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5 毫秒
1.
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突破口,应尽快完善农产品流通的网络和组织基础,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发挥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的核心作用,鼓励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继续探索合同农业机制和期货市场,重视超级市场在高质量农产品流通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2009—2018年湖南省13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构建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湖南省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湖南省农产品流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提升,但是除长沙、衡阳和岳阳外,其他地区的规模效率在逐步下降,技术效率提升不稳定。这表明农产品流通业投入产出结构不合理是制约湖南省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农产品流通业在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方面的缺乏也是抑制湖南省农产品流通效率提高的因素。采用Tobit模型考察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信息化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湖南省农产品流通效率。因此,应加快湖南省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3.
以流通中的商流、物流和信息流为主线,分析了流通技术在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电子商务,增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商流模式的多元化、建立物流配送中心,不断完善农产品物流网络、积极进行信息化建设,建立一体化的网络系统等建议,最后展望了流通技术在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事关农产品稳定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必须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利用京津冀及河北省11个地级市2007—2016年的样本数据,采用Malmqusit指数分析法对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体系效率进行了动态评价,并通过典型相关分析法进一步研究了影响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体系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京津农产品流通体系效率都在不断提高,河北省农产品流通体系效率相对较低。河北省11个地级市之间农产品流通效率存在较大差距,河北省农产品流通体系效率较低主要受衡水市、廊坊市和保定市影响。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是抑制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体系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影响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体系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对农产品流通相关的财政支出、信息化水平和农产品交易市场集中度。影响河北省农产品流通体系运行效率的最主要因素是信息化水平,其次是农产品资本投入和农产品市场集中度。最后,提出了提高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中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流通主体发展、加强对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加强流通载体建设、提升河北省流通客体的品牌优势、优化流通环境以及缩小河北省与京津发展差距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省域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域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进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不同水平的地区分布呈现出偏态分布而非正态分布,按发展阶段排列呈金字塔型,全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整体水平不高;区位因素与经济综合实力较大程度地影响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水平;部分传统农业生产大省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较低,农业经济效益有较大提升空间。基于此,对相关省份加快发展农产品流通现代化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处于发展阶段的福建等5省应着力提高整体流通现代化水平,处于起步阶段的新疆等12省(区),应找准突破口,加强农产品流通的基础设施与市场体系建设,而处于农产品流通节点的四川省应将将农产品流通业作为优先发展的行业。  相似文献   

6.
持续的升级改造明显改善了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础设施水平,但与此同时,电子结算体系等诸多技术水平较高的交易系统闲置现象比较普遍。从激励相容的视角,通过政府部门与农产品批发市场主办方、农产品批发商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分析,研究各主体之间利益冲突对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技术演化的影响,发现税法与税收政策未能充分考虑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公益性,阻碍了交易技术进步,是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现代交易技术"能力"与现代交易技术采用"动力"之间严重不匹配的根源。提出了通过全面实施大幅税收减免措施促进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技术进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发展低碳型绿色流通是提升流通业发展质量的有效手段,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流通体系需要对流通业的真实运行效率进行客观评估。基于2005—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将碳排放指标纳入模型,在剔除了环境噪声和随机干扰后,利用三阶段DEA方法测度了我国流通业效率的真实水平,并基于此探讨了我国流通效率的区域差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流通业效率总体水平较低,规模无效是导致流通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各环境变量对流通效率有显著影响。其中,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地区开放程度与流通业效率正相关;城市化水平、教育投入水平和政府干预度与流通效率负相关。考察期内,流通业综合技术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流通效率表现为上升趋势,其他地区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流通效率存在显著的区域空间差异,地区内部差异大于地区间差异,西部地区内部差异最大,中部地区最小。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基于2000~200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测算了我国农村流通产业的技术效率,并考察了我国农村流通产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农村流通产业存在显著的技术非效率现象,但这种非效率现象有降低的趋势,地区间农村流通产业效率差异也有逐步缩小的趋势。研究认为,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有助于提高农村流通产业技术效率水平。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状况调查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地调研基础上,结合现有文献资料,对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缺乏统一规划,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负担较重,以及农产品缺乏生产品牌和标准分级等。进而提出政府应采取的对策建议,即科学规划布局;完善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管理;公平对待不同属性的批发市场;强化农产品流通安全中的政府介入;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和标准化发展;提高信息化水平,构建信息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北京市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批发市场升级换代和提升经营能力,发展农产品经销企业,批发市场和超市争夺零售业主导权,拓宽对外贸易渠道、促进网络销售发育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方向;以及完善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流通体系、将批发市场建成综合性产业平台,发展规范化经销企业、实行更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鼓励流通渠道向产地和城市的延伸、促进农产品流通相关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关于“农超对接”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超对接"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学术界普遍认为"农超对接"是我国农产品流通方式的一次革命,但从实际实施情况来看效果并不明显,因此需要结合我国农产品市场现状探究影响"农超对接"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原因。通过分析指出"农超对接"并不适合在我国大面积推广,而农产品批发市场、公益性批发市场、社区蔬菜批发店等多元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才是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基于我国内地31个省域2001~2011年度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路网密度、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以及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路网密度对于城镇化的影响是正面的影响;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除东部地区外,其他区域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对城镇化的影响都为负面影响;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对于城镇化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存在区域差异;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对城镇化的影响为负。所以应继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第三产业,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政策并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13.
依据我国30个省(区、市)2015—2020年乡村物流相关面板数据,使用熵权法、泰尔指数、莫兰指数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我国整体及各区域乡村物流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四大板块间的整体性空间差异不断缩小,但各板块内的差异逐渐扩大并成为发展差距变动的主导因素。(2)高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呈现出低—低集聚和高—高集聚态势,地理因素和空间溢出效应对区域发展具有显著影响。(3)城镇化水平的正向影响最强,市场开放度主要对中、西部产生正向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和物流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不够明显,他们与政府支持度和信息化程度一起影响着我国乡村物流的时空格局形成与演变。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沿线国家的绿色发展成为倡议的重点之一.运用全局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一带一路"沿线35个国家的绿色发展绩效,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和空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绩效的驱动因素和空间溢出效应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沿线国家绿色发展绩效总体呈现"W型"的时序变化特征,以及"西亚北非地区>南亚地区>中东欧地区>东南亚地区>中亚地区"的区域差异特征;从直接效应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对沿线国家绿色发展效率产生显著促进作用,城镇化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对沿线国家绿色发展效率产生显著抑制作用;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正向溢出效应,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和开放程度具有负向溢出效应.因此,应该充分考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加强国家之间新能源和技术的合作,优化调整产业结构,重视人力资本的作用,引进绿色投资,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流通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相对完善的支撑保障体系下才能正常运行和发展.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支撑体系存在基础设施落后、技术水平较低、管理水平不高、人才短缺和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加强我国农产品流通支撑体系建设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产品市场体系架构;推动农产品流通创新,提升技术水平;优化农产品流通政策环境,加强监督管理;培育农产品现代流通主体,增强流通企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分析重庆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现状,揭示出影响重庆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问题,为相关对策措施的制定提供现实依据,有利于推动重庆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对中国11个省份510户食用菌种植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了食用菌的销售情况,并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农产品滞销的因素。结果表明:男性农民和参加农业协会的农民在农产品销售中更具优势;农户对消费者偏好和市场行情越了解,其农产品销售情况越好;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批发市场分布越近、道路状况越好,农户的农产品销售情况越好。提出了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协会的扶持力度,加快实现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加强对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宣传和推广,优化农产品销售网点布局和增加对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主要环节和中心枢纽,承担着全国70%农产品集散任务,具有食品安全监管、保障供应、稳定价格等公益性职能。在分析农产品批发市场公益性建设必然性的基础上,探析公益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寻找农产品批发市场公益性实现的有效路径。这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制约河南省农民增收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农产品有效需求不足、农业结构调整滞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收益不断下降、农产品流通体制不完善 ,农业投资不足、基础设施薄弱 ,就业竞争加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严重受阻 ,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农民负担居高不下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鲜活农产品流通链条关键节点及政府支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鲜活农产品流通链条,提出了鲜活农产品流通链条"最初一公里"及"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指出批发市场、冷鲜仓储、销地配送中心、社区零售商业是鲜活农产品流通链条的关键节点。提出了扶持鲜活农产品流通链条关键节点的政策建议,即建立专项基金,向关键节点和薄弱环节倾斜;支持供销合作社等合作组织的关键节点设施建设;对关键节点设施建设实行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