。传承项目方面,不宜按照行政区划及其级别来区分等级。传统音乐的传承项目的界定和分类应能正确把握文化空间,其中民歌的分类尤应着眼于民间歌曲本体的曲调音乐形态。传承主体方面,建议由传承人认定的单轨制走向认定与申报有机结合的双轨制,并且力求做到全面、准确地认定自然人形态的传承主体,扩大对团体形态传承主体的认定,统一安排传承主体的经费保障,建构传承主体的考核体系及责任体系。传承理念方面,应作政策性宣示,贯彻整体性与原真性原则,正视传统音乐的活态性质,在传承中发展。传承方式方面,应通过国内立法安排,对实践中行之有效的传承方式予以确认和规范,并强制性推行数据库传承方式。  相似文献   

14.
民族地区高校地处民族聚集地区,有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而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国家大力倡导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今天,民族地区高校应承担起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任,探索出一条符合时代要求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途径,助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圣经》为主要资料,分析了希伯来服饰文化的民俗特点,希伯来服饰文化中的宗教因素、民族审美观以及服饰禁忌。希伯来服饰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正> 1 中国服饰文化的肇端,就在中国古文明的发祥。服饰与人形影相随,已有上万年的历史,不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都被包裹在这个原始而又摩登的外壳里不能脱身,因而它是记录人类文明的历史文化符号。人兽的区分,等级的确认,都靠服饰;以别人的看法决定衣服的穿法,则使服饰在装扮人伦角色时现出万般微妙。服饰文化应包括与服饰有关的全部生活方式、行为,传统和现实之中的穿着观念、社会  相似文献   

17.
文化生态学是近年来兴起的学科。本文阐述文化生态视域下赫哲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赫哲族传统文化现在面临着断代的危机,出现了传承的困境,要想赫哲族传统文化能够传承与发展,就要从加大经济投入、增强制度保障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的重要使命。大学教育从内容、形式和主体三方面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有力支持。大学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大学的师生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家风文化源远流长,正确把握和传承发展中国传统家风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延续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从而使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国家安定。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第一次对中国传统家风的核心价值观作出了概括和凝练,为我们用传统优秀家风涵养当代家风提供了基本遵循。传承发展传统家风核心价值观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题中之义和重要抓手,传承发展传统家风核心价值观必须构建起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并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20.
家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中,承载着厚重历史积淀的家族文化满足了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需要,今天依然具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助推社会经济发展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虽然中国传统家族文化具有极强的历史穿透性,新时代也需要传承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家族文化,但在现代社会中,出现了传统家族文化传承主体逐渐缺失、传承过程发生改变的现象,而且有进一步加剧的态势,致使中国传统家族文化日趋衰弱。要传承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家族文化,应当在遵循中国传统家族文化变迁规律的基础上继续发扬其现代社会价值,让优秀的中国传统家族文化成为人们心灵和精神的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