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论当代美国的保守主义运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认为当代美国的保守主义运动起源于 2 0世纪 4 0年代中至 50年代中的保守主义思想运动 ,然后经过 2 0世纪 6 0年代以来的保守主义社会运动和政治运动的演进 ,到 80年代末 ,保守主义思潮在美国社会政治中的影响已与自由主义平分秋色 ,90年代中期以来甚至有超强的趋势 ,这一趋势在“91 1事件”后更加明显。文章还认为 ,当代美国的保守主义运动的演进模式是精英驱动—大众响应的模式 ,它对美国社会政治的影响深而且广 ;此外 ,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极 ,它们从属于更高一级的意识形态 ,即美国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5,(4):140-145
对外汉语教学口语测试中的话题千千万万,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表面到深层。作为衡量和检验外国来华留学生的口语水平测试,高级别话题的测试结果更能体现外国来华留学生的汉语口语水平和思维深度。本文以"说服"话题测试为例,剖析了这一话题的水平评定为外国留学生汉语行业口语水平测试标准的建立带来的启示。以期为来华留学生汉语行业口语分类教学和测试评定提供一定的标准和依据,并更进一步为来华留学的汉语学员提供以汉语为交流语言的行业口语水平测试评价标准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中美关系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在一次次摩擦中 ,两国走向对立冲突的边缘。令世人欣慰的是 ,在经过了曲折的过程之后 ,两国关系终于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1 997年 ,中美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 ,确定两国的关系为“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从此两国关系步入了一个全新时代。从 90年代初“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到 90年代末“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 ,中美关系走过了伟大的转折。这一转折是艰难的 ,它既体现了中美关系的复杂和美国的对华政策根本地将取决于美国的国家利益 ,也体现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整体实力的上升与战略地位的提高。与中美关系的发展转变相连 ,90年代以来的台湾问题也不断出现新的情况。台湾问题既成为两国关系恶化的重要因素 ,也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反作用力。台湾问题的变化不但说明美国在台湾问题中的重要影响及作用 ,也说明美国的对台政策服从于其对华政策。  相似文献   

4.
日本因素对两岸关系的制约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杰 《日本研究》2001,(4):64-69
众所周知 ,台湾是中国的领土 ,台湾问题的起因是国民党政权被中国人民革命的力量打败退踞到台湾 ,并受到外国势力的庇护而形成的。因此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 ,但又掺杂着复杂的国际因素。美国因素在两岸关系中所起的制约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台湾问题拖而未决 ,美国是最主要的外部阻力。随着时间的推移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 ,日本因素逐渐浮出台面 ,并在未来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目前种种迹象表明 ,日本正一步一步地卷进台湾问题中去 ,未来日本因素在两岸关系中的作用 ,可能仅次于美国因素。本文拟对日本因素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和制约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5.
朱秀芳 《浙江学刊》2008,6(1):121-124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发生的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是反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影响美国外交事务的直接产物.它既反映了美国外交事务中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也折射出美国二战后的全球战略.  相似文献   

6.
20世纪末的俄罗斯中国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最后 1 0年 ,尤其是 90年代末 ,俄罗斯中国学取得了重大进展。我们以为 ,这取决于一系列因素 ,首先是中国 (包括俄罗斯学者及政治家一向视为中国不可分割部分的台湾 )经济的顺利发展。它们由于经济的长足进步引起了研究中国的学者们越来越大的兴趣。表明俄罗斯中国学迅速发展的另一个因素是 ,在俄罗斯汉语学习大为普及。以往汉语学习只是集中在俄罗斯欧洲部分为数不多的几个中心城市 (如莫斯科、圣彼得堡 )和俄罗斯远东地区 (符拉迪沃斯托克、赤塔 ) ,而如今一大批城市的外国语学院、综合性大学和师范学院都有了汉语部。在莫斯科 ,教…  相似文献   

7.
一、要重视文化因素
  汉语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汉字往往具有“视而可识,察而见意”的形象特征;字形中充溢着鲜活的诗意;汉语的字可以轻易组成丰富多彩的词汇,词组又铺排成千变万化的句子;汉语重文意、重精神。象形的文字,叮咚的诗句,丰富的意象,悠久的文化,是诗,是画,也是史。我们要在教学中,带领、引导学生感受汉语的美丽,感受汉语背后深广的文化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藏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数,民俗文化中的剪纸、灯谜,民间文化中的传说、神话很感兴趣,我们就可以把内地一些带有鲜明文化特色的东西运用到语言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1980年代以来香港、台湾与大陆三地怀旧电影的特点作了分析,认为香港怀旧电影的特点在于追寻和建构一种身份认同,台湾怀旧电影的特点是基于本土关怀的成长经验,大陆怀旧电影则在窥探意识形态的禁忌区间.  相似文献   

9.
经过50年代汉语词类问题的讨论,我国语法学界对汉语的词是可以分类这一点似已无争议。但这并不意味着汉语词类划分的问题都已解决。事实上,一俟涉及具体问题,探讨具体词类划分时,各家在词类划分标准上的分歧就显露出来。分类标准的分歧不仅严重影响词类本身的划分,而且使人们对汉语是否有狭义语法中的词类这个似乎早解决的问题产生了新的疑虑。而且,随着现代语言研究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汉语词的再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10.
美国与台湾接触的150年当中,在每一次台湾历史命运面临转折的时候,都有美国影子的存在。1979年以后,台北与美国政府虽没有外交关系,但台湾在经济上和军事采购上仍相当依赖美国。最近,台湾内部在讨论台海战争的可能性时,首先想到也许会介入的国家也只有美国。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两岸关系也趋于缓和。台湾与大陆从互不往来的军事对峙变成有来有往的政治对抗,双方在经济相互依赖方面则有增无减。从里根政府、布什政府到目前的克林顿政府,虽都一再宣称乐于见到两岸气氛缓和,朝向和平解决问题方向前进,但又说美国不会介入两岸政治事务,也不会充当调解人。然而,由于美国对台湾的影响甚巨,而且在北京一美国政府一台北的三角关系中,美国是处于一个“平衡者”的地位,故而若称美国没有干预或不愿充当调解人,似与历史事实不符。台湾的未来与大陆息息相关,美国作为三角关系中的平衡者,实应超越其自身国家利益之立场,以建构两岸长远和平之蓝图作考量,在两岸之间扮演积极的调解人角色,才是世界秩序维护者之所应为。  相似文献   

11.
刘晓燕 《社科纵横》2012,(2):166-168
哈萨克斯坦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体现出一些带有一定共性的特征,其中的情感因素有着鲜明的特点,对他们的汉语习得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从动机、态度、性格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阐明其对汉语习得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旨在引导广大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利用积极因素,改善和控制不利因素,以促进面向中亚地区的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2.
汉语形象与汉语形象美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在文学中的存在方式应具体表述为语言形象,它是文学的艺术形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构成文学的最基本“现实”。汉语形象作为汉语的修辞性形象,是文学中汉语组织在语音、词法、句法、篇法、辞格和语体等方面呈现的富于表现力及独特个性的审美形态。它应成为汉语文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从而需要建立汉语形象美学,这是一种有关文学的汉语形象的审美特征及其在文学中的基本地位的研究方式。当代诗学应当重视汉语形象美学  相似文献   

13.
英汉语序中的认知差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毛海燕 《学术交流》2003,(11):137-139
从认识模式分析,英语采用的是自下而上的模式,即从部分到整体;汉语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模式,即把句子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正确认识并掌握其起因会帮助交际顺利进行,避免错误。依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语言与认知关系密切,相互依赖。英汉语序的差异是由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图形/背景模式的不同取向造成的。这一结论被英汉语序两个层面的对比所证明,对英语学习和使用者的交际亦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16世纪末,大批来华传教的耶稣会士,为确保在华传教成功,面对汉语教师匮乏、教学语言不通等诸多困境,他们除沿袭传统的看图识字法之外,结合汉字自身特点以及西方音韵学等相关理论,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西方人的汉语学习方法.从历史的角度对来华耶稣会士汉语学习方法的进行归纳和分析,对当今对外汉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淑华 《社科纵横》2009,24(1):91-9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国外语法理论的引入,汉语连词研究呈现出研究点细化和研究路子分化的特点,本文分四个部分总结了80年代以来汉语连词研究的发展概况和取得的成绩,并且对其发展进行了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16.
汉语饮食隐喻的认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它以人的基本经验为基础.隐喻的形成,是两个认知域之间的结构映射,即从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中国人的潜意识里存在着一个主导概念隐喻,即:吃饭是人生.这个主导概念隐喻存在于一个系统观念联系里,包含一系列的子概念.汉语中存在三类饮食隐喻现象,即分别从具体的饮食概念域、从表示动作状态的饮食概念域、以食味词为源域到非饮食概念域的映射,暗含于这三类隐喻现象其中还有众多的子概念隐喻系统.汉语中大量饮食隐喻的存在和汉民族的具象思维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7.
卢淑芳 《社科纵横》2014,(4):133-135
汉语国际推广这一举措是我们主动走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一步。同时,寓文化教学于语言教学才是现代意义上的完整的外语教学。在此语境下,基于墨学文化具有重要的当代传播价值,语言教学中可以通过构建主要的传播主体即国际汉语教师的语言教师和文化使者双重角色意识以及更新教学理念和传播方式来扩大墨学文化的影响,从而来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论汉语的单音孤立性李先耕所谓汉语的单音孤立性是说汉语的音节、文字、意义基本上是—一对应的,也就是说汉语语素绝大多数是单音节的。这使得汉语从构调到造句、谋篇都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构造性、可分析性。汉语的单音孤立性并不否定汉语中存在着复音词。众所周知,现代...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从文化语言学和符号学的角度,通过对汉语“意译”现象的描述,揭示中国传统文化“同化”外来文化的内在机制。第一部分大致介绍汉语中的意译现象:译词的存在、意译的定义以及类型。第二部分以英语作为参照系,说明意译是汉语所独有的语言现象,并从符号学角度论证其原因。第三部分从汉字的表意特征和部首所代表的宇宙分类图式说明汉语的意译现象本身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第四部分以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佛典的汉译和佛寺的中国化为例,证明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同化和上述汉语“意译”现象之间存在着一种“异质同构”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0.
汉语主语的三重性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汉语的主语,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赵元任(1968)说主语即话题。五十年代主、宾语问题讨论中,有施受派和词序派。施受派以语义为依据,认为施事即主语,受事为宾语,词序派以语义为依据,认为谓语动词前的NP为主语,谓语动词后的名词性成分为宾语。吕叔湘(1979)曾提出主语二重性之说,认为“主语只是动词的几个宾语之中提出来放在主题位置上的一个”。这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主语这个语法位置把话题同主宾语所反映的以施受为代表的语义成分联系起来,使关于主语的研究深入了一步。李临定(1985)曾以此为题目,专文讨论了汉语主语二重性问题。的确,同形态繁丰的屈折语相比,缺乏狭义形态变化的汉语主语缺少明确的形式标志,因而汉语主语没有性、数、格之类的语法范畴,从这种意义上说,汉语主语的确没有形态语言中的主语那样的语法地位。但即便如此,汉语主语仍然是一个明确的形式类,它概括着话题及可以出现在宾语位置上的各种语义范畴。从这种意义上看,汉语主语又是有其确定的语法位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