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赤峰汉语方言是一个东北官话和北京官话的过渡方言。与普通话比较,语音差别较大,词汇次之,语法最小。本文只讨论赤峰汉语方言较有特色的词缀。词缀往往能体现方言的个性,所以历来为方言研究者所重视。赤峰汉语方言的词缀较为丰富,后缀最多,中缀次之,前缀最少。普通话中的词缀,赤峰方言也常用,但很多词缀都跟普通话有所不同。赤峰汉语方言前缀主要有“老、小、二、初、第”等,这些前缀除与普通话用法相同外,在赤峰汉语方言中还有其自身的特殊意义和用法。赤峰汉语方言后缀甚丰,除“子、儿、头、性、气”等外,还有许多较有特色的后缀,如“巴、咕、拉、乎、嗒、查、登、悠、嘎、楞、摸、送、异、不拉叽、拉巴叽、不(巴)楞登、搭撒、鼓(个)伦敦儿、拉古拽(拉咕叽或拉嘎叽)、呼拉、拉(溜)哄、拉撒、唔的、个、半个(迈儿)拉”等等。赤峰汉语方言的中缀主要有“不、个、里、达”等。本文就赤峰汉语方言词缀问题作了初步考察总结及简单的分析论述。有些词缀并非赤峰汉语方言所独有,在整个东北方言、北京方言、山东方言里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所以要作深层次的详细分析总结,还有待对这些方言乃至整个官话方言的深入调查研究,才能更深入地揭示其结构特点、规律以及历史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2.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要素之一,本文通过对赤峰汉语方言词汇中的多义词词义的扩大和转移,词缀的特殊用法、各类方言词汇的来源三方面的具体分析,探讨赤峰汉语方言词汇的构词方法及规律。  相似文献   

3.
赤峰汉语方言的形成是汉语多种方言及北方少数民族语言长期渗透、逐渐融合的结果。赤峰汉语方言应归属于北京官话区的朝峰片。  相似文献   

4.
赤峰汉语方言的语音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峰汉语方言与普通话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较为明显,分别表现在声、韵、调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赤峰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区域,人口构成十分复杂。因此,语言学界普遍认为赤峰话实际上是山东、河北、山西以及东北方言和蒙古语相互混杂而产生的一种方言。目前的很多著作中将赤峰话与附近的朝阳市方言归为一个方言片,称为"朝峰"方言片。除此之外,并没有对其形成原因和发展过程以及朝赤方言片与周围其它地域方言的不同进行细致的探究。本文借助大量的田野调查结果、历史文献以及地方志材料,对山东方言和赤峰方言的词汇、语法系统进行比较,对两地方言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了研究,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对山东方言和赤峰方言的关系以及赤峰方言的形成等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有关赤峰汉语方言研究方面的综述,其中既包括国内知名汉语方言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的论述.也包括地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专业研究人员的探索以及民间业余爱好者的调查。同时,分析了目前赤峰汉语方言研究的现状,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广西的汉语方言资源丰富,主要有白话、平话、官话、客家话、湘语、闽语.以这些方言为语料的研究成果丰硕,但主要集中在语音和词汇方面,对语法的研究则相对薄弱.笔者统计分析了广西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现有成果,归纳了其研究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了未来广西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宝鸡市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距省会西安一百七十三公里,统辖十个县两个区。宝鸡方言不仅在语音、词汇上和汉语共同语有差异,而且在语法上也有不同的地方,只是后者的差异小一些,但也有相当多的特点。认识宝鸡方言的语法特点,可以为研究方言的形成,研究语言分化同社会条件的关系,找出方言与普通话语法的异同和对  相似文献   

9.
赤峰汉语方言音系说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峰汉语方言形成于清代。赤峰音系,除该地区最南端的八里罕方言岛的语音独具特色(隶属冀鲁官话)外,其内部一致性较强,只有新派和老派的区别,地域差别很小,八里罕话不能代表赤峰方言。赤峰方言的声母有25个(包括零声母),韵母有36个(不包括儿化韵),声调有4个(不包括轻声和变调。阳平44、阳平35、上声213、去声53)。赤峰方言声韵的配合关系和声的调的配合关系跟普通话相比,大同小异,赤峰方言共有1,236个音节。赤峰方言的音变现象大体有:变调、轻声和儿化,以及同化、异化、增音、弱化、合音调、个别字在读轻声时的特殊读音等。  相似文献   

10.
赤峰汉语方言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而语音方面的特征又多数表现在韵母方面,本文分别就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三类韵母在赤峰方言中的语音特征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汉语方言体貌的语法形式和意义纷繁复杂。文章描写和分析海口方言动词各类体貌的形式、功能和特点,以期有助于对海口方言语法体系更为全面的了解和方言类型学的深入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汉寿方言被动标记“等”的特点及成因。被动标记“等”源于使役动词“等”,使役被动兼用,是汉语南北方言共有的现象,是汉语历史语法规律作用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汉语南方方言在表达性别标记时,无论用词、语序,还是语法性质上都有很大差异,而北方方言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相似性。本文主要以河东方言作为参考点对南北方言词语中的性别标记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4.
[摘要]建立有中国特点的语言学,首先必须脱下汉语的“西装”,从远古汉语、中古汉语、现代汉语和汉语方言中,比较、归纳、总结出汉语的结构系统来,由此建立起属于汉民族特有的语法理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讨论赤峰汉语方言单韵母舌面元音辨正问题,对普通话韵母中的7个舌面元音a、o、e、ê、i、u、ü等同国际音标相比较,进而对这些元音在赤蜂方言中的发音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教学训练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朝峰片汉语方言是东北官话和北京官话的过渡方言。作为“过渡地带”。东北官话语法、北京官话语法兼容并存其中,加之本地区语言的发展与演变,与普通话比较虽差异较小,但朝峰片汉语方言语法也呈现出了一些自身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特殊词语的用法。在朝峰片汉语方言中。一些特殊词语如“从(逮/搁)”、“整(治)”、“拿”...  相似文献   

17.
赤峰话中的“W+呢啊”是非问句及其在普通话中的对应形式郑贵友零.引言0.1、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赤峰话属东北方言赤辽片。由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赤峰话在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都和普通话非常地接近,同时,还具有一些和普通话不同的现象,“W+...  相似文献   

18.
贵阳方言动词的体貌、情态、状态格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与印欧语等屈折语在语言类型上的主要区别之一是词的形态和构形方式。如同一般汉语方言,贵阳方言动词并不象印欧语那样通过词形变化构形,而是通过动词与辅助成分~定形式的组合,构成本文所说的各种语法格式来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贵阳方言动词语法格式的构成方法分虚词运用和结构重叠(间接重叠和短语重叠)两种。其格式类型及表达的语法意义都比较丰富。本文从语法范畴方面归纳为“体貌”格式、“情态”格式、“状态”格式三类。体貌格式表达动作行为的启动、完成、进行、持续、尝试等动态方面的语法意义;情态格式表达进行动作行为…  相似文献   

19.
站话是黑龙江方言分区中的一种较为特殊的汉语方言,其中的AB式形容词是站话中数量较多、颇有特点的一类词汇。本文对黑龙江站话中的AB式形容词在构成、搭配等方面,从共时平面的角度进行了描写和研究,并对其变换形式以及语法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汉语方言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应该以词汇、语法为重点。”本文在全面调查分析内蒙古汉语方言词汇的基础上,总结出内蒙古汉语方言词汇具有七大特点:一、沉积着奇特的析音词;二、产生了丰富的语缀词;三、镶嵌着多样的重叠词;四、点缀着新颖的异序词;五、创造了多彩的特色词;六、继承了诸多的古语词;七、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调查研究内蒙方言词汇,总结其特点和规律,不仅有助于汉语方言和普通话的对比研究,也有助于汉语史和民族史的深入研究,更有助于语文教学和普通话的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