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高校德育工作应着眼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全面发展的人的基础是一个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正常的生命个体,是一个有一定人格特质的生命个体。从心理学角度讲教育的过程就是人格的塑造过程。因此,塑造符合德育目标的合格人才,首先要塑造健康人格,即健康人格的培养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的现状不容乐观。培养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应做到下面几点,即培养大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群体规范,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智商,培养移情能力,加强高校“两课教育”,塑造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个体人格,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等。  相似文献   

3.
生命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也是一种精神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格及心理素质。加强高校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热爱生命,珍爱生命,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孔子提出了"成人"教育理念—完美人格的塑造问题,并进行了多方面的规定。其主要内容包括人的全面发展,个体人格与社会人格的统一,天、人、德的统一三个方面。孔子的"成人"教育理念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因此,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培养“四有”人才,就成了大学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重大课题。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要充分认识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意义,明白现代社会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的要求,弄清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模式,实施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基本方法,切实做好大学生人格塑造工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把审美教育与大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 从当前高校审美教育的现状、审美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等角度, 论述了加强高校审美教育的必要性。明确指出加强高校审美教育, 既是大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也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和谐人格培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针对个体人格发展施加影响的培养教育活动,旨在促进大学生个体的人格健全及个性和谐,使当代大学生顺利成人成才,最终成为一个内心独立自信、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人格内外各要素综合平衡发展的"现代和谐人"。合理确立和谐人格的培育目标并由教育部门付诸实施、主动将和谐人格培育渗透于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努力学习和谐人格相关理论并由大学生自身武装头脑、社区教育给予积极支持及热心帮助、大众传媒自觉将和谐人格培育融入舆论宣传活动是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人格塑造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不仅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还能帮助大学生明确自我认知.探索如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健全其人格,有利于正确认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更新观念,增强各大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最高旨归,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中,将其列为党的重要议事日程,可谓是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新境界.德育作为贯穿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其它诸种教育方式的灵魂和核心,目的在于塑造健全人格.因此,如何塑造健全的个体道德人格成为广大德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加以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论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相应原则,并以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大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大学生主体性人格等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以有关人格与健康人格为基本理论,对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进行初步探析;以马克思、思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对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指导思想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性别意识教育在大学生人格塑造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人格教育在重视社会收益的同时,也应关注大学生的个体心理收益。从性别意识教育角度推动大学生人格塑造是新的切入点。性别意识教育中应该注意一些问题,包括教育主体的性别意识;既要无性施教,又要有性施教等。  相似文献   

13.
人的成长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始终贯穿其中,成为直接影响个体成长的外部条件。霍妮的社会文化神经症理论强调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所处的社会文化条件塑造的,为我们更好地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把握教育三大形态提供有益的启示。借鉴霍妮的社会文化神经症理论,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把握影响教育对象人格和心理成长的因素,可以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格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在高等学校学习的大学生,是我们国家的希望和栋梁。要切实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将其培养和塑造成为具有高尚人格的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应该积极采取各种对策,改善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境况,以促使其全面、完善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学生中心教育理论”主张学校为学生而设,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人的自我实现(《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张春兴著)。但人格的塑造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在一般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完成的,只有人格才能影响到人格的发展。虽然从理论上讲大学生的个体人格特征已基本形成,但实际上,大学生尤其是那些正处在接受基础教育阶段的大学新生,由于学习环境的变迁、学习条件和方法的改变、生活习惯的变化以及社会现实与他们的“理想自我”之间存在的差距等因素,被发现在自我发展、人际交往、环境适应等方面都存在…  相似文献   

16.
蒋冰梅在年月日《文汇报》撰文指出  人的全面发展与塑造良好的个性是辩证的统一。没有人的全面发展  就谈不上塑造良好的个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  人的全面发展是塑造良好个性的前提与基础。同时  塑造良好的个性  又会有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是由个体的自身条件与特定生活环境所造成的  人作为个体  都有自己潜在的个性因素  有可能通过教育的作用  被塑造为具有完善的个性者。而事实上  许多人的个性潜能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  甚至被某种社会环境所扭曲。我国目前的教育  一方面对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不够  另一方面对个性教育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4):46
蒋冰梅在 2 0 0 0年 9月 9日《文汇报》撰文指出 ,人的全面发展与塑造良好的个性是辩证的统一。没有人的全面发展 ,就谈不上塑造良好的个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 ,人的全面发展是塑造良好个性的前提与基础。同时 ,塑造良好的个性 ,又会有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是由个体的自身条件与特定生活环境所造成的 ,人作为个体 ,都有自己潜在的个性因素 ,有可能通过教育的作用 ,被塑造为具有完善的个性者。而事实上 ,许多人的个性潜能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 ,甚至被某种社会环境所扭曲。我国目前的教育 ,一方面对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不够 ,另一方面对个…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新时期塑造青少年人格美对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格美包括社会人格美、个体人格美和行为人格美。通过加强认知、行为规范和自律、知行合一等途径塑造青少年的人格美。  相似文献   

18.
美育是高等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和有效途径。从提高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入手,就高校如何加强和完善艺术教育,以及运用艺术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康和谐人格,促进人才全面发展进行了系统地探讨。  相似文献   

19.
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上具有明显的一致性,都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高远的人生目标,在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及塑造完美人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丝路文化是优秀文化的典型代表,蕴藏着丰富的美育资源.丝路审美教育要充分挖掘美育元素,借助"00后"大学生活跃的创新思维及娴熟的网络技术,有效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从而达到以美育德,将审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是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在目前的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人们对思想道德教育的个体价值关注不够,从而影响到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恰如其分地分析并阐述思想道德教育的个体价值,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个体价值在于: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大学生确立对待竞争的正确态度;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塑造大学生的高尚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