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高龄老年津贴是老年津贴的一种,是主要针对高龄老年人发放的具有褒扬性质的福利项目。目前,我国高龄老年津贴制度未实现全国统一,各地高龄老年津贴的发放带有较大的随意性,无论是名称还是保障内容,各地均存在较大差异。而且,高龄老年津贴项目定位不清,内容交叉重叠。因此,应着手进行高龄老年津贴制度改革并对中国高龄老年津贴制度进行新的设计。具体体现在:统一高龄老年津贴的资格条件,提高高龄老年津贴的管理层次,统一高龄老年津贴标准计算方法和调整方法,建立工作机制;整合老年保障制度,将高龄老年津贴与最低养老金进行剥离;建立高龄老年津贴的财政分担机制,减轻人口老龄化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负担。  相似文献   

2.
海龙  申开元 《河北学刊》2023,(2):186-193
高龄津贴制度是防范老年贫困与保障老龄人口基本生活的重要制度安排。基于Neil Gilbert的社会福利政策分析框架,本文从分配基础、分配内容、服务输送和资金筹集四个维度系统分析中国大陆31个省会城市的高龄津贴制度实施状况。研究发现,全国各地高龄津贴制度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碎片化”问题突出。同时,津贴对象受益资格门槛高、津贴标准较低且不均衡、津贴服务递送效率低、筹资渠道单一等问题阻碍了高龄津贴制度的有效性。因此,为实现高龄津贴制度的高质量发展,应实现津贴的普惠型,提升津贴标准,优化津贴经办管理,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等。  相似文献   

3.
王莎 《理论界》2012,(12):170-17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日益加快,使老年保障成为社会保障体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加以保障,其中高龄津贴制度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目前高龄津贴制度的实施状况,提出完善该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残疾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情况及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了分析,指出现行保障标准偏低,忽视了对残疾人的特别扶助,尚未完成从剩余型到发展型的转变.针对现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测算方法研究、建立主动调整机制、实现保障对象的有效分类管理和动态管理、设立残疾人专项津贴、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制度,使社会救助制度由单一性向综合性转化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实行了相当广泛的社会福利政策。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大职工及社会成员普遍实施的福利项目有:养老退休制度、医疗保险、失业救济、残废津贴及工伤保险、遗属和低收入家庭补助等等;此外,房租补贴、中等教育免费制度也十分普遍。西欧许多国  相似文献   

6.
德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内容、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社会保障的完备性不但表现在其独特的管理和丰富的内容,而且表现在它针对不同群体而提供的不同内容和形式的保障。德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从其社会保障制度诞生之日起就随着整体制度的发展而发展。本文从追溯德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历史和演进出发,对德国的残疾人社会服务、福利津贴以及其他保障方式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值得我国借鉴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建设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熊跃根 《江海学刊》2014,(3):96-103
儿童的福祉与社会保护是社会福利领域的一个核心主题。在欧洲发达国家,自20世纪中期以来,针对未成年人的福利津贴项目、社会服务和社会政策是政府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由于有关儿童保护的价值观、伦理及实践方面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加上文化与社会观念的差异,欧洲各国针对儿童保护的政策与社会服务在理念、模式与实践方法上不尽相同。比较分析不同福利体制类型下的儿童保护制度与社会政策,将为我国在社会加速转型与家庭变迁背景下,发展与实施社会儿童保护制度与政策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8.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和实施对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某些地区最低生活保障附加优惠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最低生活保障似乎逐渐从一种单纯维持生活困难居民最低生活水平的手段向一种可以享受多种优惠与福利政策的身份标签转变,即最低生活保障"身份化".这一现象是由宏观、制度及人为等多方因素共同造就的,在实施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对其进行制度化、科学化的定位及安排将是今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针对关键问题区域实施国家援助政策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在杜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实施区域援助政策的三大理论基石分别是市场失灵、社会公平和协调发展.为了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中央政府应该从援助政策评价、援助对象识别、援助政策目标、援助政策工具和援助政策实施的制度保障五个方面建立全国统一的国家区域援助政策体系,并且根据不同类型的关键问题区域实施差别化的国家援助政策.为此,需要从现行政策整合、管理机构设置、规划制定和资金投入等方面保障国家区域援助政策的顺利过渡.  相似文献   

10.
在网络环境下,政务信息共享是现代政府推进政府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规范政务信息共享行为的法律制度是切实实施政务信息共享的保障。国外在政务信息共享的法律制度建设方面表现多样。应对国外各主要国家相关立法进行比较,提炼共性,把握规律,探究国外政务信息共享制度的立法特点。  相似文献   

11.
刘奕  张怡 《晋阳学刊》2007,(5):50-53
由于我国农村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土地保障、家庭保障等传统保障功能弱化,农村养老保障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此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体制的缺陷、农村养老保障管理体制的不合理及我国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问题中的责任偏差等角度来阐明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从政府责任、政策公平性和资金来源等多方面入手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与绩效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洋军阀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为了维持其统治及维护其所代表的阶级的既得利益,虽然被迫制定和颁布了一些有关社会保险、救灾、福利与救济、优抚安置等方面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使得民国时期的中国在对劳动者和社会成员生活安全的保障方式、保障内容、保障政策上有了一些新的变化,诸如,社会保险制度开始建立,政府成立了专门的救灾、救济福利机构,制定了优抚安置计划等等,但是,由于这些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实施和执行不力,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太少,保障项目不全,待遇偏低,加之社会长期处于动荡不安状态,致使劳动者和社会成员从中所获取的收益甚微。民国时期,真正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始终没有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我国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政策基本上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在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一系列针对性较强的政策出台,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局限,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状况依然令人堪忧。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仍存在着碎片化、流动性欠缺、转移接续不通畅等难题。鉴于流动人口存在的现实性与长期性,应从中长期的全局性高度重新审视与流动人口相关的各种政策与制度,致力于构建覆盖流动人口的全国基本社会保障统一模式;构建能衔接城乡、区域社会保障体系的转移接续机制和异地缴付模式;有序地构建更加公平与可持续的社会保障服务转移支付与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发展缓慢不仅表现为相关政策、法规出台缓慢,制度建设滞后,还表现为现有相关政策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其原因在于:农民工群体的社会边缘性不利于其表达利益诉求,影响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迅速、合理地制定;现有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缺乏合理性和协调性而不利于政策有效执行;政策执行主体、政策目标群体的相关行为也影响政策的合理制定和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15.
社会分层是现代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社会现象。我国的社会分层一方面从根本上保障了我国社会的整体稳定,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对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如贫富差距拉大、中产阶级弱小、身份壁垒等。这些问题可通过改革过时的制度与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等途径来解决。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二元结构转型的深入,农村劳动力结构以及包括社会保障、金融供需等在内的社会体制也在发生变化,但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由于其基本设计和覆盖群体的差异而存在不同的相关关系。农村金融供需结构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之间存在复杂而相互依赖的关系,有效利用相应的关系,提高公共政策的合理性,是建构二者协调发展关系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丹麦王国和英联邦社会保障制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对丹麦、英国的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及其相关的法律运作情况的考察,系统地概括了丹、英两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点,并从中总结出其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大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指在农村这一特定区域范围内所施行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长期以来 ,由于历史的原因 ,占我国人口 70 %的农村居民大多游离于社会保障之外 ,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在社会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作用日益加强,各国的社会政策发生了变迁,产生了发展型社会政策和资产社会政策,这些新型的社会政策对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断裂与弥合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社会转型和向市场经济体制快速过渡的过程中,我国出现大规模的弱势群体,这需要重构社会保障制度。当前,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在改革和重建中目标过度偏向为经济体制改革配套服务,这使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呈断裂状态。本文从建立整合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角度,指出弥合上述断裂的必要性。在农村建立与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城市则要确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民本目标,从而建立相应的社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