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景颇族的丧葬充满了原始宗教的色彩,浪费极大。但是从中也可以看出该族尊敬、羡幕长寿老人的美德。该族是土葬、火葬和天葬等三种葬式并存,旧社会还有殉葬。凡是正常死亡的成年人实行土葬。不正常死亡的实行火葬:把尸体放在柴堆上火化,大块子的柴在下,小柴在上,一层干柴,一层湿柴,横竖交错,边烧边用棍子敲打尸体,防止尸体表面凝固火烧不进。儿童  相似文献   

2.
藏族的丧葬习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最初是土葬,在藏文化的核心地带,逐渐从传统的土葬过渡为天葬,另有部分水葬、火葬、塔藏和树葬等.与其他藏区相比,处于汉藏文化边缘的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奔子栏村藏族的丧葬习俗多种方式并存,其中土葬和树葬要进行二次葬,具有明显的无等级差别性、文化多元性和地域性,其独具特色的丧葬文化特征既源于这一地区独特的生态、人文环境以及历史文化的变迁,又源于他们对生与死的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是多元文化特别是汉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德钦县的羊拉乡藏族目前以土葬习俗为主,从经济文化类型理论视角来看,其原因在于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文化类型决定了羊拉人不仅不排斥土葬,而且有强烈的实行土葬的心理需求,但是贫瘠的土地又决定了人们尽可能利用每一寸土地从事生产,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矛盾使土葬成为一种过渡性的葬式,而藏传佛教主张销毁尸骨的教义则成为解决矛盾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天葬新议     
<正> 天葬,是我国藏族人民中一种特殊的丧葬仪式,在青海各地藏族中也普遍流行。藏人风习,人死无棺椁殓埋之俗,其丧葬有天葬、水葬、土葬、金葬、火葬之分,而弃尸于山野,任飞鸟食其肉者,谓之天葬。大凡风俗,总是递相延传。  相似文献   

5.
元杂剧中的丧葬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杂剧中蕴含着丰富的丧葬文化。从元杂剧可以看出元代汉族的葬式主要有土葬、火葬,无论居丧墓葬还是扫墓祭祀都彰显出特定的风俗礼仪。举凡入殓、停柩、下葬、遗嘱、奔丧、吊孝及其服丧守孝、挂纸烧钱、培修坟墓、酒饭祭奠,从多个侧面反映出了元杂剧丰富多彩而又鲜活的文化底蕴,于此丧葬风俗不难窥视中国孝文化的具体承传与表现。  相似文献   

6.
丧葬习俗是一个社会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的折射,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藏族地区的丧葬习俗极具特色,几乎存在了世界各民族的丧葬习俗形式——土葬、火葬、塔葬、天葬、水葬、崖葬、树葬、石棺葬、附寄葬等等。藏族葬俗具有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受藏传佛教影响大、葬式种类齐全的三大特点。藏族葬俗的形成受诸如民族信仰、民族间交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要对其有正确的认识,而不能简单地认为它是哪一种文化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但丁根据基督教经院哲学推理方式,其作品既推崇上帝在人的精神救赎中的关键作用和人在精神上对上帝的皈依,又抨击基督教会的腐败和堕落;既描写未来人类社会的美好,又评判处于中世纪晚期的西欧和意大利的现实社会;既预言未来大一统的世界帝国,又强调意大利民族的整体性。其思想中既有旧时代的深刻烙印,又显现出新时代的最初萌芽,这是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变化的产物,其思想矛盾中的各因素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8.
麦尔维尔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他的作品《白鲸》被公认为19世纪美国小说的杰作。在这部作品中,他的思想自始至终是矛盾的。他既忠诚于基督教,又反叛基督教。这一矛盾贯穿小说的始终。  相似文献   

9.
欧洲12世纪艺复兴是“加洛林艺复兴”之后的另一次基督教化复兴运动。与加洛林艺复兴目的为当时的封建制度构建基督教化基础的作用不同,此次艺复兴则是要为封建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建立完整的基督教思想化体系。12世纪西欧的艺复兴带来了基督教化的高度繁荣,出现了一大批名的基督教化学和学术流派。可以说,欧洲希腊罗马传统的古典化发展到近代的14世纪的艺复兴之间,是经过了加洛林化复兴,特别是12世纪的化复兴的两次大的准备才到来的。  相似文献   

10.
论古罗马奴隶主阶级的娱乐消费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和末年以来 ,以角斗、逐兽、赛马、淫乱等为主要内容的娱乐消费在罗马社会迅速发展起来。一些人挥金如土 ,恣意游乐 ;另一些人则挖空心思 ,作出了许多荒唐怪诞的游戏。古罗马人的娱乐消费以涉及阶层广规模大而著称 ,它既粗俗又血腥 ,其表现形式呈现出贵族化特性。这样一种娱乐消费的发展 ,既消耗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促使罗马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同时又助长了社会的腐败 ,但是它也在客观上丰富了古罗马人的社会生活 ,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宫秀华 《北方论丛》2001,(4):107-111
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共和国向地中海区域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在这一广袤的地区建立起行省统治制度。从公元前241年第一个罗马行省-西西里行省的建立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罗马的行省统治在地中海区域整整维持了700年。罗马共和国时期实行行省总督制度,是罗马共和国大肆向外扩张的历史产物。它作为一种有效的政治机制,在罗马共和国进行行省统治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罗马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多事四夷是唐玄宗的一贯思想,“伐叛怀服”是其思想的核心,“蛮夷戎狄,殊方异类,重译而至者”是其理想境界。与“伐叛”相比,“怀服”观对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更有积极意义。当然,在唐玄宗时期,也不乏多事四夷思想的反对者,韦凑、姚崇和宋等人都或明或暗地反对过唐玄宗的多事四夷思想及其实践。  相似文献   

13.
刘季富 《殷都学刊》2008,29(3):69-71
古罗马史学是在希腊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但是,随着罗马的崛起,罗马史学由早期的对自己的扩张行为进行道德辩护转变为彰显“道德优势”。共和国后期,大规模的领土扩张导致罗马社会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改变,罗马传统的道德风尚出现了明显的衰退。这样,李维对罗马历史进行道德阐释,正迎合了当时罗马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王芳 《齐鲁学刊》2007,(4):16-18
孔子和西塞罗是古代中国和罗马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们针对当时社会动荡局势,提出了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这些方案包含有公正、美德、法治等思想。这些思想为如何治理国家,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借鉴,它们已成为人类永恒的财富。  相似文献   

15.
埋葬习俗是研究埃及前王朝时代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也反映了当时埃及人的思想意识。根据埃及考古发掘材料,埃及前王朝时代已出现成人葬和幼儿葬、随葬品以及埋葬方向等习俗。这些埋葬习俗清楚地反映了前王朝时代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和埃及原始宗教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6.
明代由于葬俗葬制的演变和社会风气的改变,使得考古发现中的壁画墓相较于宋元时期大大减少。通过结合历史文献。对重庆永川区凌阁堂墓地发现的明代壁画墓所反映的独特丧葬礼俗与宗教信仰以及明代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民间化进行分析,论证了墓葬主人为明代湖广移民或其后裔。  相似文献   

17.
黄教传入蒙古草原后,包头地区明清时期蒙古族葬俗呈现多样化,在本民族原始的方式中掺入了佛教的因素和汉人的习俗。  相似文献   

18.
王鹤 《北方论丛》2007,2(2):97-100
罗马军队是传播罗马文明的重要载体,对推动行省和边界地区的罗马化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军队需求成为刺激行省地区经济发展和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行省和蛮族士兵罗马化的一个重要媒介。在城市化运动中,罗马军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